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男性,68岁。反复咳嗽、咳痰10年,加重并发热、活动性气急3天。查体:神清,气促(RR23bpm)、桶状胸,双肺散痰鸣音、呼气延长,心率94/分钟。血气检查结果pH7.35、PaCO252mmHg、PaO256mmHg。在COPD患者肺功能检查指标中,不符合的是()A 肺总量减少B 残气量增加C 第一秒用力肺活量降低D 残气量,肺总量大于40%E 第一秒用力肺活量/肺活量<70%

题目
单选题
男性,68岁。反复咳嗽、咳痰10年,加重并发热、活动性气急3天。查体:神清,气促(RR23bpm)、桶状胸,双肺散痰鸣音、呼气延长,心率94/分钟。血气检查结果pH7.35、PaCO252mmHg、PaO256mmHg。在COPD患者肺功能检查指标中,不符合的是()
A

肺总量减少

B

残气量增加

C

第一秒用力肺活量降低

D

残气量,肺总量大于40%

E

第一秒用力肺活量/肺活量<70%


相似考题
更多“男性,68岁。反复咳嗽、咳痰10年,加重并发热、活动性气急3天。查体:神清,气促(RR23bpm)、桶状胸,双肺散痰鸣音”相关问题
  • 第1题:

    单选题
    有关肝衰竭的治疗,不正确的是()
    A

    内科尚缺乏特效药物和手段

    B

    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C

    针对不同病因采用相应的治疗

    D

    积极预防并发症

    E

    人工肝支持系统可替代肝脏全部功能


    正确答案: B
    解析: 目前对于肝功能衰竭内科尚缺乏特效药物和手段,原则上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针对不同病因采用相应的治疗;积极预防并发症;必要时行人工肝支持治疗,但目前人工肝支持系统只能替代部分肝脏功能,故答案为E。

  • 第2题:

    单选题
    不同给药途径吸收快慢顺序为()
    A

    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皮肤给药

    B

    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皮下注射>吸入>肌内注射>口服>皮肤给药

    C

    静脉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皮下注射>口服>吸入>皮肤给药

    D

    静脉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吸入>皮下注射>口服>皮肤给药

    E

    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吸入>肌内注射>口服>皮下注射>皮肤给药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不同给药途径药物吸收的快慢为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皮肤给药。

  • 第3题:

    单选题
    幼儿在侧卧位时腰穿测量颅内压力的正常值是()
    A

    0.98~1.96kPa(100~200mmH2O)

    B

    0.39~0.98kPa(40~100mmH2O)

    C

    0.69~1.76kPa(70~180mmH2O)

    D

    <0,98kPa(<100mmH2O)

    E

    >1.76kPa(>180mmH2O)


    正确答案: D
    解析: 幼儿正常颅内压力为40~100mmH。这个测量值是以患儿在侧卧位时腰穿测量而得来的。

  • 第4题:

    单选题
    某染化车间合成工段液氯钢瓶和管道装置连接处的隔膜阀损坏,氯气泄露,工人张某发现后立即去修理,情急之下未戴防毒面具,吸入大量的氯气后出现皮肤、眼刺激症、咳嗽、胸闷、胸骨后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同时多名工人出现刺激反应。出现刺激反应者,应对症处理并严密观察()
    A

    至少1小时

    B

    至少2小时

    C

    至少6小时

    D

    至少12小时

    E

    至少24小时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单选题
    男性,83岁。因左侧肢体无力5天入院。查头颅CT示右侧大面积脑梗死。已住院近1个月。现出现呕吐1次,为少许胃内容物,并出现发热。患者目前最主要的治疗为()
    A

    绝对卧床

    B

    使用抗生素

    C

    加强胃管补液

    D

    不宜翻身

    E

    使用胃肠减压


    正确答案: D
    解析: 误吸的治疗包括:①治疗原发病。②采用各种方式减少误吸。③加强气道管理。④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 第6题:

