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对政策执行后的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或效果的评价是指():
A、政策评价
B、政策分析
C、政策评价方法
D、政策执行力度。
第2题:
政策宣传,是指向社会公众宣布和传播公共政策的意图和方案,促使和引导政策执行者和政策接受者的行为向着宣传者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它除了对社会公众公布新出台的政策外,还含有教育、说服和鼓动的成分。()
第3题:
第4题:
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大两纲宣传力度,做好针对公众的政策宣传和健康教育,动员()积极参与相关活动,为促进妇女儿童健康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第5题:
曾培炎在全国“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启动仪式上指出:节能减排要()、动员群众参与与强化舆论监督。
第6题:
在政策执行过程的Smith模型中,政策执行包含的主要变量不包括以下哪项?()
第7题:
沟通协调机制建设主要包括()
第8题:
()是为了实现政策的合法化与保证政策的有效执行而对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终结等活动进行监督与控制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保证政策系统的顺利运行,提高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质量,促进既定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提高政策效率。
第9题:
()是指政策方案的论证以有力的信息来强化自己的政策主张。
第10题:
如何健全组织领导体系?()
第11题:
中央的方针政策,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和执行。
中央的方针政策,我们要认真贯彻、学习和执行。
中央的方针政策,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和学习。
中央的方针政策,我们要认真学习、执行和贯彻。
第12题:
政策推广
监督控制
指挥协调
政策实验
第13题:
政策监控的作用可以总结为:
A、政策监督的对象是整个政策系统的运行,
B、政策监督活动是政策主体对各政策环节运行情况的信息反馈,
C、它的作用贯穿于政策全过程,各项监督活动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D、它们共同为提高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质量以及提高政策绩效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14题:
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和事实标准,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步骤,对政策实施中的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利用这些政策相关信息,对政策的未来走向做出基本的判断的是()
A、政策执行
B、政策评估
C、政策终结
D、政策继续
第15题:
随着财政库款的不断增加,中央银行要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利用,实现()协调。
第16题:
简述如何通过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总部经济的扶持力度。
第17题:
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如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第18题:
要塑造一个强有力的政策监控机制,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第19题:
政策执行力是政策执行者对()的把握
第20题:
法定的政策主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通过法定的或约定俗成的方式,正式向公众发布政策决定的过程是()
第21题:
法定的政策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通过法定或约定俗成的方法,正式向公众发布政策决定,这是()。
第22题:
一项政策推出后往往要进行试点,这属于公共政策执行的()
第23题:
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加大政策保障力度
健全保卫工作体系
强化督查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