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mg
0.3mg
0.7mg
0.8mg
第1题:
某实验室建立了长度计量工作标准。为了对该计量标准进行核查,又不增加支出,向单位领导提出申请使用单位最高标准的量块作为该工作标准的核查标准。分析该案例。
第2题:
某实验室使用3等量块开展测长仪示值误差的校准。为了进行标准器的稳定性考核,实验室采用每3个月使用测长仪测量标准量块10次,其平均值的变化不超过0.3μm,即满足校准MPE=士1士L/100(μm)测长仪的稳定性要求。本实验室如何选择考核基准?
第3题:
以下对电能计量装置的现场检验规定中,错误的是()
第4题:
实物校验装置标定砝码()应校验一次,实物校验装置()应自标定一次,砝码精度要求在±0.8%范围内,自校偏差在±2.5%。
第5题:
新装或变更的电能计量装置需在()进行首次检验。
第6题:
三次核查都合格
第一次和第二次核查合格,第三次核查不合格
第一次核查合格,第二次和第三次核查不合格
三次核查都不合格
第7题:
某参比实验室的测得值
各参比实验室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
主导实验室赋给传递装置的校准值
传递装置为某一有证标准物质时,有证标准物质的认定值
第8题:
0.001mm
0.002mm
0.004mm
0.008mm
第9题:
选择核查装置时要考虑其实际使用中是否易于携带及搬运
核查装置用于验证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性能,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核查装置应通过检定或校准方式进行有效溯源
测量仪器无法找到稳定的核查装置时,应送上一级计量技术机构进行核查
第10题:
需期间核查,可采用实验室内部的电子天平作为核查装置
需期间核查,可采用实验室内部使用的另一套E2等级砝码作为核查装置
无需期间核查,因为砝码是实物量具
无需期间核查,因为该计量标准足本实验室的最高计量标准
第11题:
稳定性0.005mm,允许变化量为0.010mm,结果合格
稳定性0.005mm,允许变化量为0.002mm,结果不合格
稳定性0.011mm,允许变化量为0.004mm,结果不合格
稳定性0.011mm,允许变化量为0.010mm,结果不合格
第12题:
计量标准考核证书
电子天平检定规程
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
砝码校准人员能力证明
第13题:
某实验室使用3等量块开展测长仪示值误差的校准。为了进行标准器的稳定性考核,实验室采用每3个月使用测长仪测量标准量块10次,其平均值的变化不超过0.3μm,即满足校准MPE=士1士L/100(μm)测长仪的稳定性要求。本实验室对标准量块如何进行稳定性考核?
第14题:
新建计量标准稳定性的考核,当计量检定规程中无明确规定时,可选一稳定被测对象,每隔一个月以上测一组结果,共测m组,m应大于或等于()。
第15题:
计算题:某一台静态秤用标准砝码1508kg连续进行10次核查测量,测得值为1506;1507;1508;1506;1509;1508;1510;1506;1505;1507请计算测得结果的平均值。
第16题:
电能计量标准装置考核(复查)期满前3个月必须重新申请复查。
第17题: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就是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
有效期内的有证标准物质可以不进行稳定性考核
在进行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时,应当优先采用核查装置进行考核
若有关计量检定规程对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方法有明确规定时,可按其规定进行考核
第18题:
第19题:
3
4
5
6
第20题:
重复性试验结果为0.0002g,符合要求,不需要重新评定测量不确定度
重复性试验结果为0.00006g,不符合要求,需要重新进行重复性试验
重复性试验结果为0.0002g,不符合要求,需要重新进行重复性试验
重复性试验结果为0.00006g,符合要求,不需要重新评定测量不确定度
第21题:
期间核查是缩短校准时间间隔或检定周期后的另一次校准或检定
期间核查是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用被核查对象对预先选定的同一核查装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测量
期间核查是在标准条件下,用计量标准确定核查装置的计量状态
期间核查是在实际工作条件下,通过计量标准确定测量仪器计量性能的一组操作
第22题:
若计量标准加修正值使用,稳定性符合要求:按示值使用,稳定性不符合要求
若计量标准按示值使用,稳定性符合要求;加修正值使用,稳定性不符合要求
该计量标准按示值使用或加修正值使用,稳定性均符合要求
该计量标准按示值使用或加修正值使用,稳定性均不符合要求
第23题:
0.01kg
0.02kg
0.003kg
0.01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