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15岁,在公交车站借打乙的手机用,用完后发现乙没有在意,就拿着该价值5000元的手机溜走;后甲故伎重演,在准备拿走丙的手机时被丙识破,于是甲将丙打得口鼻流血,还掏出匕首威胁丙松手。对于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抢夺罪B.承担盗窃罪的刑事责任C.对抢劫行为应该承担刑事责任D.对甲可以减轻或者从轻处罚

题目

甲15岁,在公交车站借打乙的手机用,用完后发现乙没有在意,就拿着该价值5000元的手机溜走;后甲故伎重演,在准备拿走丙的手机时被丙识破,于是甲将丙打得口鼻流血,还掏出匕首威胁丙松手。对于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抢夺罪

B.承担盗窃罪的刑事责任

C.对抢劫行为应该承担刑事责任

D.对甲可以减轻或者从轻处罚


相似考题
更多“甲15岁,在公交车站借打乙的手机用,用完后发现乙没有在意,就拿着该价值5000元的手机溜走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去朋友乙家做客,不慎将手机遗忘在乙家,乙发现后没有通知甲,而是自用。1周后,乙将手机丢失,后来甲得知此事,要求乙返还手机,乙不愿返还,为此引起纠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无权请求赔偿,因为乙是无因管理
    B:甲无权请求赔偿,因为乙是善意占有人
    C:甲无权请求赔偿,因为乙是保管人
    D:甲有权请求赔偿,因为乙是恶意占有人

    答案:D
    解析:
    本题A选项所说无因管理必须是为了他人利益,题面交代材料表明乙不是为了甲的利益而保管手机,而是为了自用而未通知甲。同理,B选项中认为乙为善意占有人不能成立。C选项中认为乙是保管人亦不能成立。乙的行为构成恶意占有,因此应赔偿甲所受到的损失。

  • 第2题:

    甲将一部手机丢失,乙拣到后,委托经营手机旧货交易的朋友在旧货市场上出售,丙买下该手机,后甲发现,要求丙返还该手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丙应协助甲从乙处要回所付价款
    B.丙返还后,有权要求甲返还价款
    C.丙返还后,可以要求乙承担违约责任,返还价款
    D.丙已取得手机的所有权,无须返还

    答案:B
    解析:
    《物权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据此,甲可以要求丙返还手机,并支付丙所付的费用。

  • 第3题:

    甲准备给女友买个新手机,但出门没有带钱,就打算向同学乙借1万元。他担心同学笑话,就欺骗乙说准备给自己买电脑用,乙就借给他了。一周后甲还了钱。本案中,甲虚构事实向乙借钱,乙信以为真而把钱借给了甲,所以甲属于诈骗行为。


    错误

  • 第4题:

    甲和同事乙外出吃饭,看到乙的手机从口袋中滑出,但未告知乙。待和乙一起起身离去后,甲又回到饭店将手机索走。两天后,甲的朋友丙从外地出差,到甲家拜访,看到该手机后爱不释手,随即以市价将该手机买走,则(  )。
    A.该手机买卖行为属于无权处分
    B.乙得知后可以直接向丙追索该手机
    C.丙构成善意取得
    D.甲索走该手机以及将之出卖,主观上都有恶意,该手机买卖行为也构成欺诈


    答案:A,B
    解析:
    【精解】C项错在:无权处分不影响善意取得,但盗赃不适用善意取得。D项错在:在无权处分情形下,一般不认定为欺诈。

  • 第5题:

    关于盗窃罪与侵占罪的认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乙乘坐出租车,下车后准备到后备箱提取行李,出租车司机甲驾车迅速离开获取乙行李的,由于甲开车逃离时财物仍然属于乙占有,甲成立盗窃罪
    B.乙乘坐出租车,下车后正在整理自己财物,乘客甲发现车内有一名贵手机,迅速上车,吩咐出租车司机驾车离开,甲获取该手机的,由于乙在车旁,车内乙的手机属于乙占有,甲成立盗窃罪
    C.乙乘坐出租车,下车后将名贵手机落在车上,两小时后,乘客甲发现该手机后将其拿走的,对乙来说,其手机属于遗忘物,故甲成立侵占罪
    D.乙乘坐出租车,下车后将名贵手机落在车上,晚上出租车司机甲清理出租车,发现该手机,据为己有的,由于司机已经占有乙的手机,故司机甲成立侵占罪

    答案:C
    解析:
    C 选项当中,乙的手机虽属于遗忘物,但落在出租车内,自动转归出租车司机占有(无论司机发现与否),甲拿走成立盗窃罪。C 选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