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是指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在经济上有能力并且可以获得足够数量卫生安全和营养的食品,从而达到积极和健康生活对食品的需要及偏好。
更多“粮食安全”相关问题
  • 第1题:

    2009年10月16日是第29个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该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定为( )

    A.保障食物权

    B.世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

    C.应对危机,实现粮食安全

    D.保障粮食安全


    正确答案:C
    2009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为应对危机,实现粮食安全。

  • 第2题:

    2015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确保粮食安全,必须实行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力争适度进口的前提是“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对此政府应该( )。

    ①完善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②节约粮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③转变经营,扩大粮食生产规模

    ④自力更生,建设粮食安全体系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答案:A
    解析:
    要确保粮食安全,必须实行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力争适度进口的前提是“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政府应该完善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自力更生,建设粮食安全体系。

  • 第3题: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确保粮食安全是我国 农业政策的两大基本目标之一。下列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一国的粮食安全取决于其在国际市场上对粮价及购买数量的操控能力
    B.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于确保国家粮库有充足的储备
    C.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目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D.我国始终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这一红线是中国粮 ‘食安全的警戒线

    答案:C,D
    解析:
    一国的粮食安全取决于获得粮食的能力,包括粮食自给能力和进口能 力,A项表述有误。我国的粮食安全主要定位于:立足自给,有效调控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 确保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我国粮食产销平衡处于可控、可调的范围内,持续、稳定地实现粮食平 衡目标,在兼顾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的基础上,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粮食持续增长的 需求。B项说法片面,偏向于为粮食安全的保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产品供给是我国 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和重要任务。C项说法正确。我国一直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 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D项说法正确。

  • 第4题:

    粮食安全


    正确答案:当所有人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求及食爱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 第5题:

    什么是粮食安全?简述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正确答案: 粮食安全是指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在经济上有能力并且可以获得足够数量卫生安全和营养的食品,从而达到积极和健康生活对食品的需要及偏好(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
    粮食安全由以下4个要素构成:充足的供给,供给的稳定性,粮食的可获得性,食物的卫生安全、质量和偏好。
    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有三:
    一是依靠自己生产(自给自足);
    二是依赖进口;
    三是将两者结合起来。

  • 第6题:

    粮食安全问题是指?


    正确答案: 联合国粮农组织1974年11月于罗马的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第一次提出“粮食安全”的问题。几经演变,现在的表述是“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这其中有三个含义,一是粮食供应量要有保证,二是保证大家要有能力买,三是买的粮食是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

  • 第7题:

    影响粮食安全储藏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影响粮食安全储藏的环境因素有多种,在特定的仓房条件下,如温度、水分、杂质、微生物、害虫、气体等,在这些因素中,最主要的是温度、湿度和粮堆内的气体成分。简单地说,温度高、湿度大和正常的气体成分一是为虫、霉的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因粮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命活动旺盛,呼吸作用较强,易陈化劣变,不利于储粮品质的保持。所以说“低温、干燥、缺氧”是提高粮食储藏稳定性的最佳环境。

  • 第8题:

    粮食安全是一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粮食安全由4个要素构成,即(),(),(),()。


    正确答案:充足的供给;供给的稳定性;粮食的可获得性和食物的卫生安全;质量和偏好

  • 第9题:

    什么是粮食安全,衡量粮食安全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正确答案: 20世纪70年代中期,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粮食安全”问题,并把世界谷物库存量至少占当年需求量的17%~18%视为全球粮食安全的最低限量,其中周转率库存占12%,后备储备量占5%~6%。由于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2001年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放弃了这一标准,提出了包括营养与健康、可利用性和经济获得性等7项衡量世界粮食安全的监测指标。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粮食”的概念上已经由原来的“谷物”过渡到“食品”。因为最初,“food”既可翻译为“粮食:特指谷物”,也可翻译为“食品”。同时,中国的粮食概念除在特定谷物含义上,还包括豆类、薯类。因为中国有主、副食之分。而国外粮食统计则不包括这些。
    当然,国家粮食安全又不同于“世界粮食安全”。它既包括要充分利用国际粮食资源,分享国际分工和贸易的福利,又要充分估计到可能发生的民族、宗教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中,应对在极端情况下国家民族自立生存的最底线粮食供应。因此,国家粮食安全的监测评估指标要突出考虑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粮食需要。即:满足温饱的基本必须水平,这水平就是要满足人体日均2400千卡热量所需的口粮。根据食品营养成分计算表推算,如果人体每日必需热量2400千卡全部由口粮提供,则年人均口粮消费量为300公斤(原粮,以下如不加说明则均为原粮)。我们把这一口粮标准定义为安全口粮。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城乡人均粮食消费(含肉类消费换算的粮食消费在内)始终是越过满足温饱的基本必需水平。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已经全面由温饱阶段进入小康水平,均低于46%(城镇居民2003年已达37.1%)。

