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什么是故意伤害罪?”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对乙使用暴力,欲将其打残。乙慌忙掏出手机准备报警,甲一把夺过手机装进裤袋并将乙打成重伤。甲在离开现场五公里后,把乙价值7,000元的手机扔进水沟。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A.故意伤害罪、盗窃罪

    B.故意伤害罪、抢劫罪

    C.故意伤害罪、抢夺罪

    D.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


    正确答案:D

  • 第2题:

    甲夜入乙家,盗走现金1000元,正欲离去,被乙发现。甲为逃走而将乙打成重伤。甲的行为(  )。
    A.构成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
    B.构成故意伤害罪
    C.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和故意伤害罪
    D.构成抢劫罪


    答案:D
    解析:
    解析:此为抢劫罪的转化犯。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甲为逃走而将乙打成重伤,属于抢劫致人重伤,系抢劫罪的法定刑加重情节,不单独定故意伤害罪。

  • 第3题:

    甲因虐待罪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缓期2年执行。2年执行期满后公安机关发现甲在考验期第8个月时犯有故意伤害罪,则对甲应当()处理。

    • A、仅以故意伤害罪处罚
    • B、构成累犯,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 C、对甲所犯的故意伤害罪与虐待罪依照先减后并的方法实行并罚
    • D、对故意伤害罪作出判决,再将判处的刑罚与因虐待罪判处的2年有期徒刑实行并罚

    正确答案:D

  • 第4题:

    什么是故意伤害罪?如何处罚?


    正确答案: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轻伤以上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对于罪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第5题:

    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死亡的,按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处罚。()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甲因虐待罪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缓期2年执行。2年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发现甲在考验期第8个月时犯有故意伤害罪。下列对甲的处理正确的是()。

    • A、仅以故意伤害罪处罚
    • B、构成累犯,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 C、对甲所犯的故意伤害罪与虐待罪依照先减后并的方法实行并罚
    • D、对故意伤害罪作出判决,再将判处的刑罚与因虐待罪判处的2年有期徒刑实行并罚

    正确答案:D

  • 第7题:

    什么是故意伤害罪?其主要特征是什么?它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利。
    2、在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非法损
    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一般情况下是已满16周岁的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区分关键在于查明行为人有无伤害的故意。如果行为人虽无杀人故意,但有损害他人身体键康的故意,以致造成他人死亡的,属于故意伤害致死。如果行为人既无杀人的故意也无伤害的故意,完全是由于过失造成他人死亡的,则属于过失致人死亡。

  • 第8题:

    在我国刑法规定的故意伤害罪中,只有伤害结果达到()的才能构成故意伤害罪。

    • A、轻微伤
    • B、轻伤
    • C、重伤
    • D、残疾
    • E、死亡

    正确答案:B,C,D,E

  • 第9题:

    问答题
    什么是故意伤害罪?如何处罚?

    正确答案: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轻伤以上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对于罪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聚众斗殴致人重伤的,定
    A

    聚众斗殴罪

    B

    故意伤害罪

    C

    聚众斗殴罪与故意伤害罪实行数罪并罚

    D

    聚众斗殴罪与故意伤害罪中择一重罪处罚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什么是故意伤害罪?其主要特征是什么?它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 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利。
    2、在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一般情况下是已满16周岁的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区分关键在于:查明行为人有无伤害的故意。如果行为人虽无杀人故意,但有损害他人身体键康的故意,以致造成他人死亡的,属于故意伤害致死。如果行为人既无杀人的故意也无伤害的故意,完全是由于过失造成他人死亡的,则属于过失致人死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如何区分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

    正确答案: 1、区分两者的关键是故意的内容不同。如果行为人故意的内容是损害他人身体健康,即使客观上造成了他人死亡的后果,那也只能定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反之,如果行为人故意的内容是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即使只造成了他人伤害的后果,也应定故意杀人罪,当然是故意杀人罪未遂。
    2、其次两者的客体也不相同,故意杀人罪是他人生命权利,故意伤害罪的客体是身体健康权。
    3、客观方面表现也不相同,前者是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后罪是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4、两种的犯罪主体也不完全相同。前者一般是已满14周岁的才可以,而后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只对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重伤的才负刑事责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甲对乙使用暴力,欲将其打残。乙慌忙掏出手机准备报警,甲一把夺过手机装进裤袋并将乙打成重伤。甲在离开现场五公里后,把乙价值7,000元的手机扔进水沟。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A:故意伤害罪、盗窃罪
    B:故意伤害罪、抢劫罪
    C:故意伤害罪、抢夺罪
    D: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

