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请阐述一下有创血压监测护理的要点及注意事项。”相关问题
  • 第1题:

    NIBP无创血压监测注意事项()

    • A、选择合适的血压袖套及病人模式进行测量
    • B、标记ɸ处对准肱动脉
    • C、不能穿太厚衣服,尤其是棉毛衣服,袖套应松紧适中
    • D、不要在静脉输液或插导管肢体上安装袖套

    正确答案:A,B,C,D

  • 第2题:

    请阐述引种的程序及其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程序:
    1、引种材料的搜集
    2、检疫工作
    3、引种材料的选择
    4、引种试验:小区实验观察、品种比较试验、栽培试验
    注意事项:
    (一)引种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二)先试后引
    (三)引种试验与栽培试验相结合,良种良法一齐推广
    (四)引种与选择育种相结合
    (五)引种与繁殖相结合

  • 第3题:

    小麦膜侧种植技术的主要技术要点是什么?请阐述整地施肥、选用良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整地施肥: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力中上的梯田地,精心整地,播前结合浅耕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4000㎏,尿素15~20㎏,过磷酸钙50~60㎏。
    2、选用良种:适合我县膜侧小麦种植的山旱地品种主要有静宁10号、静麦1号、中梁24号、兰天10、16号等品种。
    3、适期播种:由于膜侧种植保墒好,增温快,生长势强,因此播期应比当地露地推迟5~7天。
    4、合理密植:亩播量为12~15㎏。选用膜侧播种机进行起垄、覆膜、播种一次性完成。以55~60cm为一垄带,垄底宽25~30cm,高10cm,用宽35~40cm的膜,亩用量2.5~3㎏,保持种植沟宽30cm,小麦行距20cm,
    要求达到条宽一致,地膜两边压实,每隔3~4m压一土腰带,以防大风揭膜。
    5、田间管理: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缺苗断垄在20cm以上的行段,就需要用同一品种催芽补种。出现过稠的圪塔苗要进行疏苗。同时要加强护膜。该技术增温效果明显,返青要比露地早7~10天。因此要及时进行顶凌耙耱保墒,保住返浆水。肥力不足的地块,可在返青期进行追肥,每亩施尿素5~7㎏。其次,膜侧小麦生长势强,密度比露地大,白粉病易发生,拨节后要及早防治,后期要加强麦蚜和锈病的防治,采取“一喷三防”技术,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第4题:

    请阐述如何护理异常脉搏的患者?


    正确答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护理:休息与活动;给氧;准备好急救物品;密切观察病情;健康教育等。

  • 第5题: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和无创动脉血压监测在使用时都有哪些优缺点? 


    正确答案: ⑴无创动脉血压监测使用时安全方便,费用低,病人易于接受,但不能连续监测动脉血压及设定报警限,且可因袖套或听诊等因素而产生误差。
    ⑵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能够准确反映每个心动周期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的变化数值与波形,抗干扰能力较无创动脉血压监测好,测量结果可靠,但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操作相对复杂,有发生血栓形成或栓塞等并发症的危险。

  • 第6题:

    请阐述物流系统的计算机模拟的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物流系统的计算机模拟的技术要点:
    (1)系统状态的数学表示;
    (2)系统运行的事件模拟法;
    (3)模拟程序的模块化;
    (4)随机数的模拟;
    (5)模拟结果的统计分析。

  • 第7题:

    列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简述其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疼痛:头痛;
    活动无耐力;
    焦虑;
    有受伤的危险;
    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
    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急性脑血管病、心功能不全、视网膜病变、肾功能不全等。
    护理要点:
    劳逸结合;平衡饮食,控制总热量,限酒、戒烟;保持大便通畅。
    运动要适量适度,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提倡有氧运动(是指增强人体吸入、输送与使用氧气为目的的耐久性运动)。常见的运动方式包括步行、慢跑、游泳、骑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做健身操等。运动中病人的心率要达到“有效心率范围”,即(220-年龄)×60%~80%,或运动到病人年龄+心率=170为宜。运动时间为每次30分钟左右,避免竞技性、力量性运动。
    保持心态平和、轻松、稳定。
    病情观察最重要的内容是观察血压变化和用药后的降压反应,还应注意有无高血压急症和心、脑、肾等靶器官受损的征象,一旦出现,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遵医嘱准确给药;告知病人必须坚持长期用药,即使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后,也应服用维持量;叮嘱老年病人,服药期间改变体位要缓慢,以免发生意外;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对高血压急症的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安定情绪;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4~5L/min;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使用降压药,一般首选硝普钠,需现配现用、避光静脉滴注,每5~10分钟测血压1次,也可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应急降血压;脑水肿需用甘露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尤其要注意血压、神志、脉搏、心律、瞳孔、尿量的改变;对躁动病人进行护理约束。
    宣传原发性高血压的有关知识;指导病人重视综合治疗;让病人建立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并做好记录,定期到医院检查,一旦有并发症发生,应立即就诊。

