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ARDS治疗的关键在于治疗原发病,阻止炎症反应对肺的进一步损伤,呼吸支持及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
(2)氧疗。纠正缺氧非常重要,如单纯氧疗不能纠正缺氧,则应机械通气。
(3)机械通气。是改善患者氧合的重要措施。ARDS时肺顺应性下降,能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肺单位数量减少。
①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使陷闭的支气管和闭合的肺泡张开,提高功能残气(FRC.,使肺泡在整个呼吸周期保持开放,从而改善患者氧合。PEEP宜从低水平(3~5cmH2O)开始,逐渐增加至最适PEEP,通常<15cmH2O。
②低潮气量,通常5~8ml/kg。
③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④患者体位的改变,如俯卧位通气。
(4)维持适宜的血容量。
(5)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6)纠正酸碱和电解质紊乱。
(7)其他治疗。
①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
②吸入NO。
③液体通气。
④体外膜肺。
更多“试述ARDS的治疗原则。”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ALI及ARDS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治疗原则是消除原发病因、支持呼吸、改善循环,病因治疗和防治并发症,维护肺和其他器官的功能。
    感染是导致肺损伤及ARDS的高危因素,也是ARDS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对感染病灶进行清创和引流的同时,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急性肺损伤及ARDS患者容易并发MODS,所以进行全身支持治疗对预防MODS发生有重要意义。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是一切治疗的基础,必要时可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循环功能。另外,需注意肾血流量的维持、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防治、脑水肿的预防与治疗以及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维持。
    急性肺损伤与A1RS患者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而又不能进食,容易导致营养不良,故宜尽早加强营养。在行人工通气时,可酌情应用镇静剂和肌松剂以减少机体的消耗,但不应常规使用,以致撤机困难。

  • 第2题:

    试述ARDS的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ARDS的诊断要点:应具有发病的高危因素,急性起病,呼吸窘迫,低氧血症,X线浸润影,PCWP小于18mmHg。

  • 第3题:

    简述ARDS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ARDS的治疗原则:
    (1)原发病的治疗:如果脓毒症被证明或被怀疑为ARDS的原因,在得到培养结果以前,应先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2)循环支持治疗:目的是恢复和提高组织器官的氧供和氧耗,即血液氧合充分和增加心输出量。故首先通过液体复苏提高有效循环血量,使用正性肌力及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收缩压在100mmHg以上。
    (3)机械通气:在考虑诊断的同时,用高的吸氧浓度(FiO)治疗致命性低氧血症是必需的,紧接着应重复动脉血气分析,以保证足够的氧供。因为面罩吸氧常难以治疗低氧血症,故需要迅速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及加用呼气终末正压(PEEP)。
    (4)全身营养支持:在72h内应开始经肠道或肠道外途径补充营养,提高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必要时输注白蛋白或血浆,以减轻肺间质水肿。
    (5)肺血管扩张剂的应用:经呼吸道途径给予一氧化氮(NO)或前列腺素E1(PGE1),可选择性地舒张有通气功能肺泡的血管,并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有助于ARDS的恢复。此外,低分子右旋糖酐可改善肺的微循环也可考虑使用。
    (6)体位治疗:由仰卧位改变为俯卧位可使血流重新分布,部分萎陷肺泡再膨胀,可改善通气/血流比例,降低肺内分流。
    (7)其他治疗:皮质激素的效果未得到证实,可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可减轻炎症反应,但只宜短时间使用。

  • 第4题:

    问答题
    试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ARDS的治疗首先是原发病的治疗,其主要措施有:
    (1)迅速纠正缺氧:鼻导管给氧往往不能解除缺氧,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的重要环节。常用呼气终末正压呼吸(PEEP),高频通气(HFV)亦有一定效果。
    (2)积极治疗肺水肿:限制液量输入,尽量维持每日出量多于人量500mL或每天体重减轻0.2kg左右。
    (3)早期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并没有任何好处。有人认为在ARDS纤维化期(起病后5~10天)或患者血液或肺泡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是激素治疗的适应证。
    (4)改善微循环:酚苄明或酚妥拉明20~40mg静脉注射,2~4小时重复1次;肝素每日50~100mg,低分子右旋糖酐每日500~1000mL。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简述ARDS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ARDS的治疗原则:
    (1)原发病的治疗:如果脓毒症被证明或被怀疑为ARDS的原因,在得到培养结果以前,应先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2)循环支持治疗:目的是恢复和提高组织器官的氧供和氧耗,即血液氧合充分和增加心输出量。故首先通过液体复苏提高有效循环血量,使用正性肌力及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收缩压在100mmHg以上。
    (3)机械通气:在考虑诊断的同时,用高的吸氧浓度(FiO)治疗致命性低氧血症是必需的,紧接着应重复动脉血气分析,以保证足够的氧供。因为面罩吸氧常难以治疗低氧血症,故需要迅速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及加用呼气终末正压(PEEP)。
    (4)全身营养支持:在72h内应开始经肠道或肠道外途径补充营养,提高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必要时输注白蛋白或血浆,以减轻肺间质水肿。
    (5)肺血管扩张剂的应用:经呼吸道途径给予一氧化氮(NO)或前列腺素E1(PGE1),可选择性地舒张有通气功能肺泡的血管,并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有助于ARDS的恢复。此外,低分子右旋糖酐可改善肺的微循环也可考虑使用。
    (6)体位治疗:由仰卧位改变为俯卧位可使血流重新分布,部分萎陷肺泡再膨胀,可改善通气/血流比例,降低肺内分流。
    (7)其他治疗:皮质激素的效果未得到证实,可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可减轻炎症反应,但只宜短时间使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试述喉癌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喉癌的治疗原则是:(1)根据不同类型喉癌选择以手术及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2)治疗方法的选择根据肿瘤原发部位、扩展范围、肿瘤组织学特征、病人年龄及身体状况综合考虑。(3)手术原则是在彻底切除癌肿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或重建喉的功能。(4)早期声门型及声门上型癌可选择CO2激光治疗。

  • 第7题:

    试述ARDS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1)ARDS治疗的关键在于治疗原发病,阻止炎症反应对肺的进一步损伤,呼吸支持及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
    (2)氧疗。纠正缺氧非常重要,如单纯氧疗不能纠正缺氧,则应机械通气。
    (3)机械通气。是改善患者氧合的重要措施。ARDS时肺顺应性下降,能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肺单位数量减少。
    ①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使陷闭的支气管和闭合的肺泡张开,提高功能残气(FRC.,使肺泡在整个呼吸周期保持开放,从而改善患者氧合。PEEP宜从低水平(3~5cmH2O)开始,逐渐增加至最适PEEP,通常<15cmH2O。
    ②低潮气量,通常5~8ml/kg。
    ③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④患者体位的改变,如俯卧位通气。
    (4)维持适宜的血容量。
    (5)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6)纠正酸碱和电解质紊乱。
    (7)其他治疗。
    ①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
    ②吸入NO。
    ③液体通气。
    ④体外膜肺。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ALI及ARDS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治疗原则是消除原发病因、支持呼吸、改善循环,病因治疗和防治并发症,维护肺和其他器官的功能。
    感染是导致肺损伤及ARDS的高危因素,也是ARDS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对感染病灶进行清创和引流的同时,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急性肺损伤及ARDS患者容易并发MODS,所以进行全身支持治疗对预防MODS发生有重要意义。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是一切治疗的基础,必要时可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循环功能。另外,需注意肾血流量的维持、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防治、脑水肿的预防与治疗以及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维持。
    急性肺损伤与A1RS患者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而又不能进食,容易导致营养不良,故宜尽早加强营养。在行人工通气时,可酌情应用镇静剂和肌松剂以减少机体的消耗,但不应常规使用,以致撤机困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ARDS的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 ARDS的诊断要点:应具有发病的高危因素,急性起病,呼吸窘迫,低氧血症,X线浸润影,PCWP小于18mmHg。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ARDS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1)ARDS治疗的关键在于治疗原发病,阻止炎症反应对肺的进一步损伤,呼吸支持及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
    (2)氧疗。纠正缺氧非常重要,如单纯氧疗不能纠正缺氧,则应机械通气。
    (3)机械通气。是改善患者氧合的重要措施。ARDS时肺顺应性下降,能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肺单位数量减少。
    ①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使陷闭的支气管和闭合的肺泡张开,提高功能残气(FRC.,使肺泡在整个呼吸周期保持开放,从而改善患者氧合。PEEP宜从低水平(3~5cmH2O)开始,逐渐增加至最适PEEP,通常<15cmH2O。
    ②低潮气量,通常5~8ml/kg。
    ③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④患者体位的改变,如俯卧位通气。
    (4)维持适宜的血容量。
    (5)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6)纠正酸碱和电解质紊乱。
    (7)其他治疗。
    ①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
    ②吸入NO。
    ③液体通气。
    ④体外膜肺。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