陈瑄列传 陈瑄,字彦纯,合肥人。瑄少从大将军幕,以射雁见称。 永乐元年命瑄充总兵官,总督海运,输粟四十九万余石,饷北京及辽东。 宋礼既治会通河成,朝廷议罢海运,仍以瑄董漕运。议造浅船二千余艘,初运二百万石,浸至五百石,国用以饶。时江南漕舟抵淮安,率陆运过坝,逾淮达清河,劳费其钜。十三年,瑄用故老言,自淮安城西管家湖,凿渠二十里,为清江浦,导湖水入淮,筑四闸以时宣泄。又缘湖十里筑堤引舟,由是漕舟直达于河,省费不訾。其后复濬徐州至济宁河。又以吕梁洪险恶,于西别凿一渠,置二闸,蓄水通漕。又筑沛县刁阳湖、济

题目
陈瑄列传
陈瑄,字彦纯,合肥人。瑄少从大将军幕,以射雁见称。
永乐元年命瑄充总兵官,总督海运,输粟四十九万余石,饷北京及辽东。
宋礼既治会通河成,朝廷议罢海运,仍以瑄董漕运。议造浅船二千余艘,初运二百万石,浸至五百石,国用以饶。时江南漕舟抵淮安,率陆运过坝,逾淮达清河,劳费其钜。十三年,瑄用故老言,自淮安城西管家湖,凿渠二十里,为清江浦,导湖水入淮,筑四闸以时宣泄。又缘湖十里筑堤引舟,由是漕舟直达于河,省费不訾。其后复濬徐州至济宁河。又以吕梁洪险恶,于西别凿一渠,置二闸,蓄水通漕。又筑沛县刁阳湖、济宁南旺湖长堤,开泰州白塔河通大江。又筑高邮湖堤,于堤内凿渠四十里。避风涛之险。又自淮至临清,相水势置闸四十有七,作常盈仓四十区于淮上,及徐州、临清、通州皆置仓,便转输。虑漕舟胶浅,自淮至通州置舍五百六十八,舍置卒,导舟避浅。复缘河堤凿井树木,以便行人。凡所规画,精密宏远,身理漕河者三十年,举无遗策。
宣宗即位,命守淮安,督漕运如故。宣德四年言:“济宁以北,自长沟至枣林淤塞,计用十二万人疏濬,半月可成。”帝念瑄久劳,命尚书黄福往同经理。六年,瑄言:“岁运粮用军十二万人,频年劳苦。乞于苏、松诸郡及江西、浙江、湖广别佥民丁,又于军多卫所佥军,通为二十四万人,分番迭运。又江南之民,运粮赴临清、淮安、徐州,往返一年,失误农业,而湖广、江西、浙江及苏、松、安庆军士,每岁以空舟赴淮安载粮。若令江南民拔粮与附近卫所,官军运载至京,量给耗米及道里费,则军民交便。”帝命黄福及侍郎王佐议行之。更民运为兑运,自此始也。八年十月卒于官,年六十有九。追封平江侯,赠太保,谥恭襄。
对下列句子中画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仍以瑄董漕运 董:督察
B.相水势置闸四十有七 相:省视,察看
C.命尚书黄福往同经理 经理:处理,料理
D.往返一年,失误农业 失误:疏忽

相似考题
更多“陈瑄列传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源自《史记》的成语与其具体出处对应错误的是:

    A.破釜沉舟——《史记·项羽本纪》
    B.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C.运筹帷幄——《史记·平原君列传》
    D.纸上谈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知识,并选择错误项。第二步,“运筹帷幄”典故语出《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表示善于策划用兵,指挥战争。一个运筹帷幄的人,必须胸怀大志、眼光敏锐、能够随机应变,对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战局变化了如指掌,并善于把握时机,果断出击。同时要有大局观和对趋势的准确预见力。因此,选择C选项。A项:《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已杀卿子冠军(楚军统帅宋义),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春、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漳河),救钜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B项:《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D项:纸上谈兵,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 第2题:

    《史记》七十列传的第一篇是()。

    • A、《李将军列传》
    • B、《伯夷列传》
    • C、《侠客列传》
    • D、《魏其武安侯列传》

    正确答案:B

  • 第3题:

    “优孟衣冠”的典故取自史记的哪一个列传()。

    • A、《儒林列传》
    • B、《滑稽列传》
    • C、《刺客列传》
    • D、《循吏列传》

    正确答案:B

  • 第4题:

    单选题
    “优孟衣冠”的典故取自史记的哪一个列传()。
    A

    《儒林列传》

    B

    《滑稽列传》

    C

    《刺客列传》

    D

    《循吏列传》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填空题
    艺人徐若瑄所属的乐团是什么名字?()

    正确答案: 黑色饼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单选题
    《史记》七十列传的第一篇是()。
    A