  • 第8题:

    问答题
    何为高档牛肉?请阐述高档牛肉生产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1)高档牛肉的概念:牛肉在嫩度上不及猪、禽肉,但若利用世界上专门化的肉牛良种或优良地方品种的杂交后代,采用高水平饲养、育肥达到一定体重后屠宰,并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后熟、分割、加工、处理,其中几个指定部位的肉块经专门设计的工艺处理,这样生产的牛肉,不仅色泽、新鲜度上达到优质肉产品的标准,而且具有和优质猪肉相近的嫩度,即称为高档牛肉。因此,高档牛肉就是牛肉中特别优质的、肌肉纤维细嫩和脂肪含量较高的牛肉,所做食品既不油腻,也不干燥,鲜嫩可口。
    高档牛肉品质档次的划分,主要依据牛肉本身的品质和消费者的主观需求,因此有多种标准、但一般的高档肉块主要指牛柳、西冷和眼肉3块分割肉,且要求达到一定的重量标准和质量标准,有时也包括嫩肩肉、胸肉两块分割肉。高档牛肉占牛胴体的比例最高可达6%~12%。高档牛肉售价高,是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可以获得高额利润的产品。
    (2)高档牛肉生产技术要点:
    ①品种选择。生产高档牛肉应选择国外优良的肉牛品种,如安格斯牛、利木赞牛、皮埃蒙特牛、西门塔尔牛等,或它们与国内优良地方品种(如秦川牛、晋南牛、鲁西牛、南阳牛)的杂种牛,这样的牛生产性能好,易于达到育肥标准。
    ②年龄选择。因为牛的脂肪沉积与年龄呈正相关,即年龄越大,沉积脂肪的可能性越大,而肌纤维间脂肪是较晚沉积的。但年龄与嫩度、肌肉、脂肪颜色有关,一般随年龄增大肉质变硬,颜色变深变暗,脂肪逐渐变黄。生产高档牛肉,牛的屠宰年龄一般为18~22月龄,屠宰体重达到500kg以上,这样才能保证屠宰胴体分割的高档优质肉块有符合标准的剪切值、理想的胴体脂肪覆盖和肉汁风味。因此,对于育肥架子牛,要求育肥前12~14月龄体重达到300kg,经6~8个月育肥期,活重能达到500kg以上。
    ③性别选择。一般母牛沉积脂肪最快,阉牛次之,公牛沉积最迟而慢;肌肉颜色则公牛深,母牛浅,阉牛居中;饲料转化效率以公牛最好,母牛最差。年龄较轻时,公牛不必去势;年龄偏大时,公牛去势(育肥期开始之前10d进行)。母牛则年龄稍大亦可,因母牛肉一般较嫩,年龄大些可改善肌肉颜色浅的缺陷。综合各方面因素,用于生产高档优质牛肉的牛一般要求是阉牛。因为阉牛的胴体等级高于公牛,生长速度又比母牛快。因此,在生产高档牛肉时,应对育肥牛去势。去势时间应选择在3~4月龄以内进行较好,可以改善牛肉的品质。
    ④营养水平。生产高档牛肉,要对饲料进行优化搭配,饲料应多样化,尽量提高日粮能量水平,但蛋白质、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供给量应该足够。严格按不同时期的营养水平需要配制牛的饲料。
    ⑤适时出栏。为了提高牛肉的品质(大理石花纹的形成、肌肉嫩度、多汁性、风味等),应该适当延长育肥期,增加出栏重。中国黄牛体重达到500~550kg,月龄为25~30月龄时出栏较好。此时出栏,体重在450kg的屠宰率可达到60.0%,眼肌面积达到83.2cm2,大理石花纹1.4级;体重在550kg的屠宰率可达到60.6%;体重在600kg的屠宰率可达到62.3%,眼肌面积达到92.9cm2,大理石花纹2.9级。
    ⑥严格的生产加工工艺。高档牛肉只占牛肉总重的10%左右,但其经济价值却占整个牛的近50%。要获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按照高档牛肉的生产加工工艺进行生产,其屠宰工艺流程为:检疫-称重-淋浴-击昏-倒吊-刺杀放血(电刺激)-剥皮(去头、蹄和尾巴)-去内脏-劈半-冲洗-修整-转挂-称重-冷却-排酸成熟-剔骨分割、修整-包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请阐述物流系统的计算机模拟的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物流系统的计算机模拟的技术要点:
    (1)系统状态的数学表示;
    (2)系统运行的事件模拟法;
    (3)模拟程序的模块化;
    (4)随机数的模拟;
    (5)模拟结果的统计分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T”形管护理要点及拔管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护理要点: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检查引流管有无折叠、扭曲或受压。观察并正确记录引流液的色、性质和量。引流袋定时更换,引流袋的位置不可高出切口平面,以防止胆汁倒流。
    注意事项:拔管前先行夹管,再做“T”形管造影,证实胆总管通畅,无残留结石后,方可拔管。拔管后引流管如有渗液应及时更换敷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请阐述如何护理异常脉搏的患者?

