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23℃条件下培养果蝇,如果今天做果蝇的遗传杂交实验,请问约5天后需要对果蝇做什么处理?A.光照培养B.去亲本C.添加水D.添加食物

题目

2、在23℃条件下培养果蝇,如果今天做果蝇的遗传杂交实验,请问约5天后需要对果蝇做什么处理?

A.光照培养

B.去亲本

C.添加水

D.添加食物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去亲本
更多“2、在23℃条件下培养果蝇,如果今天做果蝇的遗传杂交实验,请问约5天后需要对果蝇做什么处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果蝇的红眼为伴性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A、D.白眼雌果蝇X白眼雄果蝇1

    正确答案:B

  • 第2题:

    摩尔根用一只白眼雄性果蝇突变体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后,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系列杂交实验过程中,最早获得白眼雌果蝇的途径是()

    • A、亲本白眼雄果蝇×亲本雌果蝇
    • B、F1白眼雄果蝇×F1雌果蝇
    • C、F2白眼雄果蝇×F1雌果蝇
    • D、F2白眼雄果蝇×F3雌果蝇

    正确答案:B

  • 第3题:

    果绳的红眼为伴性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

    正确答案:B

  • 第4题:

    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 C、纯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体细胞中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随机从种群中抽取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请问A基因频率为()


    正确答案:0.65

  • 第6题:

    某中学生物研究小组为探究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是否有影响,选用了纯种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进行实验。已知果蝇的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残翅雌性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 ②让子一代果蝇连续自由交配5次,同时在每一代中都要除去残翅果蝇; ③当子六代所有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后,统计七代中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在种群中的百分比; ④根据残翅果蝇的百分比计算出B、b基因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得出结论。 请分析回答: 若让你对此实验过程进行改进,请设计出改进后的步骤: ①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雌性残翅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 ②(); ③(); ④()


    正确答案:②将子一代分成性状完全相同的甲、乙两组,让甲、乙两组的果蝇分别连续自由交配5次,同时乙组在每一代中都要除去残翅果蝇 ③当子六代所有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后,分别统计甲、乙两组七代中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在种群中的百分比 ④根据甲、乙两组中残翅果蝇的百分比,计算出甲、乙两组中的B、b基因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比较得出结论

  • 第7题:

    果蝇的白眼为伴X隐性遗传,显性性状为红眼。在下列哪组杂交后代中,通过眼色就可直接判断果蝇性别()

    • A、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 B、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 C、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 D、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正确答案:C

  • 第8题:

    果蝇是进行遗传实验的良好材料,现有三管果蝇,每管中均有红眼和白眼(相关基因为B和b),且雌雄分别为不同眼色。各管内雌雄果蝇交配后的子代情况如下: A管:雌雄果蝇均为红眼; B管:雌果蝇为红眼,雄果蝇为白眼; C管:雌雄果蝇均是一半为红眼,一半为白眼。 请分析回答: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果蝇眼色的遗传方式,应选()管的亲代果蝇进行杂交


    正确答案:B

  • 第9题: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个体为35只,Aa(灰身)个体为60只,aa(黑身)个体为5只,请问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正确答案:65%;35%

  • 第10题:

    果蝇是进行遗传实验的良好材料,现有三管果蝇,每管中均有红眼和白眼(相关基因为B和b),且雌雄分别为不同眼色。各管内雌雄果蝇交配后的子代情况如下: A管:雌雄果蝇均为红眼; B管:雌果蝇为红眼,雄果蝇为白眼; C管:雌雄果蝇均是一半为红眼,一半为白眼。 请分析回答:已知三个试管中红眼果蝇全部是灰身纯系,白眼果蝇全部是黑身纯系,F1无论雌雄都表现为灰身。同时考虑体色和眼色的遗传,B管果蝇交配产生的F1自由交配后,后代的表现型中灰身红眼果蝇、黑身红眼果蝇、灰身白眼果蝇、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接于()。如果让C管果蝇交配产生的F1自由交配,后代中双隐性类型的果蝇所占的比例为()。


    正确答案:3:1:3:1;9/64

  • 第11题:

    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l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

    • A、白眼雄果蝇占l/2
    • B、红眼雌果蝇占l/4
    • C、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l/4
    • D、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l/4

