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镇江市某展览馆经安全许可举办展销活动,制定了安全防范预案,预定展销十天,每天限额售票8000张。由张某负责此次活动的总体承办和全面的安全工作,李某具体负责场所、入口等的安全保障。由于每天排队在外等候买不到票的人数众多,展销进行到第五天时,张某决定将每天售票的数量增加到10000张。由于进入展厅的人数增加,李某未按照预案中确保通道畅通的要求,将展厅楼梯口摆放了桌子,以控制人流。下午4时许,群众将入口处摆放的桌子挤倒,导致部分群众被桌子绊倒,许多群众相继跌倒,发生严重踩踏事故。事故发生后,张某、李某迅速

题目

某日,镇江市某展览馆经安全许可举办展销活动,制定了安全防范预案,预定展销十天,每天限额售票8000张。由张某负责此次活动的总体承办和全面的安全工作,李某具体负责场所、入口等的安全保障。由于每天排队在外等候买不到票的人数众多,展销进行到第五天时,张某决定将每天售票的数量增加到10000张。由于进入展厅的人数增加,李某未按照预案中确保通道畅通的要求,将展厅楼梯口摆放了桌子,以控制人流。下午4时许,群众将入口处摆放的桌子挤倒,导致部分群众被桌子绊倒,许多群众相继跌倒,发生严重踩踏事故。事故发生后,张某、李某迅速组织人员疏散群众,并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由于安全防范预案中虽然有预防踩踏事故的应急预案和救援预案,但未组织过应急演练,现场人员混乱,造成7人因踩踏而不同程度受伤。请依照《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分析此次展销活动中张某、李某的行为有哪些不妥之处。


相似考题
更多“某日,镇江市某展览馆经安全许可举办展销活动,制定了安全防范预案,预定展销十天,每天限额售票8000张。由张某负责此次活动的总体承办和全面的安全工作,李某具体负责场所、入口等的安全保障。由于每天排队在外等候买不到票的人数众多,展销进行到第五天时,张某决定将每天售票的数量增加到10000张。由于进入展厅的人数增加,李某未按照预案中确保通道畅通的要求,将展厅楼梯口摆放了桌子,以控制人流。下午4时许,群众将入口处摆放的桌子挤倒,导致部分群众被桌子绊倒,许多群众相继跌倒,发生严重踩踏事故。事故发生后,张某、李某迅速”相关问题
  • 第1题:

    张某与李某签订买卖合同,张某在约定的时间与地点交货时,找不到债权人李某,于是张某将货物提存,提存后当地发生泥石流导致货物毁损。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 提存费用由李某负担
    B. 货物损失由李某负担
    C. 提存费用由张某负担
    D. 提存时张某的交货义务已完成,李某无权要求张某再履行义务

    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核提存的规定。标的物提存后,提存费用由债权人承担。

  • 第2题:

    某化工公司为某跨国集团公司的子公司,集团公司董事长李某为集团公司和化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某长期在海外总部工作,不负责化工公司的日常工作,化工公司总经理张某自2014年12月起一直因病在医院接受治疗,张某生病期间由副总经理王某全面主持化工公司的工作,副总经理赵某具体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2016年5月,该化工公司发生爆炸,造成5人死亡、12人受伤。根据《安全生产法》,针对该起事故,应当以化工公司主要负责人身份被追究法律责任的是()。

    A.李某
    B.张某
    C.王某
    D.赵某

    答案:C
    解析: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主要负责人本公司的主要决策人。

  • 第3题:

    天天城区某街道张某的理发店与李某的便利店相邻。某日,因张某在便利店门口堆放物品,李某与之发生口角,经其他人劝开后,张某趁李某不备拿起理发店的拖把打向李某,李某闪避不及被打中腿部(后经鉴定为轻微伤),导致现场混乱,有人见状打110报警。派出所值班民警老关、小王接到指令后立即出警。

    民警达现场后,张某声称“这是我们的私事,警察管不着”,不顾现场群众劝阻和民警的口头制止,继续吵闹并拿着拖把追打李某。此时,民警最恰当的做法是:

    A.民警小王将李某强行带离
    B.民警二人合力控制张某
    C.对张某使用催泪喷射器
    D.出枪警告

    答案:B
    解析:
    《人民警察法》第八条: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或者威胁公共安全的人员,可以强行带离现场、依法予以拘留或者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强行带离现场适用于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秩序或危害社会安全的违法人员,李某是被侵害人,不能强行带离,故A项错误。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第十八条:违法犯罪行为人不听从公安民警口头制止的,公安民警可以将其传唤至公安机关处理;违法犯罪行为人不听从公安民警口头制止,并实施暴力行为的,公安民警应当根据本规程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处置措施。第十九条:对正在以轻微暴力方式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尚未严重危及公民或者公安民警人身安全,经警告无效的,公安民警可以徒手制止;情况紧急,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徒手制止。张某不顾民警的口头制止仍然对李某实施殴打,民警可以对其采取徒手制止方式,故B项正确。
    第二十三条:公安民警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所列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公民人身安全等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喷射器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故C项错误。
    第三十条:公安民警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条规定的紧急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故D项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 第4题:

