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广播、电视语言的基本特点。

题目

简述广播、电视语言的基本特点。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广播、电视语言的基本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明白晓畅,易于接收、接受。
    (2)广播电视新闻需要受众听得见、听得懂,便于耳听接收。
    (3)广播电视新闻各构成要素都要求真实、准确,语言表达要准确。
    (4)广播电视新闻所要表达的信息应相对完整。
    (5)受众多样性需要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同时也要避免语言表达的简单化与庸俗化。

  • 第2题:

    简述英国公私合营广播电视的情况和特点?


    正确答案: 英国1954年开放商业电视,1972年开放商业广播,由独立广播局进行管理。1990年新广播法实施后,独立广播局撤消,代之以独立电视委员会和无线广播局。这是两个依法组建的国家管理机构,前者负责商业电视,后者负责商业广播,它们有权颁发经营许可证,颁布实施相关的行政法规。
    英国商业广播电视实行的是公私合办的体制。上述国家管理机构负责建造和经营广播电视发射设备,然后通过招标竞争,向私营广播电视公司颁发许可证,让它们租用国家设备制作和播放节目。这些私营公司在节目播放时插播广告,获得经费和利润。目前有三个全国性电视频道、二个全国性电台、一批地方电台电视台。除此而外,还有一些私营的卫星电视、有线电视公司。

  • 第3题:

    简述日本战前对广播的控制以及目前广播电视的体制特点?


    正确答案: 第二次大战前日本的广播事业一直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是军国主义的重要宣传工具。全国唯一的广播机构日本广播协会受内阁情报部和邮政省双重领导,编辑方针、节目安排、广播内容都由它们审定,一切要为“国民总动员”即战争宣传服务。在国外,日本政府指使朝鲜、台湾、中国东北的傀儡政权的广播公司定时播送东京的节目,以后随战争的进展,陆续在所侵占的城市设立电台,为其侵略行动鸣锣开道。
    战后日本广播业进行了改组。1950年国会通过的“电波三法”确立了广播事业自主经营和广播自由的原则,确立了公营和私营并存的双轨体制。目前,公营广播电视由日本广播协会经营,私营广播电视一般采用股份公司体制,实行商业运作。

  • 第4题:

    广播电视新闻语言表达应遵循媒体传播特点,越口语越好。


    正确答案: 错;广播电视新闻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为1.易于接收接受。线性传播、转瞬即逝的特点要求受众的思维紧紧跟随,容不得细细揣摩,同时广播电视受众在文化、年龄上是多层次的,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内容和语言应明白晓畅,易于接收、接受。2.可听性。广播电视要求受众用听觉器官捕捉语音、语义,因此要让受众听得见、听得懂,要求“入耳”和“入脑”,便于耳听接收。3.准确性。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要求真实准确,新闻报道对象要确有其事,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过程细节、引语、资料等都应是准确的。4.完整性。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信息应相对完整。5.通俗性。要把深刻的思想、复杂的问题等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清楚。注意通俗化不等于简单化、庸俗化。

  • 第5题:

    简述广播电视新闻语言表达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明白通畅,易于接收、接受。
    (2)广播电视新闻需要受众听得见、听得懂,便于耳听接收。
    (3)广播电视新闻各构成要素都要求真实、准确,语言表达要准确。
    (4)广播电视新闻所要表达的信息应相对完整。
    (5)受众多样性需要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同时也要避免语言表达的简单化与庸俗化。

  • 第6题:

    简述广播电视媒体的特点。


    正确答案: ①快速及时,先声夺人;
    ②线性传播;
    ③受众广泛;
    ④具体形象,感染力强;
    ⑤转瞬即逝,不留痕迹。

  • 第7题:

    简述广播、电视语言的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1)便于口说耳听。广播、电视中的语言要“上口”和“入耳”,即说起来流畅,听起来顺耳;说得明明白白,听得清清楚楚。
    (2)符合语言规范。广播、电视语言是口头语言,但不是日常的口头语言,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合乎语言规范的语言。所谓规范语言,就汉语而言,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广播电视三个特点。