    答案:D
    解析:
    【考点】故意伤害罪;抢劫罪;抢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详解】甲对乙实施暴力并最终致其重伤,该行为已经构成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既遂。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使他人不能抗拒,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抢劫罪的成立要求行为人为了非法占有他人的财物而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在本案中,虽然甲从头至尾一直对乙实施暴力,但从全案看甲实施暴力的原因却并非为取得财物,其夺过乙的手机也并非为了据为己有。因此甲的行为并不构成抢劫罪。另外,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由此可见抢夺罪的成立同样要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本案中甲的行为也不构成抢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本案中甲先是将手机从乙的手中夺下,又在随后将其扔进水沟,其主观上有毁坏财物的故意,客观上有毁坏财物的行为,故构成本罪。故答案为D。

  • 第14题:

    简述抢劫罪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答案:
    解析:
    抢劫罪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是:(1)在抢劫过程中,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致人重伤、死亡的,不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论处,也不以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应以抢劫罪定罪处刑。(2)如果出于复仇或者其他个人目的而伤害或者杀死被害人后,乘机将其财物拿走的,不以抢劫罪论处。因为行为人所实施的伤害或者杀人行为不是作为取得财物的直接手段,而是为了复仇或者出于其他个人目的,非法占有财物的意图是在伤害或者杀人之后才产生的,所以构成两个独立的犯罪,即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3)在抢劫行为完成之后,行为人出于灭口或者其他目的而杀死被害人的,应定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实行数罪并罚。

  • 第15题:

    甲因盗窃罪被判2年有期徒刑,缓刑2年。2年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发现甲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故意伤害罪。则对甲应

    • A、撤销缓刑,前后罪数罪并罚
    • B、撤销缓刑,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 C、不撤销缓刑,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 D、构成累犯,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故意伤害罪


    正确答案: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 第17题:

    甲夜入乙家,盗走现金200元,正欲离去,被乙发现。甲为逃走而将乙打成重伤。甲的行为()。

    • A、构成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
    • B、构成故意伤害罪
    • C、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和故意伤害罪
    • D、构成抢劫罪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区别的关键是犯罪结果不同。()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关于故意伤害罪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故意伤害必须造成轻伤以上后果才构成犯罪
    • B、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仍然构成故意伤害罪
    • C、故意伤害罪的对象只能是有生命的人
    • D、已满14周岁就可以构成故意伤害罪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关于抗税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位可以构成本罪的主体
    • B、手段只限于暴力
    • C、暴力故意致税务人员重伤、死亡的按照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 D、暴力致人轻伤的以故意伤害罪论处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单选题
    甲因盗窃罪被判2年有期徒刑,缓刑2年。2年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发现甲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故意伤害罪。则对甲应
    A

    撤销缓刑,前后罪数罪并罚

    B

    撤销缓刑,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C

    不撤销缓刑,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D

    构成累犯,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 A
    解析: 《刑法》第77条第1款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一般的理解,对于新罪强调的是实施该罪的时间是在缓刑考验期内,即只要是在缓刑考验期内实施新的犯罪的,就应撤销缓刑,而对其发现时间并未作限定。对于漏罪,刑法强调的是其发现时间是在缓刑考验期内。
    因此,缓刑考验期满后才发现行为人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也应当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这种情形不符合累犯的条件。因此,本题答案是A。

  • 第22题:

    问答题
    故意伤害罪的构成特征是什么?在认定该罪时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1)故意伤害罪的特征
    ①本罪的客体是他人的健康权利。
    ②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行为的形式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本罪的构成要求造成了轻伤以上的后果。
    ③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④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2)认定故意伤害罪需注意的问题
    本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
    区分二者的关键是故意的内容。如果行为人故意的内容是损害他人身体健康,即使客观上造成了他人死亡的后果,那也只能定故意伤害罪;反之,如果行为人故意的内容是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即使只造成了他人伤害的后果,也应定故意杀人罪。
    本罪与其他涉及伤害犯罪的界限
    凡是故意伤害他人。刑法另有规定的,都应依照有关的规定定罪处罚,而不是按本罪处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名词解释题
    故意伤害罪

    正确答案: 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