    正确答案: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护理:休息与活动;给氧;准备好急救物品;密切观察病情;健康教育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请描述一下血液辐照过程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辐照室应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的要求。
    (2)按照辐照仪使用说明书设置辐照参数。
    (3)血液辐照最低剂量为25Gy,血液任何位点的辐照剂量不宜超过50Gy。
    (4)红细胞在采集后14天内可辐照,辐照后可再储存14天。
    (5)血小板在保存期内均可辐照,辐照后可保存至从采集算起的正常保存期限。
    (6)粒细胞宜在采集后尽快辐照,辐照后宜尽快输注。
    (7)在辐照过程中应严格区分未辐照和已辐照血液的标识。
    (8)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和血浆不需辐照处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请描述一下血液辐照过程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1)辐照室应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的要求。
    (2)按照辐照仪使用说明书设置辐照参数。
    (3)血液辐照最低剂量为25Gy,血液任何位点的辐照剂量不宜超过50Gy。
    (4)红细胞在采集后14天内可辐照,辐照后可再储存14天。
    (5)血小板在保存期内均可辐照,辐照后可保存至从采集算起的正常保存期限。
    (6)粒细胞宜在采集后尽快辐照,辐照后宜尽快输注。
    (7)在辐照过程中应严格区分未辐照和已辐照血液的标识。
    (8)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和血浆不需辐照处理。

  • 第14题:

    有创血压监测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创血压监测时要每班调零点一次
    • B、有创血压监测时要妥善固定穿刺导管,防止移位或脱出
    • C、有创血压监测装置为密闭装置,进行操作是不需要担心气体进入动脉
    • D、有创血压计测装置平时不需要对导管进行快速冲洗
    • E、对检测数据及波形有异议时需要随时调零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请阐述坑种洋芋栽培技术的整薯点播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利用50~70g小整薯点播,可以避免病菌传播,降低发病率,出苗齐壮,提高抗旱能力。点播时顶芽朝上,充分发挥顶芽优势,早出苗,出壮苗,增产10~20%。每坑穴采用高于地表10~15㎝凸型覆土,保墒性好,同时可防止在培土压蔓前大雨渗实坑穴,降低透气性,造成减产。

  • 第16题:

    请阐述如何护理异常血压的患者?