    《李将军列传》

    B

    《伯夷列传》

    C

    《侠客列传》

    D

    《魏其武安侯列传》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陈瑄列传 陈瑄,字彦纯,合肥人。瑄少从大将军幕,以射雁见称。 永乐元年命瑄充总兵官,总督海运,输粟四十九万余石,饷北京及辽东。 宋礼既治会通河成,朝廷议罢海运,仍以瑄董漕运。议造浅船二千余艘,初运二百万石,浸至五百石,国用以饶。时江南漕舟抵淮安,率陆运过坝,逾淮达清河,劳费其钜。十三年,瑄用故老言,自淮安城西管家湖,凿渠二十里,为清江浦,导湖水入淮,筑四闸以时宣泄。又缘湖十里筑堤引舟,由是漕舟直达于河,省费不訾。其后复潜徐州至济宁河。又以吕梁洪险恶,于西别凿一渠,置二闸,蓄水通漕。又筑沛县刁阳湖、济宁南旺湖长堤,开泰州白塔河通大江。又筑高邮湖堤。于堤内凿渠四十里,避风涛之险。又自淮至临清,相水势置闸四十有七,作常盈仓四十区于淮上,及徐州、临清、通州皆置仓,便转输。虑漕舟胶浅,自淮至通州置舍五百六十八,舍置卒,导舟避浅。复缘河堤凿井树木,以便行人。凡所规画,精密宏远。身理漕河者三十年,举无遗策。 宣宗即位,命守淮安。督漕运如故。宣德四年言:“济宁以北,自长沟至枣林淤塞,计用十二万人疏濬,半月可成。”帝念瑄久劳,命尚书黄福往同经理。六年,瑄言:“岁运粮用军十二万人,频年劳苦。乞于苏、松诸郡及江西、浙江、湖广别佥民丁,又于军多卫所佥军,通为二十四万人,分番迭运。又江南之民,运粮赴l临清、淮安、徐州,往返一年,失误农业,而湖广、江西、浙江及苏、松、安庆军士,每岁以空舟赴淮安载粮。若令江南民拔粮与附近卫所,官军运载至京,量给耗米及道里费,则军民交便。”帝命黄福及侍郎王佐议行之。更民运为兑运,自此始也。八年十月卒于官,年六十有九。追封平江侯,赠太保,谥恭襄。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瑄任总督海运时,成效卓著;后来管理漕运,更是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业。为便利漕运.先后开凿了会通河、清江浦、白塔河等

    B

    为了节省漕运的费用,陈瑄采纳年高而见识广的人的建议,开凿了二十里长的清江浦,引湖水进入淮河,并修闸筑堤,从此,漕运船只可以直达黄河

    C

    陈瑄治理漕运,筹划周密:设置水闸,利于船只通行;建造粮仓,用于转运粮食;设馆置卒,避免船只搁浅;凿井植树,方便行路之人

    D

    陈瑄镇守淮安期间,向宣宗皇帝进言,建议变民运为兑运,认为这样可节省人力财力,既方便军士,也便利百姓


    正确答案: D
    解析: 会通河是宋礼开凿的,而非陈瑄。

  • 第8题:

    两人绝交后,陈敬瑄当上了四川节度使。长安发生叛乱,宗某随逃难人群到了蜀地锦江。他四处___,隐姓埋名,准备___,结果在内江还是被陈敬瑄所杀。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游荡 销声匿迹 B.流窜 遮人耳目
    C.漫游 死灰复燃 D.游逛 东山再起


    答案:A
    解析:
    文段整体是在描述客观事实,没有很强烈的爱憎情绪,故B项的“流窜”、C项的“死灰复燃”感情色彩与文段不符,由此排除B、C两项游逛”含有悠闲消遣的意味,与前文的“逃难”不搭配,排除D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 第9题:

    在文言文课堂上,教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学生在课下搜集一些记人的作品。以下为学生搜集的作品,其中不合适的一项是()。