    单选题
    评价脑干功能最常使用()
    A

    脑电图

    B

    体感诱发电位

    C

    听觉诱发电位

    D

    视觉诱发电位

    E

    事件相关电位


    正确答案: A
    解析: 听觉诱发电位可记录听觉刺激中10毫秒内的7个波形。根据潜伏期和波峰间期判断听觉通路损伤部位,主要用于①听觉功能评价;②眩晕的鉴别诊断,前庭周围性后者前庭中枢性;③颅后窝肿瘤的诊断;④脑干功能评价。

  • 第7题:

    单选题
    对于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下述哪项不恰当()
    A

    细胞凋亡是一个被动的过程,细胞坏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B

    细胞凋亡时局部无炎症反应,细胞坏死时局部有炎症反应

    C

    细胞凋亡时胞膜及细胞器相对完整,细胞坏死时细胞结构完全溶解

    D

    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的合成,细胞坏死过程无新蛋白的合成

    E

    细胞凋亡时DNA片段化,电泳呈梯状条带;细胞坏死时DNA弥散性降解,电泳呈均一片状


    正确答案: B
    解析: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从以下几个方面区别:①性质,前者为生理性或病理性,特异性;后者为病理性,非特异性。②诱导因素,前者为较弱刺激,非随机发生;后者为强烈刺激,随机发生。③生化特点,前者为主动过程,有新蛋白合成,耗能;后者为被动过程,无新蛋白合成,不耗能。④形态变化,前者胞膜及细胞器相对完整,细胞皱缩,核固缩:后者细胞结构全面溶解、破坏、细胞肿胀。⑤DNA电泳,前者DNA片段化,电泳呈"梯"状条带;细胞坏死时DNA弥散性降解,电泳呈均一片状。⑥炎症反应,前者溶酶体相对完整,局部无炎症反应;后者溶酶体破裂,局部炎症反应。⑦凋亡小体,前者有,后者无。⑧基因调控,前者有,后者无。

  • 第8题:

    单选题
    治疗合并心力衰竭的快速心房颤动,使心室率减慢首选()
    A

    利多卡因

    B

    洋地黄

    C

    苯妥英钠

    D

    美托洛尔

    E

    普鲁卡因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洋地黄类药物可减慢房室结的传导,降低房颤的心室率,同时可增强心脏收缩力,因此用于房颤伴心力衰竭的治疗,其他选项药物有明显的负性肌力作用,不适首选用于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以控制心室率。

  • 第9题:

    单选题
    腹股沟平面以下感觉运动消失,对应的脊髓平面是()
    A

    C5

    B

    T4

    C

    T10

    D

    T12

    E

    L5


    正确答案: C
    解析: 1.T12脊髓平面对应的感觉平面位于腹股沟水平。2.T4脊髓平面对应的感觉平面位于乳头。3.C5平面神经损伤,感觉平面检查关键点位于肘关节前外侧。4.按照L5神经根的感觉分布范围,其损伤后的感觉平面消失为足背。5.肚脐平面对应的脊髓平面为T10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是大量输血引起的并发症()
    A

    酸中毒

    B

    高血钾

    C

    高血钠

    D

    凝血异常

    E

    暂时性低血钙


    正确答案: D
    解析: 红细胞在保存过程中会释放钾离子,大量输注易产生高血钾;大量输血可能产生稀释性凝血障碍;大量输入枸橼酸盐保存的血液有可能发生枸橼酸盐中毒,使血清结合钙上升,游离钙下降,导致暂时性低血钙。大量输血通常不会导致高血钠,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答案为C。

  • 第11题:

    单选题
    长期使用大量要素饮食的患者,其饮食热卡密度高,渗透压为机体渗透压的2倍,突然禁食,静脉未及时补充营养物质,短期内容易发生()
    A

    低血糖

    B

    高碳酸血症

    C

    酮症酸中毒

    D

    反应性高血糖

    E

    高渗性昏迷


    正确答案: B
    解析: A.低血糖 B.高碳酸血症 C.酮症酸中毒 D.反应性高血糖 E.高渗性昏迷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外科输血目的()
    A

