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选煤效果的煤质特性主要有()。A、密度组成B、粒度组成C、表面润湿性D、矸石的泥化

题目
影响选煤效果的煤质特性主要有()。

A、密度组成

B、粒度组成

C、表面润湿性

D、矸石的泥化


相似考题
更多“影响选煤效果的煤质特性主要有()。 A、密度组成B、粒度组成C、表面润湿性D、矸石的泥化”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含煤的矿浆中,以煤和矸石的颗粒()的差异进行的分选过程。

    A、表面密度

    B、表面粗糙度

    C、表面润湿性

    D、表面质量


    参考答案:C

  • 第2题:

    跳汰选煤就是在垂直升降的变速介质流中,按()差异进行分层和分离的过程。

    A、质量

    B、密度

    C、表面润湿性

    D、重量


    参考答案:B

  • 第3题:

    入选煤和矸石的泥化特性指标会对选煤工艺的()产生较大的影响。

    • A、产品灰分
    • B、产品产率
    • C、产品脱水
    • D、数量效率

    正确答案:C

  • 第4题:

    对一个建成的矿井型选煤厂来说,影响跳汰选煤的主要因素是()。

    • A、原煤可选性
    • B、跳汰机的工作制度
    • C、原煤粒度组成
    • D、跳汰机结构特征

    正确答案:B

  • 第5题:

    与跳汰操作相关的入料性质有()。

    • A、泥化特性
    • B、密度组成
    • C、形状
    • D、煤种、粒度组成

    正确答案:A,B,C,D

  • 第6题:

    跳汰选煤是依据煤和矸石()差别来实现煤和矸石分选的方法。

    • A、粒度
    • B、密度
    • C、形状

    正确答案:B

  • 第7题:

    跳汰机司机要掌握跳汰选煤的基本理论,本厂的工艺流程,不需要掌握入选煤的数质量、粒度和浮沉组成及可选性等。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计算题:某选煤厂跳汰机分选过程出三种产品,第一段出精煤,中间产物进入跳汰机第二段继续分选得到最终产品为中煤和矸石。从分配率计算表知:+1.80g/cm3矸石的密度组成占入料为26.97%,+1.80g/cm3中煤的密度组成占入料为1.26%,+1.80g/cm3精煤的密度组成占入料为0.11%,+1.80g/cm3的入料密度组成为27.89%,计算重产品的分配率。


    正确答案:+1.80g/cm3的计算原煤=26.97+1.26+0.11=28.34(%);第一段的分配率=(26.97+1.26)÷28.34×100%=99.61%;第二段的分配率=26.97÷(1.26+26.97)×100%=95.54%

  • 第9题:

    通常,同一密度组成和粒度组成的原料煤,分级跳汰比不分级跳汰效果好。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0题:

    利用煤和矸石的密度差异实现的煤与矸石分选方法叫重力选煤。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1题:

    如果矸石的泥化程度严重,会对生产造成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会造成生产循环水粘度迅速增高,影响分选过程,使煤泥回收,洗水净化和闭路循环变得非常困难。

  • 第12题:

    问答题
    说明煤的化学组成、挥发分及灰分、水分、碳分等对煤质特性的影响?

