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某小麦品种A和B株高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A=120±5.0,B=78±4.0,故可知A比B整齐。
第1题:
与市内街道、里弄胡同、铁道、公路、土路平行和交越时安全距离分别为:()
第2题:
标准差的数值越大,说明()。
第3题:
要对某一小麦品种的穗长(cm)和穗粒重(g)的整齐度作出比较,适宜采用的变异数是()。
第4题:
小麦株的适宜株高是()
第5题:
某地欲推广种植某小麦品种,计划基本苗是每公顷225万株,该品种千粒重是40克,发芽率95%,田间出苗率95%,请问每公顷播种量是多少公斤?(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第6题:
为调查小麦株高,随机量测部分小麦株高数据的集合,构成一个();被量测株高的小麦数之和,称为()。
第7题:
某水稻品种株高的观察值为13,15,16,16,17,17,19,16,则该样本的标准差s=(),样本均数标准差Sx=(),该水稻株高的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为()。
第8题: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第9题: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感锈病(r)为显性,现以高秆抗锈×矮秆感锈,杂交子代分离出15株高秆抗锈,17株高秆感锈,14株矮秆抗锈,16株矮秆感锈,可知其杂交亲本基因型为()。
第10题:
3.0
4.0
5.0
6.0
第11题:
平均数越大和标准差越大
平均数越大和标准差越小
平均数越小和标准差越小
平均数越小和标准差越大
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时,计算配制强度选用的标准差δ取值为()。
第14题:
从株高变化在100厘米至120厘米某小麦品种群体中准确地测得某一株的标准高度为105厘米的概率等于零。
第15题:
高产田小麦的适宜株高是()
第16题:
小麦种子播种深度以()cm为宜。
第17题:
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为显性。锈病是锈菌引起的,使叶片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有人做了如下实验:让高秆抗锈病与矮秆不抗锈病的两个品种杂交,F1全为高秆抗锈病,F1自交得F2419株,其中高秆抗锈病为236株、高秆不抗锈病为78株、矮秆抗锈病79株、矮秆不抗锈病为26株。试分析回答:通过后代表现型的数量关系可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定律。
第18题:
根据小麦对通过春化作用的要求的不同,把小麦分为春性小麦品种、半冬性小麦品种和冬性小麦品种,四川省的小麦品种主要是春性品种和().
第19题:
甲、乙两数列的平均数分别为100和14.5,它们的标准差为12.8和3.7,则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乙数列()
第20题: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感锈病(r)为显性,现以高秆抗锈×矮秆感锈,杂交子代分离出15株高秆抗锈,17株高秆感锈,14株矮秆抗锈,16株矮秆感锈,可知其亲本基因型为()。
第21题:
0.2
0.8
4.0
5.0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