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女,60岁,因“反复腹泻8年,加重伴稀水便2天”入院。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每日大便7~8次,呈糊状,伴左下腹隐痛不适,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未系统治疗。2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发作,大便每日可达8~10次,呈水样便,左下腹阵痛,伴明显消瘦,乏力。不伴发热、盗汗、头晕、心悸、腹痛及腹部包块。有轻度口干。既往否认急性菌痢病史,否认血吸虫接触史,否认家族中类似疾病史。查体:体温36.8℃,心率92次/分,营养欠佳,无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

题目
单选题
患者女,60岁,因“反复腹泻8年,加重伴稀水便2天”入院。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每日大便7~8次,呈糊状,伴左下腹隐痛不适,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未系统治疗。2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发作,大便每日可达8~10次,呈水样便,左下腹阵痛,伴明显消瘦,乏力。不伴发热、盗汗、头晕、心悸、腹痛及腹部包块。有轻度口干。既往否认急性菌痢病史,否认血吸虫接触史,否认家族中类似疾病史。查体:体温36.8℃,心率92次/分,营养欠佳,无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全腹叩鼓,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稍活跃。双下肢无可凹性水肿。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此病中医治疗原则及主方分别是()
A

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

B

清热燥湿,分利止泻;葛根芩连汤

C

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

D

温中燥湿,调和气血;不换金正气散

E

养阴和营,清肠燥湿;黄连阿胶汤

F

消食导滞,和中止泻;保和丸

G

芳香化湿,理气和中;藿香正气散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女,60岁,因“反复腹泻8年,加重伴稀水便2天”入院。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每日大便7~8次,呈糊状,伴左下”相关问题
  • 第1题:

    克罗恩病(克隆病)患者腹泻常为

    A、血便

    B、糊状便

    C、脓血便

    D、稀水便

    E、黏液便


    参考答案:B

  • 第2题:

    溃疡型肠结核腹泻的特点包括()

    • A、每日排粪2~4次
    • B、呈糊状便
    • C、伴里急后重
    • D、伴明显消瘦
    • E、可出现腹泻和便秘相交替

    正确答案:A,B,E

  • 第3题:

    患者女,60岁,因“反复腹泻8年,加重伴稀水便2天”入院。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每日大便7~8次,呈糊状,伴左下腹隐痛不适,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未系统治疗。2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发作,大便每日可达8~10次,呈水样便,左下腹阵痛,伴明显消瘦,乏力。不伴发热、盗汗、头晕、心悸、腹痛及腹部包块。有轻度口干。既往否认急性菌痢病史,否认血吸虫接触史,否认家族中类似疾病史。查体:体温36.8℃,心率92次/分,营养欠佳,无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全腹叩鼓,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稍活跃。双下肢无可凹性水肿。舌质淡,苔白,脉细弱。为明确诊断应立即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

    • A、血常规
    • B、大便常规+隐血试验
    • C、尿常规
    • D、血生化
    • E、心电图
    • F、腹部B型超声
    • G、胃镜
    • H、肠镜

    正确答案:A,B,C,D,E,H

  • 第4题:

    患者女,60岁,因“反复腹泻8年,加重伴稀水便2天”入院。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每日大便7~8次,呈糊状,伴左下腹隐痛不适,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未系统治疗。2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发作,大便每日可达8~10次,呈水样便,左下腹阵痛,伴明显消瘦,乏力。不伴发热、盗汗、头晕、心悸、腹痛及腹部包块。有轻度口干。既往否认急性菌痢病史,否认血吸虫接触史,否认家族中类似疾病史。查体:体温36.8℃,心率92次/分,营养欠佳,无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全腹叩鼓,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稍活跃。双下肢无可凹性水肿。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提示患者入院查:血白细胞6.3×109/L;大便常规:稀便、白细胞大量、大便隐血试验(+);红细胞沉降率65mm/1h;血清蛋白34.0g/L,余肝功能、电解质尚正常。结肠镜示“全结肠溃疡,多发息肉”。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相应检查,中西医诊断分别为()

    • A、泄泻,急性胃肠炎
    • B、泄泻,肠易激综合征
    • C、泄泻,溃疡性结肠炎
    • D、痢疾,急性菌痢
    • E、泄泻,急性胆囊炎
    • F、痢疾,溃疡性结肠炎
    • G、痢疾,急性阑尾炎
    • H、腹痛,急性胃肠炎
    • I、腹痛,急性胃炎

    正确答案:C

  • 第5题:

    患者女,60岁,因“反复腹泻8年,加重伴稀水便2天”入院。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每日大便7~8次,呈糊状,伴左下腹隐痛不适,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未系统治疗。2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发作,大便每日可达8~10次,呈水样便,左下腹阵痛,伴明显消瘦,乏力。不伴发热、盗汗、头晕、心悸、腹痛及腹部包块。有轻度口干。既往否认急性菌痢病史,否认血吸虫接触史,否认家族中类似疾病史。查体:体温36.8℃,心率92次/分,营养欠佳,无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全腹叩鼓,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稍活跃。双下肢无可凹性水肿。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提示经上述针灸为主方案治疗7天,患者腹泻症状基本消失,每日大便1~2次,成形便。为防止复发,患者需注意的问题有()

    • A、调畅情志,慎防风寒
    • B、起居有常,饮食有节
    • C、禁用促胃肠动力药物
    • D、不宜久坐久立
    • E、定期复查
    • F、适量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正确答案:A,B,E,F

  • 第6题:

