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列车运行图时,不同运量综合分号运行图主要适用在复线区段和运量不大而区间通过能力又不甚紧张的单线区段。
第1题:
《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规则》列车运行图分为基本列车运行和分号列车运行图。
第2题:
单线区段区间愈均等,运行图铺满程度愈高,摘挂列车扣除系数()。
第3题:
按区间正线数目不同,列车运行图可分为单线运行图、双线运行图和()。
第4题: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第225条规定,列车运行图应根据客货运量、区段通过能力等因素确定()。
第5题:
列车运行图应根据()和区段通过能力确定列车对数。
第6题:
列车对数多,区间通过能力紧张条件下,绘制单线列车运行图时,一般从()开始铺画。
第7题:
列车运行图中,直通、区段、小运转列车的运行线用()表示。
第8题:
运行图区段
列车编组顺序表
列车运行图
自动闭塞区间
第9题:
改善机车功率的利用,提高列车运行速度
采用双机、补机或多机牵引,提高列车运行速度
缩短车站间隔时间或追踪列车间隔时间,车站间隔时间愈短,运行图周期愈小,通过能力就愈大
采用不成对运行图。当上下行方向运量不相等,而行车量较大方向的能力受限制时,在单线非自动闭塞区段,可采用不成对运行图,以适应行车量较大方向的需要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列车对数
列车辆数
列车间隔
单程运行距离
第12题:
容量
质量
密度
客货运量
第13题:
列车运行图应根据()、区段通过能力等因素确定列车对数。
第14题:
提高区间通过能力的技术组织措施有()。
第15题:
编制列车运行图时,原则上在保证运量需求的条件下,运营车数达到最多。
第16题: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列车运行图应根据()、区段通过能力等因素确定列车对数。
第17题:
超长列车是指列车长度超过()规定的区段换长的列车。
第18题:
绘制列车运行图时,如通过能力紧张,可从限制区间开始铺画。
第19题:
第20题:
区段两端站
有技术作业的中间站
最大区间
限制区间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机车周转量
咽喉通过能力
客货运量
区段通过能力
第23题:
容量
质量
密度
客货运量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