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某教师B在给护理专业学生的授课中,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有益的探讨、质疑,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协作关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独判断和选择,你赞成B教师的做法吗?你认为该教师是否在教学过程中融合了评判性思维,请说出你的理由。
第3题:
教师对学生作业中的构成要素进行分解和统计,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教学技能是()。
第4题:
学习《登高》,教师把“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作为教学的难点。以下对该教学设计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第5题:
分析学生特点与组合教学内容的技能
制订恰当教学目标的技能
选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技能
预测课堂情形变化的技能
第6题:
系统级、课堂级、产品级
教育局、学校、教师
国家级、省市级、学校级
高级、中级、初级
第7题:
第8题:
教师注重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奠定基础
教师不应该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
让学生试着翻译,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教师把握了文言文教学的重点,符合新课标的规定
第9题:
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教师意在增加阅读训练强度
教师重视学生学以致用
教师追求作业设计新颖别致
第10题:
该作业既紧扣文本内容,又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该作业设计过于简单,没有说明字数,容易加重学生的负担
该作业设计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该作业设计正确把握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第11题:
体现了新课标对诗歌鉴赏“理解内涵”的要求
教师对本诗的风格与思想情怀给予了足够重视
教师带领学生攻克了难点,教学目标即可完成
难点设计同时也反映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下列选项中,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有()
第15题:
教学设计层的选择是指()三种层次的选择。
第16题:
执教《热爱生命》一课,教师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作品。(2)理清文章思路,分析文章阐述的哲理。(3)领会文章丰富的精神内涵,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该教师的教学设计评价不恰当的是()。
第17题:
符合新课标对选修课系列专题目标的总体要求
体现了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的整合与统一
教学目标设计缺少对过程与方法口标的明确设定
整体设计考虑了学情,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第18题:
体现了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的整合统一
教师对文言文教学的基础性要求理解不准确
教学设计遵循了教材的特点和文言文教学规律
整体设计考虑了学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第19题:
教师旨在多角度检查学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这三道题的设计属于作业三层次中的基本题
该教师在作业设计上形式多样
该作业属于积累性作业,重在字词的积累
第20题:
该作业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以及自主性
该作业更适用于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
该作业有助于学生体会诗歌的声韵美
该作业重在及时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
第21题:
教师注重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为学生更好的理解文言文奠定基础
教师不应该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
让学生试着翻译,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教师把握了文言文教学的重点,符合新课标的规定
第22题:
该教学目标陈述的行为主体是教师
该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表述恰当
该教学目标关注了教学的过程和方法
该教学目标不可测量和评估
该教学目标对行为标准表达明确
第23题:
教师带领学生攻克了难点,教学目标就能完成
体现了新课标对诗歌鉴赏“理解内涵”的要求
教师对诗的语言风格和思想情怀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难点的设计同时也反映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第24题:
体现了新课标对诗歌鉴赏“理解内涵”的要求
教师对本诗的风格与思想情怀给予了足够重视
教师带领学生攻克了难点,教学目标即可完成
难点设计同时也反映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