    单选题
    10月女患儿,因高热3天,频繁腹泻于7月4日入院。3天前无明显诱因高热(体温39℃),次日腹泻,每日约20次。水样便,黏液多,偶见血丝,病后易呕吐,烦闹,入院当日无尿,大便常规检查:黄色黏液水样便,WBC(++),RBC(+),可见吞噬细胞(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8个月婴儿,因肺炎住院,住院期间出现腹泻,大便呈稀糊状或水样,每天3~5次,大便常规:无WBC和RBC,脂肪滴(++)。腹泻最可能的原因是()
    A

    食饵性腹泻

    B

    症状性腹泻

    C

    病毒性肠炎

    D

    细菌性肠炎

    E

    真菌性肠炎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艾滋病病人典型的进展从感染到发病为几年

    A、4~7

    B、5~7

    C、6~8

    D、7~9

    E、8~10男性,20岁,近3个月来出现颈部、腋下淋巴结肿大,伴顽固性腹泻,每日十数次稀便,体重明显下降达10kg,3年前在国外居住期间,因手术而输血400ml,术后无特殊


    参考答案:E

  • 第9题:

    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典型临床表现的是()

    • A、发热、便秘3个月,伴下腹痛、大便表面带血
    • B、间断右下腹痛1年,加重伴午后低热1个月
    • C、腹泻、左下腹痛2天,伴里急后重,口服利复星后有所好转
    • D、间断腹泻、脓血便3年,加重并便鲜血1个月,常伴里急后重
    • E、反复大便次数增多8年,精神紧张后加重,无血便,腹痛--排便--缓解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患者,女,18岁,1天前因在路边摊点进餐后感头昏、疲劳,随后出现米汤样腹泻,间断呕吐,不伴里急后重,大便量多,无黏液脓血。入院查体:体温、血压正常,腹部无压痛,未扪及包块。新鲜大便悬滴检查可见运动活泼呈穿梭状的弧菌。该患者腹泻的发生机制是()

    • A、分泌性腹泻
    • B、渗透性腹泻
    • C、渗出性腹泻
    • D、动力性腹泻
    • E、吸收不良性腹泻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患者女,60岁,因“反复腹泻8年,加重伴稀水便2天”入院。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每日大便7~8次,呈糊状,伴左下腹隐痛不适,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未系统治疗。2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发作,大便每日可达8~10次,呈水样便,左下腹阵痛,伴明显消瘦,乏力。不伴发热、盗汗、头晕、心悸、腹痛及腹部包块。有轻度口干。既往否认急性菌痢病史,否认血吸虫接触史,否认家族中类似疾病史。查体:体温36.8℃,心率92次/分,营养欠佳,无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全腹叩鼓,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稍活跃。双下肢无可凹性水肿。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此病西医治疗可选择的药物是()

    • A、柳氮磺胺吡啶
    • B、硫唑嘌呤
    • C、米索前列醇
    • D、地塞米松
    • E、奥美拉唑
    • F、6-巯基嘌呤

    正确答案:A,B,D,F

  • 第12题:

    患者女,60岁,因“反复腹泻8年,加重伴稀水便2天”入院。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每日大便7~8次,呈糊状,伴左下腹隐痛不适,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未系统治疗。2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发作,大便每日可达8~10次,呈水样便,左下腹阵痛,伴明显消瘦,乏力。不伴发热、盗汗、头晕、心悸、腹痛及腹部包块。有轻度口干。既往否认急性菌痢病史,否认血吸虫接触史,否认家族中类似疾病史。查体:体温36.8℃,心率92次/分,营养欠佳,无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全腹叩鼓,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稍活跃。双下肢无可凹性水肿。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此病中医治疗原则及主方分别是()

    • A、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
    • B、清热燥湿,分利止泻;葛根芩连汤
    • C、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
    • D、温中燥湿,调和气血;不换金正气散
    • E、养阴和营,清肠燥湿;黄连阿胶汤
    • F、消食导滞,和中止泻;保和丸
    • G、芳香化湿,理气和中;藿香正气散

    正确答案:A

  • 第13题:

    多选题
    溃疡型肠结核腹泻的特点包括()。
    A

    每日排粪2~4次

    B

    呈糊状便

    C

    伴里急后重

    D

    伴明显消瘦

    E

    可出现腹泻和便秘相交替


    正确答案: E,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多选题
    患者女,60岁,因“反复腹泻8年,加重伴稀水便2天”入院。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每日大便7~8次,呈糊状,伴左下腹隐痛不适,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未系统治疗。2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发作,大便每日可达8~10次,呈水样便,左下腹阵痛,伴明显消瘦,乏力。不伴发热、盗汗、头晕、心悸、腹痛及腹部包块。有轻度口干。既往否认急性菌痢病史,否认血吸虫接触史,否认家族中类似疾病史。查体:体温36.8℃,心率92次/分,营养欠佳,无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全腹叩鼓,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稍活跃。双下肢无可凹性水肿。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提示患者经头孢西丁消炎、蒙脱石散止泻保护胃黏膜、双歧杆菌活菌调节肠道菌群等处理,1周后诸症有所好转,但腹泻仍日行2~3次,稀薄便,夹有不消化实物,伴恶心呕吐。时有腹痛,纳差,乏力。舌质淡,苔白,脉细弱。遂来针灸科就诊。本病针灸治疗常用主穴是()
    A

    天枢

    B

    上巨虚

    C

    水分

    D

    阴陵泉

    E

    三阴交

    F

    内庭

    G

    太冲

    H

    脾俞

    I

    支沟


    正确答案: D,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