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9岁。腹胀2月余就诊。体检:腹部饱满,有轻度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浊音(+)。腹水血性,腹水白细胞2.06×109/L,中性粒细胞0.14,单核细胞0.86,腹水总蛋白34g/L,白蛋白32g/L(血白蛋白35g/L),腺苷脱氨酶12U/L,CEA 30ng/ml,大便隐血试验(+)。考虑可能为A.核性腹膜炎B.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C.继发性腹膜炎D.肝硬化腹水E.腹膜癌病

题目

患者男性,59岁。腹胀2月余就诊。体检:腹部饱满,有轻度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浊音(+)。腹水血性,腹水白细胞2.06×109/L,中性粒细胞0.14,单核细胞0.86,腹水总蛋白34g/L,白蛋白32g/L(血白蛋白35g/L),腺苷脱氨酶12U/L,CEA 30ng/ml,大便隐血试验(+)。考虑可能为

A.核性腹膜炎

B.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C.继发性腹膜炎

D.肝硬化腹水

E.腹膜癌病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性,59岁。腹胀2月余就诊。体检:腹部饱满,有轻度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浊音(+)。腹 ”相关问题
  • 第1题:

    女性,35岁。发热、盗汗20余天就诊。体温在38℃左右,体检:腹部饱满,腹壁柔韧感,全腹轻度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移动性浊音(+),血白细胞0.2×10/L,中性粒细胞0.75(75%),淋巴细胞0.25(25%)。

    提问: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A.脏器穿孔
    B.自发性腹膜炎
    C.肝硬化腹水
    D.结核性腹膜炎
    E.腹膜癌病
    F.肝癌

    答案:D
    解析:
    4.根据结核性腹膜炎的病理解剖特点,可分为渗出、粘连、干酪型及混合型。
    5.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依据是:青壮年患者,有结核病史,伴有其他器官结核病证据;发热原因不明2周以上,伴有腹痛、腹胀、腹水或腹部包块、腹部压痛或(和)腹壁柔韧感;腹水为渗出液,以淋巴细胞为主,一般细菌培养阴性,腹水细胞学检查未找到癌细胞;X线胃肠钡餐检查发现肠粘连等征象;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
    6.结腹的治疗主要为应用抗结核药物,配合休息和营养。对合并并发症且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者行手术。抗结核治疗强调早期、联合、足量、规则、全程用药。对粘连型或干酪型病例,由于大量纤维增生。药物不易进入病灶达到应有浓度,病变不易控制,故应加强抗结核化疗的联合应用,并适当延长抗结核的疗程,故备选答案ABDE均正确,而在治疗初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会促使病灶扩散,因而是不对的。
    7.腹膜炎患者腹腔注射化疗药物是错误的。
    9.腹水为渗出液。

  • 第2题:

    女性,35岁。发热、盗汗20余天就诊,体温在38℃左右,体检:腹部饱满,腹壁柔韧感,全腹轻度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移动浊音(+),血白细胞7.2×109/L,中性粒细胞0.75(75%),淋巴细胞0.25(25%)。 问那么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A脏器穿孔

    B自发性腹膜炎

    C肝硬化腹水

    D结核性腹膜炎

    E腹膜癌病


    D

  • 第3题:

    女性,27岁,因低热、腹泻与便秘交替、腹胀半年、腹围逐浙增大1个月就诊。体检:腹部饱满,全腹柔韧感,有轻度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浊音(+)。腹水白细胞450×109/L,多核细胞8%,单核细胞92%,腹水总蛋白55g/L,白蛋白43g/L(血白蛋白45g/L),腺苷脱氨酶75/L。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结核性腹膜炎

    B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C继发性腹膜炎

    D肝硬化腹水

    E巨大卵巢囊肿


    A

  • 第4题:

    女性,35岁。发热、盗汗20余天就诊。体温在38℃左右,体检:腹部饱满,腹壁柔韧感,全腹轻度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移动性浊音(+),血白细胞0.2×10/L,中性粒细胞0.75(75%),淋巴细胞0.25(25%)。

    提问:为明确诊断应首选何种检查
    A.肝功能检查
    B.胃肠钡餐造影
    C.钡剂灌肠检查
    D.腹水检查
    E.腹部B型超声波检查
    F.立位腹平片

    答案:D
    解析:
    4.根据结核性腹膜炎的病理解剖特点,可分为渗出、粘连、干酪型及混合型。
    5.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依据是:青壮年患者,有结核病史,伴有其他器官结核病证据;发热原因不明2周以上,伴有腹痛、腹胀、腹水或腹部包块、腹部压痛或(和)腹壁柔韧感;腹水为渗出液,以淋巴细胞为主,一般细菌培养阴性,腹水细胞学检查未找到癌细胞;X线胃肠钡餐检查发现肠粘连等征象;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
    6.结腹的治疗主要为应用抗结核药物,配合休息和营养。对合并并发症且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者行手术。抗结核治疗强调早期、联合、足量、规则、全程用药。对粘连型或干酪型病例,由于大量纤维增生。药物不易进入病灶达到应有浓度,病变不易控制,故应加强抗结核化疗的联合应用,并适当延长抗结核的疗程,故备选答案ABDE均正确,而在治疗初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会促使病灶扩散,因而是不对的。
    7.腹膜炎患者腹腔注射化疗药物是错误的。
    9.腹水为渗出液。

  • 第5题:

    男性,48岁。反复腹胀2个月加重伴腹痛3天就诊,有10余年乙肝病史及酗酒20多年。体检:体温38.7℃,肝病面容,巩膜轻度黄染,可见蜘蛛痣,肝掌阳性。全腹有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未及,剑突下3cm,质地中等偏硬,肝上界位于右销骨中线第4肋间,肝区有叩痛,脾肋下3cm,移动浊音(+)。问:(1)该病人的诊断及诊断依据?(2)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3)进一步需要作哪些检查?
    1.诊断及诊断依据
    (1)肝硬化失代偿期(乙肝合并酒肝)
    依据:多年乙肝病史及大量饮酒史,有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巩膜轻度黄染)及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脾脏肿大,腹水),依据充分。
    (2)原发性肝癌
    依据:中年男性.有多年乙肝病史,系原发性肝癌的高危人群,近来有肝功能减退及肝大(肝脏肋下虽然未扪及.但肝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四肋间,提示肝上界上移.肝脏增大)、肝区叩痛等征据.故高度怀疑在肝硬化失代偿基础上并发原发性肝癌。
    (3)自发性腹膜炎
    依据:有发热、腹痛、腹胀症状.体检时发现有全腹压痛和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表现。移动性浊音(+)。
    2.鉴别
    (1)结核性腹膜炎
    病人有慢性肝病基础,抵抗力低下容易合并结核感染.有发热、腹痛、腹胀症状。体检时发现有全腹压痛和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表现。故应排除。
    (2)肝脓肿
    病人有慢性肝病基础.抵抗力低下容易合并感染,加上有发热、腹痛等症状.体检叫‘发现有肝脏肿大,肝区叩痛.全腹压痛和反跳痛等腹膜刺激表现。故应排除肝脓肿。
    3.进一步检查
    肝功能,乙肝六项;AFP及腹部B超(必要时作腹部CT检查):血常规,腹水常规检查+细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