    • A、《廉颇蔺相如列传》
    • B、《陈涉世家》
    • C、《苏武列传》
    • D、《送东阳马生序》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单选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陈瑄列传 陈瑄,字彦纯,合肥人。瑄少从大将军幕,以射雁见称。 永乐元年命瑄充总兵官,总督海运,输粟四十九万余石,饷北京及辽东。 宋礼既治会通河成,朝廷议罢海运,仍以瑄董漕运。议造浅船二千余艘,初运二百万石,浸至五百石,国用以饶。时江南漕舟抵淮安,率陆运过坝,逾淮达清河,劳费其钜。十三年,瑄用故老言,自淮安城西管家湖,凿渠二十里,为清江浦,导湖水入淮,筑四闸以时宣泄。又缘湖十里筑堤引舟,由是漕舟直达于河,省费不訾。其后复潜徐州至济宁河。又以吕梁洪险恶,于西别凿一渠,置二闸,蓄水通漕。又筑沛县刁阳湖、济宁南旺湖长堤,开泰州白塔河通大江。又筑高邮湖堤。于堤内凿渠四十里,避风涛之险。又自淮至临清,相水势置闸四十有七,作常盈仓四十区于淮上,及徐州、临清、通州皆置仓,便转输。虑漕舟胶浅,自淮至通州置舍五百六十八,舍置卒,导舟避浅。复缘河堤凿井树木,以便行人。凡所规画,精密宏远。身理漕河者三十年,举无遗策。 宣宗即位,命守淮安。督漕运如故。宣德四年言:“济宁以北,自长沟至枣林淤塞,计用十二万人疏濬,半月可成。”帝念瑄久劳,命尚书黄福往同经理。六年,瑄言:“岁运粮用军十二万人,频年劳苦。乞于苏、松诸郡及江西、浙江、湖广别佥民丁,又于军多卫所佥军,通为二十四万人,分番迭运。又江南之民,运粮赴l临清、淮安、徐州,往返一年,失误农业,而湖广、江西、浙江及苏、松、安庆军士,每岁以空舟赴淮安载粮。若令江南民拔粮与附近卫所,官军运载至京,量给耗米及道里费,则军民交便。”帝命黄福及侍郎王佐议行之。更民运为兑运,自此始也。八年十月卒于官,年六十有九。追封平江侯,赠太保,谥恭襄。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是陈瑄治理漕运的具体做法的一组是()。 ①凿渠二十里,为清江浦,导湖水入淮 ②作常盈仓四十区于淮上 ③自淮至通州置舍五百六十八 ④缘湖十里筑堤引舟 ⑤更民运为兑运 ⑥溶河有德于民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②④

    D

    ③④⑥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⑤是陈瑄所提出的建议,⑥是评价,不是做法。

  • 第11题:

    单选题
    1404年,由工部尚书黄福、平江伯陈瑄等人主持修建的天津城的四座城门,于(  )年被八国联军入侵时城墙拆除。
    A

    1846

    B

    1879

    C

    1901

    D

    1908


    正确答案: A
    解析:
    明朝永乐二年,朱棣命令工部尚书黄福、平江伯陈瑄等官员在直沽筑城浚池,修建天津卫城。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1901年殖民统治机构“都统衙门”发布拆城布告,将近五百年的天津城池夷为平地。

  • 第12题:

    单选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陈瑄列传 陈瑄,字彦纯,合肥人。瑄少从大将军幕,以射雁见称。 永乐元年命瑄充总兵官,总督海运,输粟四十九万余石,饷北京及辽东。 宋礼既治会通河成,朝廷议罢海运,仍以瑄董漕运。议造浅船二千余艘,初运二百万石,浸至五百石,国用以饶。时江南漕舟抵淮安,率陆运过坝,逾淮达清河,劳费其钜。十三年,瑄用故老言,自淮安城西管家湖,凿渠二十里,为清江浦,导湖水入淮,筑四闸以时宣泄。又缘湖十里筑堤引舟,由是漕舟直达于河,省费不訾。其后复潜徐州至济宁河。又以吕梁洪险恶,于西别凿一渠,置二闸,蓄水通漕。又筑沛县刁阳湖、济宁南旺湖长堤,开泰州白塔河通大江。又筑高邮湖堤。于堤内凿渠四十里,避风涛之险。又自淮至临清,相水势置闸四十有七,作常盈仓四十区于淮上,及徐州、临清、通州皆置仓,便转输。虑漕舟胶浅,自淮至通州置舍五百六十八,舍置卒,导舟避浅。复缘河堤凿井树木,以便行人。凡所规画,精密宏远。身理漕河者三十年,举无遗策。 宣宗即位,命守淮安。督漕运如故。宣德四年言:“济宁以北,自长沟至枣林淤塞,计用十二万人疏濬,半月可成。”帝念瑄久劳,命尚书黄福往同经理。六年,瑄言:“岁运粮用军十二万人,频年劳苦。乞于苏、松诸郡及江西、浙江、湖广别佥民丁,又于军多卫所佥军,通为二十四万人,分番迭运。又江南之民,运粮赴l临清、淮安、徐州,往返一年,失误农业,而湖广、江西、浙江及苏、松、安庆军士,每岁以空舟赴淮安载粮。若令江南民拔粮与附近卫所,官军运载至京,量给耗米及道里费,则军民交便。”帝命黄福及侍郎王佐议行之。更民运为兑运,自此始也。八年十月卒于官,年六十有九。追封平江侯,赠太保,谥恭襄。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仍以瑄漕运。董:督察

    B

    水势置闸四十有七。相:省视,察看

    C

    命尚书黄福往同经理。经理:处理,料理

    D

    往返一年,失误农业。失误:疏忽


    正确答案: C
    解析: 失误:耽误。

  • 第13题:

    单选题
    在文言文课堂上,教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学生在课下搜集一些记人的作品。以下为学生搜集的作品,其中不合适的一项是()。
    A

    《廉颇蔺相如列传》

    B

    《陈涉世家》

    C

    《苏武列传》

    D

    《送东阳马生序》


    正确答案: B
    解析: 《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劝说马生勤于为学的文章,重点不在于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