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什么是折射波记录?

题目
问答题
什么是折射波记录?

相似考题
更多“问答题什么是折射波记录?”相关问题
  • 第1题:

    什么是折射波始点和盲区?


    正确答案: 射线AM是折射波的第一条射线,在地面上从M点开始才能观测到折射波,因此M点叫做折射波的始点.自震源O点到M点到范围内,不存在折射波,这个范围叫做折射波的盲区,盲区的大小,用x(M)表示,它等于x(M)=2htgi,式中h为界面深度.

  • 第2题:

    通常所说的斜探头的K值是指()

    • A、探头的入射角
    • B、折射波的折射角
    • C、折射波的折射角的正切
    • D、折射波的折射角的正弦

    正确答案:C

  • 第3题:

    问答题
    什么是文件的逻辑结构,什么是记录?

    正确答案: 文件的逻辑结构就是用户可见的结构,可分为字符流式的无结构文件和记录式的有结构文件两大类。
    记录是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信息单位,它由该记录在文件中的逻辑地址(相对位置)与记录名所对应的一组关键字,属性及其属性值所组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问答题
    直达波、反射波、折射波的视速度V*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1)直达波:其视速度即为真速度。
    2)反射波:视速度随测点的不同而变化。
    3)折射波:界面上倾、下倾方向视速度不同,视速度取决于传播速度和界面倾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什么是直接彩色记录?什么是间接彩色记录?

    正确答案: 把完整的彩色全电视信号加到录像机的输入端,就象黑白信号一样可记录在磁带上,在广播录像机中磁带写入速度较高,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第二个办法是使用彩色下移法,将色度信号降频记录,小型机必须采用把付载波频率降低的方法。因为为了降低图像信号的倍频程,图像信号频谱已往高频端移动,1 MHz以下的频带相当干净,因此可以安全地容纳低频付载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直达波、反射波和折射波的关系?

    正确答案: 在地面上可观测到同一界面的折射波和反射波,它们的关系为
    1)在炮点附近,观测不到折射波,只能观测到直达波和反射波,而且直达波比反射波先到达各个接收点.
    2)在远离炮点处,即在折射波的盲区以外,才能观测到折射波,而且折射波比反射波先到达各个接收点.
    3)折射波与反射波在折射波的始点相遇,过始点以后彼此才分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在没有环境噪音的情况下,地震记录上首先接收到的是直达波和()
    A

    声波

    B

    反射波

    C

    浅层折射波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请简述产生折射波的条件。

    正确答案: 下伏介质波速必须大于上覆各层介质波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什么是折射波始点和盲区?

    正确答案: 射线AM是折射波的第一条射线,在地面上从M点开始才能观测到折射波,因此M点叫做折射波的始点.自震源O点到M点到范围内,不存在折射波,这个范围叫做折射波的盲区,盲区的大小,用x(M)表示,它等于x(M)=2htgi,式中h为界面深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什么是折射波记录?

    正确答案: 在O点放炮,S1点以外各点接收,可以接收到地下界面的折射波.折射波记录同反射波记录没有多大区别只是折射波的到达时间,在记录上按直线分布,而反射波的到达时间,在记录上则按曲线分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什么是折射波的始点和盲区?

    正确答案: 射线AM是折射波的第一条射线,在地面上从M点开始才能观测到折射波,因此M点叫做折射波的始点.自震源O点到M点的范围内,不存在折射波,这个范围叫做折射波的盲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通常所说的斜探头的K值是指()
    A

    探头的入射角

    B

    折射波的折射角

    C

    折射波的折射角的正切

    D

    折射波的折射角的正弦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什么叫波型转换?其转换时各种反射和折射波方向遵循什么规律? 


    正确答案: (1) 当超声波倾斜入射到异质界面时,除产生同种类型的反射波和折射波外,还会产生与入射波不同类型的反射波和折射波,这种现象称为波型转换。
    (2)。波型转换时的各种反射和折射波方向遵循反射、折射定律。

  • 第14题:

    问答题
    三层水平层状介质的折射波时距曲线方程和特点?

    正确答案: 假设地下为三层水平层状介质,各层的速度为V1.V2和V3,而且V1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什么是记录公式?它说明了什么?

    正确答案: 数字录象机有何特点?
    录放的图象、声音质量高
    多代复制性能好
    电路工作可靠
    可方便实现无杂波重放
    会附加量化噪声
    信号带宽高
    提高记录密度的方法有那些?
    采用无保护带记录减小磁迹宽度
    减小磁迹长度采用数据进行压缩技术
    BLACK开关有何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简述折射波的传播特点?

    正确答案: 临界角外滑行波先于入射波到达界面上任何一点;折射波射线相互平行,同相轴为直线;折射波存在一定“盲区”;折射波的“屏蔽效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简述产生折射波的机制及条件,并说明什么是临界角。

    正确答案: 产生机制:地震波在传播中遇到下层的波速大于上层波速的弹性分界面,而且入射角达到临界角(使透射角为90°)时,透射波将沿分界面滑行,又引起界面上部地层质点振动并传回地面,这种波称为折射波。
    条件:下层的波速大于上层波速的弹性分界面,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临界角:即折射角为90度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试述折射波时距曲线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形状:两条直线,并且两直线不过原点。
    2)斜率:随介质结构情况的不同而不同。视速度:界面上倾、下倾方向视速度不同,视速度取决于传播速度和界面倾角。
    3)存在tou或tod(截距),存在盲区,接收时应避开盲区
    4)在同一排列O1,O2分别激发接收可得最大时间相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什么叫波型转换?其转换时各种反射和折射波方向遵循什么规律?

    正确答案: (1) 当超声波倾斜入射到异质界面时,除产生同种类型的反射波和折射波外,还会产生与入射波不同类型的反射波和折射波,这种现象称为波型转换。
    (2)。波型转换时的各种反射和折射波方向遵循反射、折射定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什么叫记录?记录是如何分类的?

    正确答案: 记录是管理体系运行结果和记载检测和/或校准数据、结果的证实性文件。
    记录一般分为管理记录和技术记录两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折射波的共炮点时距曲线方程和特点?

    正确答案: 在均匀介质水平层的情况下,折射波的共炮点时距曲线方程为t=(2h/V1)•cosi+(X/V2)它的图象为两条直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从反射和折射波形成的机制,折射波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当波从介质1传到介质2,两种介质的阻抗不同时,在分界面上会产生透射和反射,且满足斯奈尔定律。2)当V2﹥V1时,透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达到临界角θC,时透射角达到90度,这时波沿界面滑行,称滑行波。
    3)滑行波是以下层的介质速度V2传播。
    4)由于两种介质是密接的,为了满足边界条件,滑行波的传播引起了上层介质的扰动,在第一种介质中要激发出新的波动,即地震折射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什么是客运记录?什么是铁路电报?

    正确答案: 客运记录是指在旅客或行李、包裹运输过程中,因特殊情况,承运人与旅客、托运人、收货人之间需记载某种事项或车站与列车之间办理业务交接的文字凭证。
    铁路电报是指铁路部门之间处理铁路紧急公务的一种通讯工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地震记录上首先接收到的是直达波和()
    A

    声波.

    B

    反射波.

    C

    浅层折射波.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