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完善我国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制度的若干建议
第1题:
简述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的特征
1、与政府信息公开相比,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具有一定的私隐性。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的影响范围有差异性,有些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的范围有一定的限度。一般而言,非政府组织涉及公共利益的信息应当公开,设计组织内部的信息则鼓励公开;涉及政府财政、社会捐赠内容的信心应当公开,设计成员会费使用的内容则可以有限度地公开。
2、与企业信息发布相比,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具有一定的社会性。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具有公益性或互益性,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因此非政府组织需要将信息向社会公众或者与非政府组织活动相关的组织或者群体进行公开,其影响范围较广。
3、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非政府组织包含了各种不同的类型主体,不同类型主体因影响范围及公益性程度不同,在实行信息公开时应当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略
第2题:
简述完善我国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制度的若干建议
1、信息公开的主体和对象:
信息公开的主体方面,制度上应当对非政府组织的范围加以界定,将所有合法登记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基金会及事业单位都纳入信息公开的范围。
信息公开对象方面,必须考虑非政府组织的差异及其信息的层次性。非政府组织相关信息是否公开,必须综合考量非政府组织的类型及其信息的性质。
2、信息公开的内容
信息公开内容方面,主要是指非政府组织的一般信息,尤其是组织内部信息和业务活动信息。在实践中,许多非政府组织公布的信息内容空泛,不够周全,立法时应当加以具体化,另外,非政府组织的其他一般信息,如行政管理信息等,也应当予以公布,以使公众了解非政府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增强公众对非政府组织的信任。
3、信息公开的程序和形式
申请程序方面,应当明确申请步骤、次序和时限,以保证非政府组织及时、准确地进行公开。对是否公开有争议的内容,应当设立将争议提交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或者司法机关进行裁决的程序。 在信息公开形式方面,应当推动非政府组织的信息化建设。
4、信息公开的监督
一是加强法律责任设定;二是完善责任追究程序设计;三是健全社会公众监督机制。
略
第3题:
“中国最能筹款慈善组织的钱去哪了”说明()。
第4题:
论述我国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制度发展中的发展趋势。
第5题:
我国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可以分为()的信息公开。
第6题:
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
第7题:
经费来源决定必须信息公开
活动性质决定应当信息公开
制度完善需要要求信息公开
其他三种说法都不妥当
第8题:
社会团体信息公开
民办非企业信息公开
基金会信息公开
村委会信息公开
第9题:
第10题:
尽快制定非政府组织基本法
推动非政府组织经济独立
落实非政府组织税收减免政策
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简述我国现代非政府组织的制度变迁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原因
一方面,我国非政府组织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即使慈善性机构,其政治性也往往多于其善行,因而普遍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甚至于缺乏合法性;另一方面,我国大多数非政府组织要么直接隶属于政府部门,要么脱胎于政府部门而又变相承担着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它们与政府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制度变迁的路径总是围绕着对政治权利的依赖。又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规定对非政府组织实行双重管理原则,每一个组织必须有一个主管单位,从而使的非政府组织的制度变迁只能依赖于主管单位体制的变迁。随着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和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非政府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将发生急剧的变化,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的趋势日益显现。
略
第14题:
我国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监督机制存在()。
第15题:
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必要性体现在()。
第16题:
以公开主体作为标准,我国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可以分为()。
第17题:
关于完善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社会团体
民办非企业
基金会
居委会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