    甲市公民张某(女)乘坐公交车时因错过下车站点,要求司机李某立即停车,李某因不能违规随意停车予以拒绝。张某勃然大怒,冲至驾驶室旁辱骂李某,李某言语反击,张某情绪激动,突然出手击打李某头部,然后抢夺李某手中的方向盘,导致公交车撞在路边大树上,张某面部受伤流血,李某和车上10余名乘客也有不同程度受伤,车辆受损。李某立即拨打110报警。现场迅速聚集上百名群众围观,交通严重拥堵。
    经过调查取证,对张某的违法行为,公安机关认定正确的是:(单选)

    A.涉嫌故意伤害罪
    B.涉嫌寻衅滋事罪
    C.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涉嫌破坏交通工具罪

    答案:C
    解析:
    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乘客在公共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抢夺方向盘、变速杆等操纵装置,殴打、拉拽驾驶人员,或者有其他妨害安全驾驶行为,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1.在夜间行驶或者恶劣天气条件下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实施的;2.在临水、临崖、急弯、陡坡、高速公路、高架道路、桥隧路段及其他易发生危险的路段实施的;3..在人员、车辆密集路段实施的;4.在实际载客10人以上或者时速60公里以上的公共交通工具上实施的;5.经他人劝告、阻拦后仍然继续实施的;6.持械袭击驾驶人员的;7.其他严重妨害安全驾驶的行为。实施上述行为,即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一般也不得适用缓刑。张某辱骂殴打司机导致公交车撞到树上,导致十多名人员受伤,车辆受损,故张某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C项正确。A项:故意伤害罪是指以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完整性或健康性为目的而实施的伤害行为,构成轻伤以上。B项:寻衅滋事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D项:破坏交通工具罪:《刑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选择C选项。

  • 第5题:

    王某与张某发生口角,王某一怒之下顺手将李某放在桌子上的笔记本电脑砸向张某,致张某轻伤,请回答下列问题。如张某提起自诉,对本案刑事部分判决有权上诉的是:()

    • A、王某
    • B、张某
    • C、李某
    • D、提起公诉的检察院

    正确答案:A,B

  • 第6题:

    张某拦住出租车司机李某的汽车,上车后,持刀威逼李某交出财物。李某当时身上只有几百元钱,张某觉得不够本就逼迫李某开车回家,劫持李某到李某的家中欲拿走3万元现金,正好被邻居黄某发现,黄某报警。警察将李某家团团围住,张某以用刀杀死李某威逼,要求警察放其离去,并将李某的脖子割伤,同时,扬言要打开李某家的煤气罐同归于尽。经与张某谈判无效,警察果断将张某击毙。以下哪些不可以作为警察某使用武器的合法理由?()

    • A、张某劫持人质,直接危害人质安全
    • B、张某将要脱逃
    • C、张某构成了抢劫罪
    • D、张某持刀作案

    正确答案:B,C

  • 第7题:

    李某、张某共谋盗窃黄某家,李某负责盗窃,张某负责楼下望风,并商定万一被发现,张某要立即上楼帮忙。李某进入黄某家中盗窃时,被黄某发现,李某遂逃跑。黄某紧追不舍。李某逃至楼下,让张某帮忙,张某遂将路边捡到的一根棍子递给李某,李某用棍子将黄某打倒在地。李某、张某构成抢劫罪的共犯。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某购置一部新车,并向保险公司办理了财产保险,保险价值20万。在保险期间内,李某的车被张某驾驶的卡车撞坏,经交警现场调查,系张某违反交规造成该起事故。这次的事故造成李某损失2万元。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A、由于该起事故是由张某违规造成,因此保险公司在支付保险价值之日起,取得代位求偿的权利
    • B、在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未赔偿保险金之前,李某放弃对张某的请求赔偿的权利的,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
    • C、在保险公司向李某赔偿保险金后,李某未经保险公司同意放弃对张某请求赔偿的权利的,该行为无效
    • D、事故发生后,若李某已经从张某那里取得损害赔偿2万元,保险公司偿保险金时,可以相应扣减2万元

    正确答案:B,C,D

  • 第9题:

    2016年8月,李某、易某进行某桥墩模板拆除作业,需拆除四根槽钢,桥西南、北侧各两根,每根长2.8米。拆除过程中,在地面设置了安全警戒线,作业人员直接将拆除的槽钢扔至桥面下,当扔第三根槽钢时,带班人员邱某刚好违章跨越警戒线走至槽钢坠落处,被从桥面南侧8米高空坠落的槽钢砸中头部。事故发生后,项目部立即用车将伤者送往当地医院抢救,经抢救无效死亡。经调查发现,李某、易某未按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进行作业,野蛮施工,直接将槽钢从桥面扔下,邱某作为带班及作业警戒区域的安全监护人,无视安全纪律,随意进入警戒区域,导致槽钢打击邱某头部死亡。试回答: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人为()。

    • A、工人张某
    • B、张某和易某
    • C、易某
    • D、邱某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不定项题
    王某与张某发生口角,王某一怒之下顺手将李某放在桌子上的笔记本电脑砸向张某,致张某轻伤,请回答下列问题。如张某提起自诉,对本案刑事部分判决有权上诉的是:()
    A

    王某

    B

    张某

    C

    李某

    D

    提起公诉的检察院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王某与张某发生口角,王某一怒之下顺手将李某放在桌子上的手机打向张某,致张某轻伤。如张某提起自诉,对本案刑事部分判决有权上诉的是()。
    A

    王某

    B

    张某

    C

    李某

    D

    提起公诉的检察院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王某是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李某是分管安全生产的主要负责人,张某是公司安全部的部长,黄某是公司工程部的部长。该企业目前正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需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领导小组,那么该领导小组的组长一般由()担任。
    A

    李某

    B

    张某

    C

    王某

    D

    黄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机械加工企业法人张某聘请某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的注册安全工程师李某为该企业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工作。保证该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应由( )负责。
    A.该企业法人张某
    B.注册安全工程师李某
    C.李某所在的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
    D.当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答案:A
    解析:
    【精析】当生产经营单位依据法律规定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时,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 第14题:

    王某为某煤矿企业矿长,李某为该矿安全管理科科长,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此2人安全生产职责的说法,正确的有()。

    A.王某负责保证该矿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B.王某负责组织制定该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C.王某负责督促落实该矿安全生产整改措施,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D.李某负责组织制定并实施该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E.李某负责检查该矿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答案:A,B,E
    解析:
    本题首先要判断出王某属于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李某为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四)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五)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六)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七)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第二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三)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四)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五)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六)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七)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 第15题:

    甲市公民张某(女)乘坐公交车时因错过下车站点,要求司机李某立即停车,李某因不能违规随意停车予以拒绝。张某勃然大怒,冲至驾驶室旁辱骂李某,李某言语反击,张某情绪激动,突然出手击打李某头部,然后抢夺李某手中的方向盘,导致公交车撞在路边大树上,张某面部受伤流血,李某和车上10余名乘客也有不同程度受伤,车辆受损。李某立即拨打110报警。现场迅速聚集上百名群众围观,交通严重拥堵。

    民警迅速到达现场后,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有:

    A.将张某带离现场立即予以拘留
    B.通知急救中心抢救伤员
    C.疏散围观群众
    D.疏导交通恢复社会秩序

    答案:A,B,C,D
    解析:
    《人民警察法》第八条: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或者威胁公共安全的人员,可以强行带离现场、依法予以拘留或者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对于张某辱骂殴打司机导致多人受伤,引来上百名群众围观,已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民警到达现场后可对张某带离现场依法拘留,A项正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第九条:公安民警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时,应当根据现场警情的性质、危害程度、影响范围、涉及人数、当事人身份及警情敏感性等综合因素,快速判断,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现场警情发生变化的,公安民警应当及时调整处置措施。面对现场混乱场面,处警民警应立即疏散群众,疏导交通,恢复正常交通秩序,故CD项正确。第十三条:现场处置过程中出现人员伤亡的,公安民警应当按照本规程第七章的规定报告情况,并及时采取适当措施救治受伤人员,保护现场。民警赶到现场,发现有人员受伤的,应当立即进行救治,故B项正确。因此选择ABCD选项。

  • 第16题:

    2000年7月某日,被告人王某、李某、张某在某公园售票处商定,由李某负责望风,王某、张某混入购票的人群行窃。后王某、张某挤入购票人群,王某窃得一游客钱包(内有人民币200余元),欲逃离现场时,被发现。民警胡某与几名群众即上前抓捕王某、张某。王某向东逃离200余米后,掏出随身携带的尖刀刺破胡某主动脉,致胡某因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王某逃走。张某向西逃离100余米后,被群众抓获。李某则乘乱逃走。后王某、李某均被抓获。
    问:(1)王某、李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2)王某、李某、张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为什么?