    正确答案:C

  • 第12题:

    单选题
    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代再自交产生F2代,将F2代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代。问F3代中灰它的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A

    3︰1

    B

    5︰1

    C

    8︰1

    D

    9︰1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决定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W基因控制红色,w控制白色。一只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红眼雄果蝇杂交,其后代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红眼雄果蝇
    • B、白眼雄果蝇
    • C、红眼雌果蝇
    • D、白眼雌果蝇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红眼对白眼是显性
    • B、眼色遗传符合分离规律
    • C、眼色和性别表现为自由组合
    • D、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果绳的红眼为伴性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代雌雄蝇交配产生F2代,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问F3中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 A、3:1
    • B、5:1
    • C、8:1
    • D、9:1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且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果蝇是进行遗传实验的良好材料,现有三管果蝇,每管中均有红眼和白眼(相关基因为B和b),且雌雄分别为不同眼色。各管内雌雄果蝇交配后的子代情况如下: A管:雌雄果蝇均为红眼; B管:雌果蝇为红眼,雄果蝇为白眼; C管:雌雄果蝇均是一半为红眼,一半为白眼。 请分析回答:A、B、C三个试管中亲代白眼果蝇的性别分别是()、()、()


    正确答案:雄;雌;雄

  • 第20题:

    某中学生物研究小组为探究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是否有影响,选用了纯种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进行实验。已知果蝇的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残翅雌性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 ②让子一代果蝇连续自由交配5次,同时在每一代中都要除去残翅果蝇; ③当子六代所有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后,统计七代中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在种群中的百分比; ④根据残翅果蝇的百分比计算出B、b基因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得出结论。 请分析回答: 该实验过程的设计是否科学?()。请说出理由:()


    正确答案:不科学;没有对照实验

  • 第21题:

    魏斯曼做性状遗传实验所采用的研究材料是?()

    • A、兔子
    • B、果蝇
    • C、老鼠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摩尔根用一只白眼突变体的雄性果蝇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后,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一系列杂交实验中,最早获得白眼雌果蝇的途径是()

    • A、亲本白眼雄果蝇×亲本雌果蝇
    • B、亲本白眼雄果蝇×F1雌果蝇
    • C、F2白眼雄果蝇×F1雌果蝇
    • D、F2白眼雄果蝇×F3雌果蝇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摩尔根用一只白眼果蝇突变体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后,提出并验证了遗传第三定律。其系列杂交实验过程中,最早获得白眼雌果蝇的途径是()。

    • A、亲本白眼雄果蝇X亲本雌果蝇
    • B、F1白眼雄果蝇XF1雌果蝇
    • C、F2白眼雄果蝇XF1雌果蝇
    • D、F2白眼雄果蝇XF3雌果蝇

    正确答案:C

  • 第24题:

    单选题
    人们已经知道:如果果蝇体内的w基因发挥作用,雄性果蝇就不会向雌性果蝇求爱,转而追求同性。因此果蝇的同性恋行为被认为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最近,研究人员培养出w基因发挥作用的雄性果蝇,然后利用这种果蝇进行了实验。他们发现,果蝇的同性恋行为不仅受遗传因素影响,社会因素也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研究人员的发现?
    A

    如果这种雄性果蝇羽化为成虫后,只要进行一天以上的集体饲养,雄性果蝇就开始追逐其他雌性果蝇,显示出求爱行为;但如果这种果蝇羽化后是一只只隔离饲养的,则不会出现此种行为

    B

    如果这种雄性果蝇羽化后是一只只隔离饲养的,若干天后,果蝇就开始表现出对其他雄性果蝇的求爱行为;如果这种雄性果蝇羽化为成虫后是集体饲养的,则不会出现此种行为

    C

    如果这种雄性果蝇羽化后是一只只隔离饲养的,若干天后,果蝇就开始表现出对其他雌性果蝇的求爱行为;如果这种雄性果蝇羽化为成虫后是集体饲养的,则不会出现此种行为

    D

    如果这种雄性果蝇羽化为成虫后,只要进行一天以上的集体饲养,雄性果蝇就开始追逐其他雄性果蝇,显示出同性恋的求爱行为;但如果这种果蝇羽化后是一只只隔离饲养的,则不会出现此种行为


    正确答案: 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