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从毛坯变为成品的整个加工过程中某一表面所切除金属的总厚度称()
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为了保证各主要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余量,应该选择()的表面为粗基准。
第3题:
()尺寸与()尺寸之差称表面加工余量。()尺寸之差称工序余量。
第4题:
相邻两工序的尺寸之差称为()
第5题:
加工余量可分为工序余量和工总余量。
第6题:
某一表面在一道工序中切除的金属层厚度称为()。
第7题:
某一表面在某一道工序中所切除的金属层深度为()。
第8题:
从零件表面上切去多余的材料,这层材料的厚度称为()。
第9题:
关于工序余量说法有误的是()
第10题:
每一道工序所切除金属层的厚度称为加工余量。
第11题:
总余量为工序加工余量之和。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为消除上工序留下的形状或尺寸误差,应当从工件表面切除的一部分木材,称为()。
第14题:
何谓加工总余量,何谓工序余量?影响工序余量的因素有哪些?
第15题:
加工余量实际就是加工过程中,从加工表面所切去的金属层厚度。
第16题:
某一表面在一道工序中切除的金属厚度称()
第17题:
当工序基准,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表面多次加工时,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只需考虑各工序的加工余量所能达到的精度,计算的第二步是()
第18题:
关于加工余量的解释正确的是()
第19题:
为了保证各主要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余量,应选择()的面为粗基准。
第20题:
从零件表面上切去多余的材料,这一层材料的厚度称为()。
第21题:
零件从毛坯到成品的整个加工过程中,总余量等于各工序余量之和。
第22题:
总余量为(同一表面各工序加工余量之和)。
第23题:
加工余量度
工序余量
总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