  • 第10题:

    名词解释题
    粮食安全

    正确答案: 当所有人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求及食爱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粮食安全是一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粮食安全由4个要素构成,即(),(),(),()。

    正确答案: 充足的供给,供给的稳定性,粮食的可获得性和食物的卫生安全,质量和偏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粮食安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粮食安全的英文是FoodSecurity

    B

    粮食安全强调老百姓能够有足够的钱去买到所需的食物

    C

    粮食安全主要是农业经济的人做相关研究

    D

    粮食安全更侧重于整个食品供应链中的安全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中央提出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是什么?


    答案:
    解析:
    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 第14题:

    中国粮食安全战略选择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包括对粮食生产潜力的担忧、对环境污染造成的粮食安全。



    答案:错
    解析:
    本题概括不全面,中国粮食安全战略选择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遍及粮食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

  • 第15题:

    国家建立(),用于支持粮食储备、稳定粮食市场和保护农民利益

    • A、粮食安全预警制度
    • B、粮食风险基金
    • C、国家粮库
    • D、粮食安全保障制度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粮食安全制度主要包括:粮食生产能力的保障、粮食收购和仓储、()、粮食风险基金等制度。

    • A、种子制度
    • B、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
    • C、粮食安全预警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粮食安全的目标是“()” 。


    正确答案: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 第18题:

    2015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确保粮食安全,必须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力争“适度进口的前提是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政府应该()。 ①完善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②节约粮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③转变经营,扩大粮食生产规模 ④自力更生,建设粮食安全体系

    • A、①④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③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中国保障粮食安全的耕地“红线”是()。


    正确答案:18亿亩

  • 第20题:

    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的最主要途径是扩大耕地面积。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我国为确保粮食安全,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严格保护耕地;依靠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培育优良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等。

  • 第22题:

    问答题
    什么是粮食安全?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正确答案: 粮食安全是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即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
    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的问题是
    1.耕地减少严重,耕地质量降低
    2.淡水资源严重不足,水利设施老化严重
    3.农业投入严重不足
    4.农业效益较低,农民负担过重,种粮积极性不高
    5.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下6.粮食浪费严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保障粮食安全国家有哪些法律规定?

    正确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规定:
    (1)国家采取措施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生产水平,保障粮食安全。国家建立耕地保护制度,对基本农田依法实行特殊保护。
    (2)国家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对粮食主产区给予重点扶持,建设稳定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改善粮食收贮及加工设施,提高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加工水平和经济效益。国家支持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建立稳定的购销合作关系。
    (3)在粮食的市场价格过低时,国务院可以决定对部分粮食品种实行保护价制度。保护价应当根据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稳定粮食生产的原则确定。农民按保护价制度出售粮食,国家委托的收购单位不得拒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财政、金融等部门以及国家委托的收购单位及时筹足粮食收购资金,任何部门、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截留或者挪用。
    (4)国家建立粮食安全预警制度,采取措施保障粮食供给。国务院应当制定粮食安全保障目标与粮食储备数量指标,并根据需要组织有关主管部门进行耕地、粮食库存情况的核查。国家对粮食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级储备调节制度,建设仓储运输体系。承担国家粮食储备任务的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保证储备粮的数量和质量。
    (5)国家建立粮食风险基金,用于支持粮食储备、稳定粮食市场和保护农民利益。
    (6)国家提倡珍惜和节约粮食,并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的食物营养结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世界粮食安全计划()。
    A

    制定粮食库存政策

    B

    制定管理和动用各国按《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所掌握的库存标准

    C

    采取特别措施,帮助低收入缺粮国家满足当前的进口需要和紧急需要

    D

    为增加的粮食安全援助作出特别安排

    E

    发展中国家在建立粮食安全方面采取集体自力更生的措施


    正确答案: B,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