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职业道德修养是将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信念,又将内在的道德信念转化为实际的职业行为的过程。
第5题:
学习活动设计离不开对问题的设计,下列说法正确的属于合理做法的是()。
第6题:
教师如何通过教育教学,才能促使学生接受外部的道德要求,并转化为内在的道德需要?
第7题:
外在的德育影响不能自动生成为学生的品德,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地选择,才能内化为学生内在的品德。促进外在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是()
第8题: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别具有相对长的什么时滞()。
第9题:
教师要将外在的()转化为学生内在的()。
第10题:
内在、外在
外在、内在
内在、内在
外在、外在
第11题:
素质教育必须整体化
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把外在的影响内化为学生的内在具有
涉及家庭、学校与社会及学生个人等综合影响因素
学校升学率高
第12题:
知识
能力
智力
实践
第13题:
教师和学生复合主体层面的教育活动是把()提出的、对学生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要求,把教育内容内化为学生个人身心的发展。
A.教师
B.学生.
C.领导
D.家长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教师形象应秉持外在美和内在美和谐统一的原则。
第17题:
通过基督教创世的思想,自然界的内在性领域被转化为单纯的外在性。
第18题:
教师的道德养成在师德转化为教师的内在品质的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19题:
素质教育的特点包括()
第20题:
课堂问题行为处理的前提条件是,把重点放在()。
第21题:
“教师虽然遵守了师德原则和规范但是并没有理解和认同,更没有内化为内在意志和信念。”以上描述是对教师道德他律机制中哪一特点的描述()。
第22题:
被动性
外在性
实在性
中介性
第23题:
道德影响
道德陶冶
道德学习
道德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