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10年4月真题)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题目
单选题
(10年4月真题)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
A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相似考题
更多“(10年4月真题)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8年真题)工程质量控制按其实施主体不同分为自控主体和监控主体。下列单位中属于监控主体的是(  )。

    A.设计单位
    B.咨询单位
    C.监理单位
    D.施工单位

    答案:C
    解析:
    工程质量控制按其实施主体不同,分为自控主体和监控主体。监控主体包括:政府、建设单位、工程监理单位。

  • 第2题:

    (2014真题) 房地产开发集团的分公司,不是法律主体,但可以是会计主体。()


    答案:对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会计假设。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法律主体需要有民事行为能力,会计主体只要有独立经济利益即可。

  • 第3题: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多选题
    伪证罪的主体是(  )。[2013年真题]
    A

    证人

    B

    鉴定人

    C

    记录人

    D

    翻译人


    正确答案: D,A
    解析:
    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做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有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 第5题:

    问答题
    (14年4月;11年4月真题)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其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6题:

    判断题
    (10年真题)具有权利能力的主体一定具有行为能力。 ( )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10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内法特殊主体的是 ( )
    A

    公民

    B

    公司

    C

    国家

    D

    企业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会计工作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称为(  )。[2015年真题]
    A

    会计主体

    B

    会计实体

    C

    会计个体

    D

    法律主体

    E

    统计主体


    正确答案: B,D
    解析:
    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或会计个体,是指会计工作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是对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所作的限定。

  • 第9题:

    判断题
    会计主体只能是独立的法人,不能是非法人。(  )[2005年真题]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而言,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因而会计主体既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属于金融监管机构实施有效监管基本原则的是(  )。[2014年真题]
    A

    监管主体的盈利性

    B

    监管主体的自律性

    C

    监管主体的独立性

    D

    监管主体的合规性


    正确答案: B
    解析:
    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六点:①监管主体独立性原则;②依法监管原则;③外部监管与自律并重原则;④安全稳健与经营效率结合原则;⑤适度竞争原则;⑥统一性原则。

  • 第11题:

    单选题
    (13年4月;12年10月、4月真题)中国共产党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

    实现国家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实现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实现国家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条先建设后改造的总路线。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2019年真题)下列合同主体中,属于建设工程合同主体的是( )

    A.设计单位
    B.工程咨询单位
    C.监理单位
    D.材料设备供应单位

    答案:A
    解析:
    建设工程合同包括勘察、设计、施工合同。

  • 第14题:

    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过渡时期总路线实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 B、过渡时期总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紧密结合
    • C、过渡时期总路线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 D、过渡时期总路线体现了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正确答案:A,B,C,D

  • 第15题:

    问答题
    论述教师绩效评估的主体及其作用。[2010年真题]

    正确答案:
    教师绩效评估的主体主要有四种,其作用分别如下:
    (1)学校领导——评估教师的工作绩效是学校各级领导的职责之一,学校领导负责教师绩效评估的方案设计、实施领导、信息汇总与结果反馈等重要工作;
    (2)教师自评——自评是对自身的教育与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可以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促进其反思能力的提高;
    (3)同事互评——同事之间关系密切,专业或工作相近,对教师的日常表现十分了解,其评价所产生的信息较为专业、全面;
    (4)学生——学生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对教师的行为有直接的感受。他们既有权利,也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其对教师的评估信息具有的重要的参考价值。
    上述评价主体各有优势与不足。因此,目前新课程十分强调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取反馈信息。教师的绩效评估应该将各类评估者的意见综合起来,进行全方位的评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判断题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简述法律对于实现主体自由所具有的意义。[2016年真题]

    正确答案:
    自由在哲学上表现了人与必然的关系。自由是人对必然性的认识和支配。在法学上自由表现了人与法律的关系,自由是法律上的权利,自由意味着做法律允许的行为,并使自由不超出法律的界限。法律对于实现主体自由具有如下重大意义:
    (1)法律确认和保障主体自由的实现所需要的各种现实条件
    自由的实现需要物质条件和社会人际条件,这些条件的稳定性需要法律保障。法律通常以权利义务方式设定自由的范围以及实现方式,其实质是将自由法律化为法律自由。
    (2)法律为自由的实现排除主体间的相互强制和伤害
    作为法律的目的价值之一的自由所要求的作为一种社会规范系统的法律,就是通过排除主体之间的相互强制与侵害,从而保障自由的真正实现。
    ①自由需要法律排除人们之间的相互强制与侵害。在社会中,由于主体多元和利益矛盾的存在,人们在自由行动方面难免互相冲突和侵犯,难免出现以强凌弱,难免出现人对人的强制与压迫,因此,人们需要法律以其特有的规范性和强制力,确认每个人或组织的自由活动范围,排除人们之间的相互强制和侵害。
    ②法律对主体间相互强制与伤害的行为提供救济。当社会活动主体的自由受到侵害,不可能也不能由各主体自行强制违法者承担法律责任,各主体自行实施法律必将造成对自由更大的侵害。
    (3)法律为了自由这种目的价值的实现而排除主体自身对自由的滥用
    ①法律所确认的自由,不应当只是社会中某些人的自由,而应当是所有社会成员的自由,对于有关人类整体利益的基本权利,法律禁止放弃。
    ②法律排除对自身自由的滥用,使主体追求实现和保有自身自由的行为严格限定在合乎法理和社会情理的范围之内。自由需要法律排除主体自身对自由的滥用,每一个人自由的威胁不仅来源于他人的强制和侵害,也来源于主体自身对自由的滥用,主体滥用自由同样可以对自己的自由构成损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单选题
    公共关系的主体是(  )。[2014年真题]
    A

    社会大众

    B

    社会组织

    C

    大众传媒

    D

    经营企业


    正确答案: D
    解析:
    参见第2题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关于行政主体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2015年真题]
    A

    行政主体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

    B

    行政主体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

    C

    行政机关不是惟一的行政主体

    D

    行政主体是行使审判权的国家机关


    正确答案: A
    解析:
    AB两项,行政主体的法律特征有:①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②行政主体是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行政主体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能独立地对外发布决定和命令,独立采取行政措施等;③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C项,行政机关依法享有国家行政权力,是最重要的行政主体,但不是惟一的行政主体,某些行政机构、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基于法律法规的特别授权也可以享有部分行政权,从而成为行政主体。D项,在我国行使行政审判权的是人民法院,而人民法院不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行政权力,不是行政主体。

  • 第20题:

    单选题
    (13年10月;11年10月真题)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 )
    A

    1951年

    B

    1952年

    C

    1953年

    D

    1954年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骗取出口退税罪的主体是(  )。[2006年真题]
    A

    国有公司、企业

    B

    公司、企业

    C

    一般主体

    D

    特殊主体


    正确答案: A,B
    解析:
    骗取出口退税罪,是指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具有以下特征:①本罪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②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③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单位可以构成本罪;④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其目的是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2004年真题]

    正确答案:
    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是指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平等原则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在民法上的具体体现,是民法最基础、最根本的一项原则。民法中的平等,是指主体的身份平等。我国民法平等原则的具体内容包括:
    (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这就是说任何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能力,而不论其在民族、性别、年龄、宗教信仰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是否存在着差异,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在范围上应平等一致。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限制和剥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2)不同的民事主体参与民事关系,适用同一法律,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当然,法律地位平等,不是指民事主体实际享受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的均等。
    (3)民事主体在产生、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时必须平等协商,任何一方当事人都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当事人。
    (4)不同的民事主体均平等地受法律保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名词解释题
    过渡时期总路线

    正确答案: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