    纠正血容量

    B

    纠正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C

    矫正凝血或止血障碍

    D

    提供抗体和补体

    E

    静脉营养


    正确答案: C
    解析: 外科输血的目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恢复患者血容量;②纠正贫血或低蛋白血症;③纠正术前存在的凝血异常或因失血引起的止血障碍;④提供抗体和补体,增强患者抗感染能力。全血、血浆或白蛋白静脉输注的适应证各不相同,但都不是以补充静脉营养为目的。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答案为E。

  • 第13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23岁。因重症中暑、ARDS入院。入院后因氧合指数差,呼吸机给予了高PEEP(20cmH2O)及肺复张治疗,5天后出现颈胸部肿胀。胸片提示:双肺毛玻璃样改变,并有肺间质、皮下及纵隔气肿、右侧气胸肺压缩30%。正压通气相关的并发症,不包括()
    A

    气管-食管瘘

    B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C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D

    氧中毒

    E

    呼吸机相关的膈肌功能不全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22岁,高处坠落致头、颈部损伤,呈深昏迷状态,GCS评分3分,口鼻内有少量的血性液体流出,呈潮氏呼吸,拟紧急建立人工气道,那么其首选方式是()
    A

    口咽通气管

    B

    经鼻气管插管

    C

    经口气管插管

    D

    鼻咽通气管

    E

    经口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


    正确答案: A
    解析: 该患者特重型颅脑损伤,因中枢性呼吸衰竭,呼吸节律和幅度改变,需紧急建立人工气道并给予机械通气,因此,应选择气管插管;结合患者有颈椎损伤及颅底骨折并脑脊液漏等情况,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均有可能加重病情,故选择经口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方式比较合适。

  • 第15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18岁,电击伤后心搏骤停,予心肺复苏术后1小时,进入ICU后曾出现烦躁,抽搐,予镇静药物,2小时后患者进入深度昏迷,自主呼吸停止,查体发现瞳孔散大,所有生理及病理反射消失。该患者的脑电双频指数(BIS)最大可能是()
    A

    <95%

    B

    <70%

    C

    <50%

    D

    <30%

    E

    0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单选题
    高压氧在脑保护策略作用机制是()
    A

    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跨膜钙离子内流

    B

    抑制脂质过氧化

    C

    改善微循环,建立侧支循环

    D

    降低脑代谢和脑氧耗

    E

    改善脑组织氧供,减轻脑水肿,缩小脑梗死,产生脑保护作用


    正确答案: D
    解析: 高压氧在脑保护策略作用机制是改善脑组织氧供,减轻脑水肿,缩小脑梗死,产生脑保护作用。

  • 第17题:

    单选题
    男性,58岁,有高血压病史10年,登二楼觉气喘1年,阵发性心悸2个月,下肢水肿1周就诊。查体:血压165/85mmHg,颈静脉充盈,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双下肢对称性凹陷性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84/分钟,左室高电压,P-R间期0.25秒,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X线胸片示心影扩大,呈主动脉性心脏,肺淤血。入院后查肾功能:肌酐180μmol/L,血钾4.2mmol/L,尿蛋白阴性。从所给资料看,该患者最主要诊断最可能是()
    A

    高血压性心脏病,全心衰竭

    B

    风湿性心脏病,全心衰竭

    C

    扩张型心肌病,全心衰竭

    D

    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心衰竭

    E

    缺血性心脏病,左心衰竭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单选题
    严重出血倾向者行血液滤过时,应采取的抗凝治疗方法是()
    A

    全身肝素化

    B

    局部肝素化

    C

    低分子肝素化

    D

    低剂量全身肝素化

    E

    无肝素化


    正确答案: A
    解析: 无肝素抗凝法适用于高危及合并有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