    正确答案: 煤的化学组成主要由碳(C)、氢(H)、氧(O)、氮(N)、硫(S)等元素组成: 
    碳是煤中主要的可燃元素,在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煤的炭化程度越高,含碳量就越大;含碳量高的煤难以着火与燃烬,但是发热量很高。
    氢也是煤中主要的可燃元素,有效氢的发热量很高,是碳发热量的3~4倍,煤中氢含量先随着炭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煤中含碳量为85%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炭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
    氧是煤中有害的不可燃元素,煤中含氧量随着炭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煤中氧含量的存在会使煤发热量降低。
    氮是煤中的有害不可燃元素,其存在不但降低煤的发热量,而且会生成NOx等污染物。
    硫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在煤燃烧过程中会生成SOx等有害污染物。
    挥发分是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850℃时析出的气体。挥发分含量多的煤,着火容易,着火温度低,燃烬容易;挥发分含量少的煤,着火温度高,着火困难,燃烬非常困难。
    灰分是指煤中所含的矿物质在燃烧过程中经过高温分解和氧化作用后生成的一些固体残留物。灰分含量高的煤不仅使煤的发热量减小,而且影响煤的着火与燃烧。由于燃烧烟气中飞灰浓度大,使受热面易受污染影响传热、降低效率,并使受热面易磨损而减少寿命。同时,对排烟中的含尘量必须采用高效除尘措施,使排烟中含尘降低到合格的排放指标。在煤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煤的灰熔点,否则容易造成结渣,不利于燃烧过程中空气的流通和气流均匀分布,破坏燃烧过程的稳定运行。
    水分是煤中的不可燃成分,其存在不仅降低了燃料的可燃质含量,含水量大的燃料发热量低,不易着火、燃烧,而且在燃烧时还要消耗热量使其蒸发和将蒸发的水蒸气加热,降低燃烧室温度,使锅炉效率降低,并使排烟损失加大,还易在低温处腐蚀设备。含水量大的煤使得制粉设备制粉困难,需要高温空气或烟气干燥。同时,水分大的煤也不利于运输,并使成本增加。但是,在高温火焰中水蒸气对燃烧具有催化、媒介作用,可以加速煤粉焦碳的燃烧,可以提高火焰黑度,增加火焰及烟气的辐射放热强度,加强燃烧室炉壁的辐射换热。另外,水蒸气分解时产生的氢分子和氢氧根可以提高火焰的热传导率。这样,水分使飞灰中碳粒减少,从而使机械不完全损失减少,TSP减少,同时水分的蒸发有利于疏松煤层,增加孔隙率,改善燃烧。因此综合考虑,应以合适水分为好。
    煤中碳分包括固定碳和游离碳。固定碳是指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煤中挥发分析出后剩下的固体物质中的含碳量;游离碳是指挥发分中的含碳量。一般来说,煤的煤化程度越高,挥发分含量越少,固定碳含量越高。煤中固定碳含量高,不利于煤的着火和燃烧,煤难以燃烬。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充气的煤浆中,依据颗粒表面润湿性分选煤泥,叫做()。

    A、跳汰选煤

    B、重介质选煤

    C、浮游选煤

    D、重介选煤


    参考答案:C

  • 第14题:

    煤和矸石在选煤过程中泥化生成的煤泥叫次生煤泥。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不同的原料煤其密度组成也不同,该密度组成影响煤的()。

    • A、可选性
    • B、分选效果
    • C、不影响
    • D、粒度

    正确答案:A,B

  • 第16题:

    影响分配曲线现状的因素有()。

    • A、原煤可选性
    • B、分选密度
    • C、原煤粒度及粒度组成
    • D、分选设备的性能

    正确答案:A,B,C,D

  • 第17题:

    原料煤的性质有煤泥灰分、氧化程度、煤化程度、粒度组成、中间物含量、矿物杂质的性质、泥化程度等。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了解原料煤的()是重力选煤赖以进行的根本依据

    • A、粒度组成
    • B、质量组成
    • C、密度组成
    • D、重量组成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计算题:某选煤厂分选过程出二种产品,从分配率计算表知:+1.80g/cm3矸石的密度组成占入料为26.12%,+1.80g/cm3精煤的密度组成占入料为2.67%,+1.80g/cm3的入料密度组成为28.87%,计算重产品的分配率。


    正确答案: +1.80g/cm3的计算原煤=26.12+2.67=28.79(%);分配率=26.12÷28.79×100%=90.73%

  • 第20题:

    煤炭通过筛分试验,可以了解煤的()。

    • A、密度组成
    • B、粒度组成
    • C、碎选性
    • D、硬度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重力选煤主要是依据煤和矸石的()差别而实现煤与矸石分选的方法。

    • A、密度
    • B、质量
    • C、重力
    • D、体积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影响岩石润湿性的因素很多,不包括下列()。

    • A、岩石的矿物组成及其表面的非均质性和粗糙度
    • B、油藏流体组成
    • C、表面活性物质
    • D、岩石颗粒大小

    正确答案:D

  • 第23题:

    单选题
    影响岩石润湿性的因素很多,不包括下列()。
    A

    岩石的矿物组成及其表面的非均质性和粗糙度

    B

    油藏流体组成

    C

    表面活性物质

    D

    岩石颗粒大小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