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西泮的中枢抑制作用机制是()
第1题:
抗组胺药中枢抑制作用机制是
A.阻断外周H1受体
B.阻断外周H2受体
C.阻断中枢H1受体
D.中枢抗胆碱
E.奎尼丁样作用
第2题:
抗组胺药中枢抑制作用的机制是
A.阻断外周H受体
B.阻断外周H受体
C.阻断中枢H受体
D.中枢抗胆碱作用
E.奎尼丁样作用
第3题:
地西泮的中枢抑制作用机制是
A.作用于边缘系统多巴胺受体
B.直接开放中枢抑制性神经元细胞膜上的Cl-通道
C.直接提高皮层神经细胞内的cAMP
D.作用于苯二氮卓受体
E.作用于中枢α2受体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合用可增强酮替芬中枢抑制作用的药物是()
第8题:
下列关于地西泮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9题:
老年人使用镇静催眠药时同时饮酒会造成()
第10题:
阻断中枢H1受体
兴奋中枢胆碱受体
和奎尼丁样作用有关
和中枢抗胆碱作用有关
阻断中枢5-HT受体
第11题:
地西泮不可与乙醇合用,因为乙醇会减弱地西泮的中枢抑制作用。
应用肝药酶诱导药可缩短地西泮的消除半衰期。
地西泮属于苯二氮卓类药物。
地西泮脂溶性高,故可以透过血脑屏障。
连续或大剂量使用地西泮之后易出现头昏、乏力等现象。
第12题:
可待因
地西泮
硫喷妥钠
巴比妥钠
甲基多巴
第13题:
地西泮的催眠作用机制主要是
A.直接抑制中枢
B.诱导生成新的抑制性蛋白
C.与GABA受体结合,增强体内抑制性递质作用
D.激动苯二氮革受体,增强GABA的抑制作用
E.拮抗苯二氮革受体,产生抑制效应
第14题:
可增强中枢抑制作用的药物是
A、地西泮
B、三唑仑
C、硫喷妥
D、巴比妥类
E、水合氯醛
第15题:
患者男性,50岁。因服用过量地西泮入院急诊,医生给予氟马西尼减轻地西泮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地西泮和氟马西尼相互作用是发生在
A、药效学
B、药物分布
C、药物排泄
D、药物代谢
E、药物吸收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地西泮的中枢抑制作用机制是()
第19题:
地西泮与哪些药物合用时其中枢抑制作用增强()。
第20题:
地西泮的中枢抑制作用机制是()
第21题:
激动边缘系统多巴胺受体
增加γ-氨基丁酸(GABA)与其受体的结合
作用于中枢M1受体
增强谷氨酸与其受体的结合
作用于中枢α2受体
第22题:
第23题:
地西泮
庆大霉素
利福平
氯霉素
西咪替丁
第24题:
激动边缘系统多巴胺受体
B.增加γ-氨基丁酸(GAB与其受体的结合
作用于中枢M1受体
增强谷氨酸与其受体的结合
作用于中枢α2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