    正确答案:(1)密切监测血压:做到“四定”---定部位、定体位、定时间、定血压计;
    (2)观察病情;
    (3)注意休息减少活动;
    (4)保持环境安静舒适;
    (5)保持稳定的情绪;
    (6)注意饮食合理;
    (7)健康教育。

  • 第17题:

    简述(有创)血液动力学监测的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1、保持管腔通畅,固定导管及各连接部。
    2、操作中严格无菌技术,防止发生中心静脉置管感染。
    3、观察导管穿刺部位有无感染、出血和血肿,定时更换敷料。
    4、防止导管堵塞,定时用肝素盐水冲洗导管
    5、防止空气进入静脉而发生空气栓塞。
    6、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7、心理护理。

  • 第18题:

    试述重症监测治疗的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重症监测护理的要点如下:
    (1)呼吸系统监测:
    ①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定时做血气分析,以了解体内缺氧及酸碱平衡情况,指导治疗。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供给氧气,定时拍背、吸痰。必要时进行体位引流。缺氧病人应先加大流量充分给氧后再行吸痰,痰黏稠时,可用α-糜蛋白酶+庆大霉素,或2%碳酸氢钠1~2mL气管滴入或行超声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易于排出。吸痰管一用一换,预防感染。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应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节各种参数,以维持正常呼吸。
    ③行气管切开者定期行气管内套管消毒,气管内套管每天消毒3次,套管周围皮肤用75%乙醇消毒,每天3次。定时更换切口处纱布垫,保持切口清洁。
    ④每天消毒更换氧气湿化瓶及输氧管道,同时更换湿化瓶内液体。
    ⑤定时测听双肺呼吸音,以了解肺部情况。
    ⑥呼吸衰竭或自主呼吸停止时,应立即采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
    (2)循环系统监测:
    ①随时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周围循环情况,并记录。
    ②严密监测心电图变化、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及电解质、酶的情况,以了解心脏功能和循环情况。
    ③积极纠正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防止阿斯综合征的发生。
    ④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能,调节好输液速度,防止急性左心衰及血容量不足等。
    (3)中枢神经系统监测:注意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及神经反射,及时发现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及脑疝的前驱症状,密切观察全身感觉及肢体活动情况。
    (4)肾功能监测:观察病人每小时尿量、颜色、相对密度。尿、血中肌酐、尿素氮、电解质的含量和变化,如遇大量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破坏人血时,要碱化稀释尿液,防止急性肾衰竭,必要时做肾透析治疗。
    (5)各种体内插管的护理:
    ①心导管,动、静脉切开管、血滤管等每天消毒,每天清洁创面1次,并更换消毒敷料。
    ②各类胸、腹、胃、膀胱等引流瓶及引流袋每天更换消毒。
    ③每天更换胸腔负压瓶内液体,保持胸内负压。
    ④每天更换静脉输液管。
    ⑤严密观察病情,详细做好护理记录。记录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记录临床及化验检查结果。记录常规治疗、用药及护理。各班交班应写护理小结,突出病情变化及护理重点。
    ⑥做好床旁交班。交接班重点为:病人生命体征变化。特殊治疗、特殊用药、用物及医师处理意见。各类精密仪器的使用情况。各类管道是否通畅及引流液体颜色、量。皮肤有无受压、红肿、破溃等。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述重症监测治疗的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1)呼吸系统监测:
    ①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定时做血气分析,以了解体内缺氧及酸碱平衡情况,指导治疗。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供给氧气,定时拍背、吸痰。必要时进行体位引流。缺氧病人应先加大流量充分给氧后再行吸痰,痰粘稠时,可用α-糜蛋白酶+庆大霉素,或2%碳酸氢钠1~2mL气管滴入或行超声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易于排出。吸痰管一用一换,预防感染。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应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节各种参数,以维持正常呼吸。
    ③行气管切开者定期行气管内套管消毒,气管内套管每天消毒3次,套管周围皮肤用75%乙醇消毒,每天3次。定时更换切口处纱布垫,保持切口清洁。
    ④每天消毒更换氧气湿化瓶及输氧管道,同时更换湿化瓶内液体。
    ⑤定时测听双肺呼吸音,以了解肺部情况。
    ⑥呼吸衰竭或自主呼吸停止时,应立即采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
    (2)循环系统监测:
    ①随时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周围循环情况,并记录。
    ②严密监测心电图变化、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及电解质、酶的情况,以了解心脏功能和循环情况。
    ③积极纠正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防止阿斯综合征的发生。