    正确答案: 1、形象化:以声音和图像的形式来传递信息。
    2、及时性:以电波传播的速度来传送信息。
    3、广泛性:覆盖范围最广泛的一种传播媒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明白晓畅,易于接收、接受。
    (2)广播电视新闻需要受众听得见、听得懂,便于耳听接收。
    (3)广播电视新闻各构成要素都要求真实、准确,语言表达要准确。
    (4)广播电视新闻所要表达的信息应相对完整。
    (5)受众多样性需要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同时也要避免语言表达的简单化与庸俗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新时期广播电视受众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在生活节奏加快,信息多元化的今天,广大受众要求媒体对信息过滤后精编的呼声越来越高。<2>、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上,一改此前媒体受众的被动地位,第一次实现了相互间的平等,以外所说的受众仅能从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得到极大改变,信息接收的主动权越来越多的向受众转移。<3>、数字化传媒改变了以外受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必须同步性的特点,而实现了异步性。<4>、报纸的易读性,在生活节奏快信息多元化的今天,依然对广播电视构成挑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广播电视新闻语言表达的基本准则。

    正确答案: 1、易于接收接受;
    2、可听性;
    3、准确性;
    4、完整性;
    5、通俗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日本战前对广播的控制以及目前广播电视的体制特点?

    正确答案: 第二次大战前日本的广播事业一直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是军国主义的重要宣传工具。全国唯一的广播机构日本广播协会受内阁情报部和邮政省双重领导,编辑方针、节目安排、广播内容都由它们审定,一切要为“国民总动员”即战争宣传服务。在国外,日本政府指使朝鲜、台湾、中国东北的傀儡政权的广播公司定时播送东京的节目,以后随战争的进展,陆续在所侵占的城市设立电台,为其侵略行动鸣锣开道。
    战后日本广播业进行了改组。1950年国会通过的“电波三法”确立了广播事业自主经营和广播自由的原则,确立了公营和私营并存的双轨体制。目前,公营广播电视由日本广播协会经营,私营广播电视一般采用股份公司体制,实行商业运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的特点和具体表现?


    正确答案: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
    (1)易于接收、接受。线性传播、转瞬即逝的特点要求受众的思维紧紧跟随,容不得细细揣摩,同时广播电视受众在文化、年龄上是多层次的,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内容和语言应明白晓畅易于接收、接受。
    (2)可听性。广播电视要求受众用听觉器官捕捉语音、语义,因此要让受众听得见、听得懂,要求“入耳”和“入脑”,便于耳听接收。
    (3)准确性。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要求真实准确,新闻报道要确有其事,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过程细节、引语、资料等应是准确的。
    (4)完整性,写作中信息要完整。
    (5)通俗性。要把深刻的思想、复杂的问题等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清楚。注意通俗化不等于简单化、庸俗化。

  • 第14题:

    简述非洲广播电视业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第二次大战前非洲地区只有南非、埃及等极少数国家办有广播。战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各国都很重视兴办广播,因为非洲文盲多,广播的传播效果远比报刊为好。目前每个国家都有广播电台,多数国家办了电视。但是广播电视机构财力普遍薄弱,电视节目大部分依靠进口,收音机电视机也远未普及。一般采用国有国营体制,20世纪末期商业广播电视有所发展。

  • 第15题:

    简述新闻性广播电视节目的特点。


    正确答案: 1、面向所有受众,提供各领域重要的,受众普遍关心的最新信息;
    2、高度重视时效性;
    3、注重节目的信息容量;
    4、主要运用消息体裁,兼用短小精悍的专稿、评论等体裁;对持续时间长的重大事件或典型、重大问题的报道,多采用连续报道或系列报道的形式。

  • 第16题:

    简述广播电视传播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1、广泛性;
    2、及时性;
    3、形象性;
    4、兼容性;
    5、易逝性;
    6、时序性;
    7、表面性。

  • 第17题:

    简述亚洲发展中国家广播电视业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正确答案: 亚洲发展中国家广播电视的发展程度不一。广播开办较早的是印度、土耳其等国,目前除了不丹没有创办电视外,其他各国都有广播电视,其中较为发达的为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和西亚几个产油国,而尼泊尔、不丹等山地国家较为落后。在管理体制上,大多数实行国有国营为主的体制,20世纪80-90年代,私营或公私合营体制有所发展。

  • 第18题:

    简述广播电视新闻语言表达的基本准则。


    正确答案: 1、易于接收接受;
    2、可听性;
    3、准确性;
    4、完整性;
    5、通俗性。

  • 第19题:

    简述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特点。


    正确答案: ①主题开掘深刻,提示事物的本质,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性。专题不仅报道重要的新闻事实,而且注重反映事物或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原因和影响;不仅讲究事物具体,而且重视发挥典型情况和细节;不仅审视事实的新闻价值,尤其注重从反映社会脉搏和时代精神的高度选择题材、提炼主题。专题也要具备新闻诸要素,但更注重“为什么”(Why)和“How”这两个要素。
    ②用形象说话。在用事实说话的基础上,捕捉能够更容易被受众感知的声音形象或视觉形象材料,通过个别来反映一般。体现事物体质的倾向、观点是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流露出来的,使受众在形象中满足对事实认识的需要和情感渲泻的需要。
    ③表达方式多样。可以有恰当的描写、抒情和议论,并大量使用其它的符号手段,如音乐、音响、特效等。可以用对播、交谈、问答或嘉宾、听众参与的方式播出,表现手段和播出方式比消息丰富多彩。
    ④表现功能多样。专题不仅具有提供详尽事实的反映功能,而且具有提示事物来龙去脉及其实质的解释功能、分析功能。随着社会的日益复杂化,后两种功能越来越爱到广播媒介和听从的重视,于是近些年来陆续出现了一些专门播出解释性或分析性专稿的节目或专栏。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广播电视的基本职能。

    正确答案: 1.传播信息,引导舆论
    2.普及社会主义教育
    3.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的特点和具体表现?

    正确答案: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
    (1)易于接收、接受。线性传播、转瞬即逝的特点要求受众的思维紧紧跟随,容不得细细揣摩,同时广播电视受众在文化、年龄上是多层次的,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内容和语言应明白晓畅易于接收、接受。
    (2)可听性。广播电视要求受众用听觉器官捕捉语音、语义,因此要让受众听得见、听得懂,要求“入耳”和“入脑”,便于耳听接收。
    (3)准确性。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要求真实准确,新闻报道要确有其事,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过程细节、引语、资料等应是准确的。
    (4)完整性,写作中信息要完整。
    (5)通俗性。要把深刻的思想、复杂的问题等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清楚。注意通俗化不等于简单化、庸俗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广播、电视语言的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1)便于口说耳听。广播、电视中的语言要“上口”和“入耳”,即说起来流畅,听起来顺耳;说得明明白白,听得清清楚楚。
    (2)符合语言规范。广播、电视语言是口头语言,但不是日常的口头语言,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合乎语言规范的语言。所谓规范语言,就汉语而言,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亚洲发展中国家广播电视业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正确答案: 亚洲发展中国家广播电视的发展程度不一。广播开办较早的是印度、土耳其等国,目前除了不丹没有创办电视外,其他各国都有广播电视,其中较为发达的为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和西亚几个产油国,而尼泊尔、不丹等山地国家较为落后。在管理体制上,大多数实行国有国营为主的体制,20世纪80-90年代,私营或公私合营体制有所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广播电视新闻语言表达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明白通畅,易于接收、接受。
    (2)广播电视新闻需要受众听得见、听得懂,便于耳听接收。
    (3)广播电视新闻各构成要素都要求真实、准确,语言表达要准确。
    (4)广播电视新闻所要表达的信息应相对完整。
    (5)受众多样性需要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同时也要避免语言表达的简单化与庸俗化。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