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关于基坑监测频率说法,正确的有()。A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各种因素确定B基坑监测应以固定的监测频率进行C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D出现异常情况时,应提高监测频率E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实时跟踪监测

题目
多选题
关于基坑监测频率说法,正确的有()。
A

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各种因素确定

B

基坑监测应以固定的监测频率进行

C

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

D

出现异常情况时,应提高监测频率

E

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实时跟踪监测


相似考题
更多“关于基坑监测频率说法,正确的有()。”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9年)评价等级为二级的建设项目位于黄土地区,缺乏近3年内地下水位动态监测资料和水质监测数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木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下列关于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有()。

    A.水位监测频率为枯、平、丰水期
    B.水位监测频率为一期
    C.水位监测频率为二期
    D.水质监测频率为一期

    答案:B,D
    解析:
    依据参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8.3.3.6

  • 第2题:

    关于用双排井点布置方法进行基坑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土质不良
    B、 基坑宽度大于6m
    C、 不封闭间距同基坑宽度
    D、 基坑宽度小于6m
    E、 渗透系数较大

    答案:A,B,E
    解析:
    2018新教材P81,当基坑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渗透系数较大时,宜采用双排井点,布置在基坑的两侧,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环形井点,挖土运输设备出入道可不封闭,间距可达4m,一般留在地下水下游方向。本题由环形修改为双排井点。

  • 第3题: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的规定,关于建筑基坑监测报警值的设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 按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建筑物的正常使用要求确定
    B. 涉及燃气管线的,按压力管线变形要求或燃气主管部门要求确定
    C. 由基坑支护设计单位在基坑设计文件中给定
    D. 由基坑监测单位确定

    答案:A,B,C
    解析:
    A项正确,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第8.0.2条第3款规定,对周边已有建筑引起的变形不得超过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或影响其正常使用。
    B项正确,第8.0.5条规定,基坑周边环境监测报警值应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确定,如主管部门无具体规定,可按表8.0.5采用。
    CD两项,第8.0.1条规定,基坑工程监测必须确定监测报警值,监测报警值应满足基坑工程设计、地下结构设计以及周边环境中被保护对象的控制要求。监测报警值应由基坑工程设计方确定。

  • 第4题:

    某城市建设一座5 0层的综合大楼,距离1号运营地铁线的最近水平距离为40m,需对开挖基坑、综合大楼及相邻的地铁隧道进行变形监测,变形监测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中变形监测Ⅱ等精度要求实施。


    开挖基坑监测:基坑上边缘尺寸为100m*80m,开挖深度为25m,在基坑周边布设了四个工作基点A、B、C、D,变形监测点布设在基坑壁的顶部、中部和底部;监测内容包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和基坑回填等;基坑开挖初期监测频率为1次/周,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相应增加监测频率;监测从基坑开挖开始至基坑回填结束。监测到第1 2期时,发现由工作基点A测量的所有监测点整体向上位移,而由工作基点B、C、D测量的监测点整体下沉或不变。综合大楼监测:大楼的监测点布设顶部、中部和基础上,沿主墙角和立柱布设;监测内容包括基础沉降、基础倾斜和大楼倾斜等;监测频率为1次/周;监测从基础施工开始至大楼竣工后1年。


    地铁隧道监测:监测范围为综合大楼相邻的2 00m区段;监测内容包括隧道拱顶下沉、衬砌结构收敛变形及侧墙位移等;变形监测点接断面布设,断面间距为5m,每个断面上布设5个监测点,每个点上安装圆棱镜,采用2台高精度自动全站仪自动测量;监测频率为2次/天;隧道监测从基坑开挖前一个月至大楼竣工后1年。


    监测数据采用SQL数据库进行管理,数据库表单包括周期表单。工程表单、原始数据表单、测量仪器表单、坐标与高程表单等。监测成果包含监测点坐标数据、变形过程线及成果分析等。


    【问题】


    1.该段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中,总共需布设多少个断面监测点?对两台高精度自动全站仪的安置位置有什么要求?


    2.利用数据库生成监测点的变形过程线时,需要调用到哪些表单?并说明理由。


    3.从测量角度判断有工作基点A测量的基坑监测点向上位移的原因,并提出验证方法。





    答案:
    解析:

    1.地铁隧道变形监测范围是200m区段,变形监测点按断面布设,断面间距5m,每个断面布设5个点,故总共需要布设的断面监测点=(200/5+ 1)*5=205。


    两台高精度自动全站仪的安置位置要求设立在基准点或工作基点上,并采用具有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台或观测墩,测站视野开阔无遮挡,周围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应同时具有防水、防尘设施。


    2.利用数据库生成监测点的变形过程线时,需要调用周期表单、坐标与高程表单。


    原因是监测点变形过程线反应的是监测点平面位置和高程随时间的变化。


    3.由工作基点A测量的基坑监测点向上位移是因为工作基点A点位下沉造成的。


    验证方法:利用变形区域外布设的基准点,采用水准测量方法观测工作基点A、B、C和D的高程变化。将测量得到的工作基点点位高程与先前的高程值比较即可。


  • 第5题:

    关于基坑回填说法不正确的有()。

    • A、基坑回填前,应清除基坑内的水和垃圾
    • B、基坑回填应分层对称回填夯实
    • C、基坑回填前应挖大基坑,便宜机械回填和压实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基坑开挖期间基坑监测的频率为()。

    • A、不少于1次/d
    • B、不少于2次/d
    • C、不少于3次/d
    • D、不少于4次/d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基坑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基坑类别、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和当地经验确定。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下列关于建筑基坑围护墙侧向土压力监测点布置的要求中,说法错误的是()。

    • A、监测点应布置在受力土质条件变化较大或其他有代表性的部位
    • B、平面布置上基坑每边不宜少于2个监测点
    • C、竖向布置时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m,下部宜加密
    • D、当按土层分布情况布设时,每层应至少布设1个监测点,且宜布置在各层土的中部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多选题
    基坑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  )来确定。
    A

    基坑支护结构

    B

    基坑类别

    C

    基坑施工阶段

    D

    自然条件的变化

    E

    当地经验


    正确答案: E,A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关于建筑基坑的监测频率,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A

    基坑工程监测频率的确定应满足能系统反映监测对象所测项目的重要变化过程而又不遗漏其变化时刻的要求

    B

    监测期应从基坑工程施工前开始,直至地下工程完成为止

    C

    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基坑类别、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和当地经验而确定

    D

    当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监测确有困难时,可减少监测次数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关于基坑开挖应遵循的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排水措施,并截断基坑周围的水流 

    B

    相邻基坑开挖时,浅基坑应超前于深基坑的开挖 

    C

    基坑底面应挖到基础底面深的20cm以上的深度 

    D

    基坑周边堆载必须在基坑边缘1m以外距离 

    E

    必要时可采用临时支撑维护基坑土坡稳定


    正确答案: E,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关于基坑监测频率说法,正确的有()。
    A

    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各种因素确定

    B

    基坑监测应以固定的监测频率进行

    C

    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

    D

    出现异常情况时,应提高监测频率

    E

    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实时跟踪监测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基坑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来确定。

    A、基坑支护结构
    B、基坑类别
    C、基坑施工阶段
    D、自然条件的变化
    E、当地经验

    答案:B,C,D,E
    解析:
    2018新教材p57,(11)基坑检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基坑类别,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和当地经验确定。

  • 第14题:

    基坑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 )来确定。

    A.基坑支护结构
    B.基坑类别
    C.基坑施工阶段
    D.自然条件的变化
    E.当地经验

    答案:B,C,D,E
    解析:
    2020版教材P60
    (11)基坑检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基坑类别,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和当地经验确定。

  • 第15题:

    下列关于基坑变形观测说法,错误的有( )。

    A. 基坑变形观测分为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观测和基坑回弹观测
    B. 监测点布置在受力较大的部位
    C. 观测点不应大于30m
    D. 基坑回弹观测不应少于3 次

    答案:C
    解析:
    P78

  • 第16题:

    关于基坑的开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坑的开挖高度主要与土性有关
    B.软土基坑必须分层均衡开挖
    C.基坑开挖高度与基坑坡度有关
    D.基坑的开挖高度与施工方法无关

    答案:D
    解析:

  • 第17题:

    固定监测站在地面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飞向监测站时,接收频率高于信源频率
    • B、卫星飞向监测站时,接收频率低于信源频率
    • C、多普勒效应正比于卫星的信源频率
    • D、多普勒效应正比于卫星与监测站的相对速度

    正确答案:A,C,D

  • 第18题:

    关于浅基坑开挖采用临时性支撑加固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土体含水量大不稳定
    • B、基坑较深
    • C、周围场地限制而需用较陡的边坡
    • D、直立开挖而土质较差
    • E、基坑较大

    正确答案:A,B,C

  • 第19题:

    关于基坑监测频率说法,正确的有()。

    • A、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各种因素确定
    • B、基坑监测应以固定的监测频率进行
    • C、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
    • D、出现异常情况时,应提高监测频率
    • E、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实时跟踪监测

    正确答案:A,C,D,E

  • 第20题:

    关于建筑基坑监测点的布置,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能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
    • B、监测点应布置在基坑几何形状的特殊点上
    • C、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不应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应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影响
    • D、监测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监测点的位置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判断题
    基坑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基坑类别、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和当地经验确定。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关于基坑监测点布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平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阴角处

    B

    支撑轴力监测点宜布置在同一平面上

    C

    锚杆的内力监测点应选择在受力较大且有代表性的位置

    D

    支撑立柱监测宜设置在端墙处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关于基坑的开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基坑的开挖高度主要与土性有关 

    B

    软土基坑必须分层均衡开挖 

    C

    基坑开挖高度与基坑坡度有关 

    D

    基坑的开挖高度与施工方法无关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基坑监测的说法,叙述正确的有()
    A

    建设单位应编制监测方案

    B

    采用轻型井点、喷射井点降水时,水位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中央和周边拐角处

    C

    基坑工程监测报警值应由监测项目的累计变化量来进行控制

    D

    水位观测管管底埋置深度应在最低水位或最低允许地下水位之下3~5m

    E

    监测项目初始值应取至少连续观测3次的稳定值的平均值


    正确答案: B,E
    解析: 这讲解听着好累,真怕一口气上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