    ④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能,调节好输液速度,防止急性左心衰及血容量不足等。
    (3)中枢神经系统监测:注意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及神经反射,及时发现脑水肿、颅高压及脑疝的前驱症状,密切观察全身感觉及肢体活动情况。
    (4)肾功能监测:观察病人每小时尿量、颜色、相对密度。尿、血中肌酐、尿素氮、电解质的含量和变化,如遇大量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破坏入血时,要碱化稀释尿液,防止急性肾衰竭,必要时做肾透析治疗。(5)各种体内插管的护理:
    ①心导管:动、静脉切开管、血滤管等每天消毒,每天清洁创面1次,并更换消毒敷料。
    ②各类胸、腹、胃、膀胱等引流瓶及引流袋每天更换消毒。
    ③每天更换胸腔负压瓶内液体,保持胸内负压。
    ④每天更换静脉输液管。
    ⑤严密观察病情,详细做好护理记录:记录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记录临床及化验检查结果。记录常规治疗、用药及护理。各班交班应写护理小结,突出病情变化及护理重点。
    ⑥做好床旁交班。交接班重点为:病人生命体征变化。特殊治疗、特殊用药、用物及医师处理意见。各类精密仪器的使用情况。各类管道是否通畅及引流液体颜色、量。皮肤有无受压、红肿、破溃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列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简述其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疼痛:头痛;
    活动无耐力;
    焦虑;
    有受伤的危险;
    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
    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急性脑血管病、心功能不全、视网膜病变、肾功能不全等。
    护理要点:
    劳逸结合;平衡饮食,控制总热量,限酒、戒烟;保持大便通畅。
    运动要适量适度,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提倡有氧运动(是指增强人体吸入、输送与使用氧气为目的的耐久性运动)。常见的运动方式包括步行、慢跑、游泳、骑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做健身操等。运动中病人的心率要达到“有效心率范围”,即(220-年龄)×60%~80%,或运动到病人年龄+心率=170为宜。运动时间为每次30分钟左右,避免竞技性、力量性运动。
    保持心态平和、轻松、稳定。
    病情观察最重要的内容是观察血压变化和用药后的降压反应,还应注意有无高血压急症和心、脑、肾等靶器官受损的征象,一旦出现,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遵医嘱准确给药;告知病人必须坚持长期用药,即使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后,也应服用维持量;叮嘱老年病人,服药期间改变体位要缓慢,以免发生意外;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对高血压急症的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安定情绪;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4~5L/min;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使用降压药,一般首选硝普钠,需现配现用、避光静脉滴注,每5~10分钟测血压1次,也可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应急降血压;脑水肿需用甘露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尤其要注意血压、神志、脉搏、心律、瞳孔、尿量的改变;对躁动病人进行护理约束。
    宣传原发性高血压的有关知识;指导病人重视综合治疗;让病人建立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并做好记录,定期到医院检查,一旦有并发症发生,应立即就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请阐述如何护理异常血压的患者?

    正确答案: (1)密切监测血压:做到“四定”---定部位、定体位、定时间、定血压计;
    (2)观察病情;
    (3)注意休息减少活动;
    (4)保持环境安静舒适;
    (5)保持稳定的情绪;
    (6)注意饮食合理;
    (7)健康教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有创)血液动力学监测的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1、保持管腔通畅,固定导管及各连接部。
    2、操作中严格无菌技术,防止发生中心静脉置管感染。
    3、观察导管穿刺部位有无感染、出血和血肿,定时更换敷料。
    4、防止导管堵塞,定时用肝素盐水冲洗导管
    5、防止空气进入静脉而发生空气栓塞。
    6、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7、心理护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阐述急性肾盂肾炎的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做好解释和教育工作。告知疾病发生的原因、易患因素、预防保健、正规用药等,给予心理支持。
    保持合适的温湿度,做好生活护理。各项操作应集中进行,高热应卧床休息和降温。
    给予清淡富有营养的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ml,以使尿量增加达到冲洗膀胱、尿道促进细菌和炎性分泌物排出,减轻尿路刺激症状。
    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鼓励病人坚持完成疗程,并观察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
    向病人解释各种检查的意义和方法,正确收集标本。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