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修整-种钉-灌底座-分割模型-修整代型
种钉-模型修整-灌底座-分割模型-修整代型
模型修整-种钉-分割模型-灌底座-修整代型
修整代型-模型修整-种钉-分割模型-灌底座
分割模型-种钉-模型修整-灌底座-修整代型
第1题:
关于修整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模型刚脱出时,石膏未达到最大强度,便于修整
B、脱模后应及时利用模型修整机磨去模型周边多余的部分
C、用雕刀修去咬合障碍和黏膜反折处的边缘
D、上颌模型的腭侧要修圆钝,使模型美观,便于义齿的制作
E、下颌模型的舌侧要修平,使模型整齐美观,便于义齿的制作
第2题:
下述可卸代型根部形态修整步骤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桃型钨钢钻修整→球型钻修整→修整刀修整
B、球型钻修整→修整刀修整→桃型钨钢钻修整
C、上述修整方法可反复交替使用
D、修整刀修整→桃型钨钢钻修整→球型钻修整
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第3题:
下述可卸代型根部形态修整步骤中,正确的是
A、桃形钨钢钻修整→球形钻修整→修整刀修整
B、球形钻修整→修整刀修整→桃形钨钢钻修整
C、修整刀修整→桃形钨钢钻修整→球形钻修整
D、上述方法可反复交替使用
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第4题:
制作可卸代型时,最常用的方法是
A.工作模型直接加钉技术
B.胶盒灌模技术
C.分段牙列模型技术
D.灌注模型时直接加钉技术
E.牙托技术
第5题:
患者,男,48岁,6|龋坏,经根管治疗后,大面积龈补,修复医师经牙体制备后,取印模,铸造金属全冠修复。标记该患牙颈缘线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第6题:
下述可卸代型根部形态修整步骤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第7题:
某女27岁,|7龋坏,治疗后取模做冠修复做可卸代型时,需做模型修整,修整后的工作模型底部到患牙颈缘的厚度大约是()。
第8题:
代型根部形态修整之后标记
工作模型脱模后立即标记
制作可卸代型之前标记
将该患牙切割后标记
在做颈部修整之前标记
第9题:
工作模型直接加钉技术
牙托技术
分段牙列模型技术
灌注模型时直接加钉技术
胶盒灌模技术
第10题:
模型刚脱出时,石膏未达到最大强度,便于修整
脱模后应及时利用模型修整机磨去模型周边多余的部分
用雕刀修去咬合障碍和黏膜反折处的边缘
上颌模型的腭侧要修圆钝,使模型美观,便于义齿的制作
下颌模型的舌侧要修平,使模型整齐美观,便于义齿的制作
第11题:
桃形钨钢钻修整-球形钻修整-修整刀修整
球形钻修整-修整刀修整-桃形钨钢钻修整
修整刀修整-桃形钨钢钻修整-球形钻修整
上述方法可反复交替使用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第12题:
2mm
10~12mm
7mm
5mm
15mm
第13题:
制作可卸代型时,修整后的工作模型底部到牙颈部的厚度约为
A、5mm
B、5cm
C、7mm
D、7cm
E、8mm
第14题:
制作可卸代型模型时,要求修整后的工作模型底部到患牙颈缘的厚度在
A.5.0mm左右
B.3.0mm左右
C.7.0mm左右
D.6.0mm左右
E.4.0mm左右
第15题:
模型观测仪主要用于
A、模型分析研究
B、模型转移
C、模型切割
D、模型修整
E、模型打孔
第16题:
制作可卸代型时,修整后的工作模型底部到患牙颈缘的厚度是()。
第17题:
某技师在进行可卸代型的分割制作,取下可卸代型进行修整后,发现难以复位,下列哪项不可能造成这种现象()
第18题:
代型制作中,下列哪一项顺序正确()
第19题:
第20题:
模型修整-种钉-灌底座-分割模型-修整代型
种钉-模型修整-灌底座-分割模型修整代型
模型修整-种钉-分割模型-灌底座-修整代型
修整代型-模型修整-种钉-分割模型-灌底座
分割模型-种钉-模型修整-灌底座-修整代型
第21题:
底座钉孔内有异物
代型底部有石膏碎屑
固位钉上有石膏碎屑
模型底部分离剂(凡士林)过厚
钉子末端未加蜡球
第22题:
3mm
5mm
7mm
9mm
12mm
第23题:
桃形钨钢钻修整→球形钻修整→修整刀修整
球形钻修整→修整刀修整→桃形钨钢钻修整
修整刀修整→桃形钨钢钻修整→球形钻修整
上述方法可反复交替使用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