    答案:
    解析:
    (1)王某、李某、张某不构成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即行为人的行为必须是犯罪行为。本案中,王某、李某、张某有共同盗窃的故意,但是王某仅仅窃得人民币200元,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根据司法解释,盗窃罪数额较大的标准是500元至2000元),所以不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不成立盗窃罪。王某、李某、张某共同盗窃的行为仅仅是违反治安管理法规的一般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所以,“王某、李某、张某的行为不是共同犯罪行为。
    (2)王某构成抢劫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任何一种犯罪行为,这是适用本条的前提。实施的上列行为虽未达到数额较大,但是,如果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情节严重的,仍可以按照抢劫罪论处。本案中王某实施盗窃的行为虽然没有构成犯罪,但其暴力行为情节严重,所以应当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应当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不另外成立其他罪名。所以,王某仅仅成立抢劫罪一罪。
    考查要点是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以及抢劫罪。抢劫罪是历年来法律硕士考试案例分析题必考的题目,它涉及转化犯以及加重构成问题!也是司法实践中常发多发的案件,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对抢劫罪予以充分的重视。

  • 第17题:

    王某与张某发生口角,王某一怒之下顺手将李某放在桌子上的手机打向张某,致张某轻伤。如张某提起自诉,对本案刑事部分判决有权上诉的是()。

    • A、王某
    • B、张某
    • C、李某
    • D、提起公诉的检察院

    正确答案:A,B

  • 第18题:

    某日,镇江市某展览馆经安全许可举办展销活动,制定了安全防范预案,预定展销十天,每天限额售票8000张。由张某负责此次活动的总体承办和全面的安全工作,李某具体负责场所、入口等的安全保障。由于每天排队在外等候买不到票的人数众多,展销进行到第五天时,张某决定将每天售票的数量增加到10000张。由于进入展厅的人数增加,李某未按照预案中确保通道畅通的要求,将展厅楼梯口摆放了桌子,以控制人流。下午4时许,群众将入口处摆放的桌子挤倒,导致部分群众被桌子绊倒,许多群众相继跌倒,发生严重踩踏事故。事故发生后,张某、李某迅速组织人员疏散群众,并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由于安全防范预案中虽然有预防踩踏事故的应急预案和救援预案,但未组织过应急演练,现场人员混乱,造成7人因踩踏而不同程度受伤。 请依照《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分析此次展销活动中张某、李某的行为有哪些不妥之处。


    正确答案: (1)《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对经安全许可的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者不得承办者擅自扩大活动的举办规模。承办者扩大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规模的,应当依照《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规定重新申请安全许可。该案例中,承办者张某擅自决定将每天售票的数量增加到10000张,扩大活动规模时,并未按照规定重新申请安全许可。
    (2)张某、李某作为活动的承办者、具体负责人,未依据《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第七条的规定,落实应急疏散措施,组织应急演练。
    (3)李某未按照预案中确保通道畅通的要求,在展厅楼梯口摆放桌子用于控制人流,导致部分群众被桌子绊倒发生踩踏事故。

  • 第19题:

    王某与张某发生口角,王某一怒之下顺手将李某放在桌子上的手机打向张某,致张某轻伤。对由王某造成的伤害,张某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是()。

    • A、向法院提起自诉
    • B、向公安机关控告
    • C、向检察院控告
    • D、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正确答案:A,B,C,D

  • 第20题:

    张某把汽车出租给李某,王某未经李某同意擅自将汽车开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张某只能要求李某将汽车归还
    • B、张某有权要求王某将汽车归还
    • C、张某无权要求王某将汽车归还
    • D、张某有权要求李某或王某将汽车归还

    正确答案:B,D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事实中,不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的是(  )。
    A

    刘某将电脑送给好友

    B

    张某因病去世

    C

    李某每天坚持跑步

    D

    王某将许某打伤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王某为某煤矿企业矿长,李某为该矿安全管理科科长,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此2人安全生产职责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王某负责保证该矿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B

    王某负责组织制定该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C

    王某负责督促落实该矿安全生产整改措施,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D

    李某负责组织制定并实施该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E

    李某负责检查该矿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正确答案: D,A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张某和李某、刘某合伙出资成立了餐厅,推举李某为负责人,由于经营不善,客流量少,导致负债累累。这笔债款负担者是()。
    A

    李某

    B

    张某

    C

    张、李、刘三人

    D

    李某、刘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中午放学时,某学校校门口停满了接送学生的车辆。外卖派送员张某逆着人流骑电动车驶入校园,不小心将学生李某撞倒,李某腿部被擦伤。在这起事故中,应当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是()。
    A

    张某

    B

    学校和李某的班主任

    C

    学校和李某

    D

    学校和张某


    正确答案: 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