  • 第19题:

    单选题
    细胞凋亡的概念是()
    A

    由体内外因素引起的细胞渐进、缓慢的病变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

    B

    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

    C

    由体内外因素诱导的一种生理性、主动的细胞死亡方式

    D

    由体内外因素引起的细胞急性、严重的改变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

    E

    由体内外因素诱导的一种病理性、被动的细胞死亡方式


    正确答案: D
    解析: 细胞凋亡是指由体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

  • 第20题:

    单选题
    女性,70岁,因发热、咳嗽2d拟肺炎入院。有高血压病史多年。入院后给予卧床、吸氧,抗生素和对症处理2天,体温未降,今天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烦躁、呼吸困难。查体:体温38.8℃,呼吸46/分钟,血压150/90mmHg,心率124/分钟,口唇发绀,两肺闻及湿啰音。若X线胸片示双肺斑片状阴影,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经给予强心、利尿和控制血压后,症状很快缓解;但2d后体温进一步升高,并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面罩吸氧FiO250%,查PAWP11mmHg;血气分析PaO256mmHg,PaCO232mmHg。)()
    A

    高血压危象

    B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C

    急性左心衰竭

    D

    右心衰竭

    E

    肺梗死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循证医学中评价证据是指()
    A

    根据患者的具体问题,在准确采集病史、仔细查体及收集相关辅助检查的基础上,找出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

    B

    从各种途径寻找各种证据

    C

    对获得的资料、证据,通过临床流行病学及循证医学质量评价的标准,评价真实性、可靠性、准确性及实用性

    D

    通过评价,获得真实可靠、具有临床价值的证据,结合临床经验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实践

    E

    对疗效进行分析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总结经验,提高医疗水平,促进学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提高


    正确答案: C
    解析: 1.循证医学中提出问题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问题,在准确采集病史、仔细查体及收集相关辅助检查的基础上,找出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2.循证医学中寻找证据是指从各种途径寻找各种证据。3.循证医学中评价证据是指对获得的资料、证据,通过临床流行病学及循证医学质量评价的标准,评价真实性、可靠性、准确性及实用性。4.循证医学中实施证据是指通过评价,获得真实可靠、具有临床价值的证据,结合临床经验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实践。5.循证医学中疗效评价是指对疗效进行分析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总结经验,提高医疗水平,促进学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提高。

  • 第22题:

    单选题
    某患者痰中分离到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该菌天然耐药的药物是()
    A

    舒普深

    B

    头孢吡肟

    C

    左旋氧氟沙星

    D

    亚胺培南

    E

    复方新诺明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关于胸腔穿刺术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

    常规排气者在锁骨中线第3肋间

    B

    常规排液者在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第8~9肋间

    C

    胸穿针沿肋间隙上一肋骨下缘进针

    D

    诊断性穿刺每次抽液为300~500ml

    E

    抽液减压时第一次不超过8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200ml


    正确答案: B
    解析: 常规排气者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常规排液者在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第6~8肋间,胸穿针沿肋间隙下一肋骨上缘进针,诊断性穿刺每次抽液为50~200ml,抽液减压时第一次不超过8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200ml。

  • 第24题:

    单选题
    下列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处理不正确的是()
    A

    治疗性低温

    B

    气道保护和机械通气

    C

    正性肌力药

    D

    输注葡萄糖、补充能量

    E

    抗感染


    正确答案: A
    解析: 心搏骤停后脑损伤处理:治疗性低温、早期血流动力学优化、气道保护和机械通气、控制惊厥、控制性氧合(94%~96%)、支持治疗。心肌功能障碍处理:早期血流动力学优化、静脉输液、正性肌力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左心室辅助设备、体外膜氧合;全身性缺血/再灌注反应:早期血流动力学优化、静脉输液、缩血管药、高容量血滤、控制体温、血糖控制、针对感染应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