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内存碎片容量大于某一作业所申请内存容量时()A、 可以为这一作业分配内存B、 不可以为这一作业分配内存C、 拼接后,可以为这一作业分配内存D、 一定能够为这一作业分配内存

题目

当内存碎片容量大于某一作业所申请内存容量时()

  • A、 可以为这一作业分配内存
  • B、 不可以为这一作业分配内存
  • C、 拼接后,可以为这一作业分配内存
  • D、 一定能够为这一作业分配内存

相似考题
更多“当内存碎片容量大于某一作业所申请内存容量时()A、 可以为这一作业分配内存B、 不可以为这一作业分配内存C、 拼接后,可以为这一作业分配内存D、 一定能够为这一作业分配内存”相关问题
  • 第1题:

    图4-1(a)所示是某一个时刻J1、J2、J3、J4共4个作业在内存中的分配情况,若此时操作系统先为 J5分配5KB空间,接着又为J6分配10KB空间,那么操作系统采用分区管理中的(27)算法,使得分配内存后的情况如图4-1(b)所示。

    图4-1 某作业在内存中的分配情况

    A.最先适应

    B.最佳适应

    C.最后适应

    D.最差适应


    正确答案:B
    解析:选项A的“最先适应算法”也称为首次适应算法,是指每当用户作业申请一个空间时,系统总是从主存的低地址开始选择一个能装入作业的空白区。当用户释放空间时,该算法更易实现相邻的空白区合并。选项B的“最佳适应算法”是指每当用户申请一个空间时,将从空白区中找到一个最接近用户需求的分区。该算法能保留较大的空白区,但其缺点是空闲区不可能刚好等于用户要求的区域容量,所以必然要将一个分区一分为二,随着操作系统不断地占用或释放空间,可能会使所产生的小分区小到了无法再继续分配,从而产生了碎片。选项C的“最后适应算法”是指每当用户作业申请一个空间时,系统总是从主存的高地址开始选择一个能装入作业的空白区。选项D的“最差适应算法”是指系统总是将用户作业装入最大的空白分区。该算法将一个最大的分区一分为二,所以剩下的空白区通常也大,不容易产生外碎片。从本试题的图4-1(a)可以看出,15KB~30KB之间空白区的容量为15KB,48KB~58KB之间空白区的容量为10KB,80KB~110KB之间空白区的容量为30KB。通过图4-1(b)可知,操作系统为J5分配5KB空间占用的是48KB~58KB之间的空白区,其所产生的53KB~58KB之间新空白区的容量为5KB。而操作系统为J6分配10KB空间占用的是15KB~30KB之间的空白区。由此可见,操作系统分区管理采用的是最佳适应算法。

  • 第2题:

    可重定位内存分区分配目的为(25)。

    A.解决碎片问题

    B.便于多作业共享内存

    C.回收空白区方便

    D.摆脱用户干预


    正确答案:A
    解析:可重定位内存分区分配使得操作系统能够将内存中执行的程序集中,从而使得内存碎片也集中到一起,于是获得较大的可利用的内存空间。

  • 第3题:

    可重定位分区存储管理可以对作业分配不连续的内存单元。

    A

    B



  • 第4题:

    可重定位内存分区分配目的为()

    • A、解决碎片问题
    • B、便于多作业共享内存
    • C、回收空白区方便
    • D、摆脱用户干预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在分区存储系统中,可以为一个作业分配()。

    • A、一个地址连续的内存区
    • B、两个地址连续的内存区
    • C、多个地址连续的内存区
    • D、多个地址不连续的内存区

    正确答案:D

  • 第6题:

    解决碎片问题,以及使程序可浮动的最好的办法是采用()技术。

    • A、静态重定位
    • B、动态重定位
    • C、内存静态分配
    • D、内存动态分配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当一个位于后备队列中的作业被选中调入内存的时候,按照其作业步的顺序,依次为每个作业建立对应的主进程,并为它分配必要的资源,然后提交给进程管理模块,由()管理。

    • A、 进程调度程序
    • B、 作业调度程序
    • C、 I/O管理程序
    • D、 内存管理程序

    正确答案:A

  • 第8题:

    ()主要进行内存的分配和管理,负责对内存的分配和回收,内存的保护和内存的扩充

    • A、内存管理
    • B、处理器管理
    • C、存储管理
    • D、作业管理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在Windows 2000中()不是用户内存空间的分配方式。

    • A、以页为单位分配内存
    • B、以内存映射文件的方法来分配内存
    • C、以段为单位分配内存
    • D、以内存堆的方法来分配内存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单选题
    ()主要进行内存的分配和管理,负责对内存的分配和回收,内存的保护和内存的扩充
    A

    内存管理

    B

    处理器管理

    C

    存储管理

    D

    作业管理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可重定位分区管理可以对作业分配不连续的内存单元;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可重定位内存分区分配目的为()
    A

    解决碎片问题

    B

    便于多作业共享内存

    C

    回收空白区方便

    D

    摆脱用户干预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当内存碎片容量大于某一作业所申请的内存容量时( )。A.可以为这一作业分配内存B.不可以为这一作业分配内存C.拼接后,可以为这一作业分配内存D.一定能够为这一作业分配内存


    正确答案:D
    解决碎片的方法是移动所有的占有区域,使所有空闲区域合并为一个空闲区域

  • 第14题:

    在分区存储系统中,可以为一个作业分配()。

    A.一个地址连续的内存区

    B.两个地址连续的内存区

    C.多个地址连续的内存区

    D.多个地址不连续的内存区


    参考答案:D

  • 第15题:

    当定义一个结构体变量时,关于系统为它分配的内存空间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结构体中一个成员所需的内存容量
    • B、结构体中第一个成员所需的内存容量
    • C、结构体中占内存容量最大者所需的容量
    • D、结构中各成员所需内存容量之和

    正确答案:A,B,C,D

  • 第16题:

    ()是在目标程序装入内存时分配作业所需的基本内存空间,且允许在运行过程中再次申请额外的内存空间。

    • A、 静态分配
    • B、 动态分配
    • C、 直接分配
    • D、 实现存储共享与保护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在存储管理中,为进程分配内存时,取满足申请要求且长度最大的空闲区域,这一算法称为().


    正确答案:最坏适应算法

  • 第18题:

    可重定位分区存储管理可以对作业分配不连续的内存单元。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可重定位分区管理可以对作业分配不连续的内存单元;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当内存碎片容量大于某一作业所申请的内存容量时,()。

    • A、可以为这一作业分配内存
    • B、不可以为这一作业分配内存
    • C、拼接后,可以为这一作业分配内存
    • D、一定能够为这一作业分配内存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单选题
    ()是在目标程序装入内存时分配作业所需的基本内存空间,且允许在运行过程中再次申请额外的内存空间。
    A

     静态分配

    B

     动态分配

    C

     直接分配

    D

     实现存储共享与保护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在Windows 2000中()不是用户内存空间的分配方式。
    A

    以页为单位分配内存

    B

    以内存映射文件的方法来分配内存

    C

    以段为单位分配内存

    D

    以内存堆的方法来分配内存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可重定位分区存储管理可以对作业分配不连续的内存单元。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在存储管理中,为进程分配内存时,取满足申请要求且长度最大的空闲区域,这一算法称为().

    正确答案: 最坏适应算法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