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松动圈理论确定锚杆长度,当松动圈在0.4~0.7m时,一般可选用()m的锚杆。A、1.5~1.8B、1.2~1.4C、1.9~2.0D、0.9~1.0

题目

根据松动圈理论确定锚杆长度,当松动圈在0.4~0.7m时,一般可选用()m的锚杆。

  • A、1.5~1.8
  • B、1.2~1.4
  • C、1.9~2.0
  • D、0.9~1.0

相似考题
更多“根据松动圈理论确定锚杆长度,当松动圈在0.4~0.7m时,一般可”相关问题
  • 第1题:

    为了判断开挖后围岩的松动区、强度下降区以及弹性区的范围,确定围岩位移随深度变化的关系和判断锚杆长度是否适宜,以便确定合理的锚杆长度,有必要对( )进行监控量测。

    A:围岩压力
    B:围岩内部位移
    C:围岩弹性波速
    D:爆破震动

    答案:B
    解析:
    为了判断开挖后围岩的松动区、强度下降区以及弹性区的范围,确定围岩位移随深度变化的关系和判断锚杆长度是否适宜,以便确定合理的锚杆长度,有必要对围岩内部位移进行监控量测。

  • 第2题:

    由于围岩松动后波速降低,所以可用测定围岩波速来确定围岩松动圈。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围岩松动圈


    正确答案: 是指由于巷道开挖而使围岩应力平衡状态破坏,产生松动变形的范围。

  • 第4题:

    经过大量的现场松动圈测试及其与巷道支护难易程度相关关系的研究,结合锚喷支护机理,依据围岩松动圈的大小将围岩分成小松动圈()、中松动圈()、大松动圈()三大类。


    正确答案:0~40cm;40~150cm;>150cm

  • 第5题:

    根据围岩松动圈的大小,围岩可划分为几类?这种分级法有何优点?


    正确答案: 稳定围岩、较稳定围岩、一般围岩、一般不稳定围岩、不稳定围岩、极不稳定围岩。松动圈岩石分类方法本身与岩性不直接相关,但是对于具体井巷工程,当分类水平一定,即地应力一定时,就可以与岩性联系起来,建立该水平不同岩性的分类表。分类中,如果将采动与非采动、矩(梯)形与拱形巷道区分开来,在相似的同类巷道中类推,可以消除诸如断面形状、采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分类更为明确可靠。

  • 第6题:

    下列对于松动圈的测量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A、松动圈通常指围岩中破裂比较严重的区域
    • B、松动圈越大则就是围岩的压力越大
    • C、圆形巷道的围岩松动圈也是圆形
    • D、测量围岩松动范围的唯一方法是电磁雷达测定
    • E、松动圈大小是选择锚杆支护参数的一项依据

    正确答案:A,C,E

  • 第7题:

    填空题
    巷道()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支护巷道的安全、优质、快速和低耗、监测内容主要包括位移监测、围岩松动圈监测、顶板离层监测和锚杆受力监测。

    正确答案: 稳定性监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经过大量的现场松动圈测试及其与巷道支护难易程度相关关系的研究,结合锚喷支护机理,依据围岩松动圈的大小将围岩分成小松动圈()、中松动圈()、大松动圈()三大类。

    正确答案: 0~40cm,40~150cm,>150c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名词解释题
    围岩松动圈

    正确答案: 是指由于巷道开挖而使围岩应力平衡状态破坏,产生松动变形的范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在无限介质中爆破,当介质是塑性粘土时与药包直接接触的较小半径范围内形成()。
    A

    振动圈

    B

    粉碎圈

    C

    压缩圈

    D

    松动圈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关于巷道松动圈测量结果的评价,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一般认为声波速度低于原岩声速的区域就属于松动圈范围

    B

    松动圈范围越大则围岩稳定越困难

    C

    围岩的声速越低说明岩体的质量越差

    D

    松动圈就是围岩因巷道开挖引起应力集中造成的破碎范围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塑性松动圈的形成过程:

    正确答案: σθ与初始应力p0成正比,而初始应力又随着深度z成比例的增大,当洞室很深是,z很大,则p0=rz也就很大,σθ也随之增大,而σr变化不大,在洞壁上为0,①σθ>Rc时,洞室周围开始破裂。②应力差σθ-σr达到某一极限值σ0时,洞壁岩石进入塑性平衡状态,产生塑性变形。③洞室周边破坏后,该处围岩的应力降低,加之新开裂处岩体在水和空气影响下加速风化,岩体向洞内产生塑性松胀。④塑性松胀使得原来由洞边附近岩石承受的应力转移一部分给邻近的岩体,邻近岩体也产生塑性变形。⑤应力足够大时,塑性变形的范围是向围岩深部逐渐扩展的,使得洞室周围形成一个圈,即塑性松动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为了判断开挖后围岩的松动区、强度下降区以及弹性区的范围,确定围岩位移随深度变化的关系和判断锚杆长度是否适宜,以便确定合理的锚杆长度,有必要对( )进行监控量测。

    A.围岩压力
    B.围岩内部位移
    C.围岩弹性波速
    D.爆破震动

    答案:B
    解析:
    为了判断开挖后围岩的松动区、强度下降区以及弹性区的范围,确定围岩位移随深度变化的关系和判断锚杆长度是否适宜,以便确定合理的锚杆长度,有必要对围岩内部位移进行监控量测。

  • 第14题:

    在爆破作用圈中,承受爆破作用力最大的是()。

    • A、振动圈
    • B、松动
    • C、抛掷圈
    • D、压缩圈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巷道()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支护巷道的安全、优质、快速和低耗、监测内容主要包括位移监测、围岩松动圈监测、顶板离层监测和锚杆受力监测。


    正确答案:稳定性监测

  • 第16题:

    怎样合理的选择锚杆类型和参数,使围岩中有效的形成承载圈() ①根据地质、工程断面和使用条件等选的锚杆类型、直径、长度、数量、间距和布置形式 ②锚杆间距一般应能充分发挥喷层作用和施工方便 ③合理的锚杆数量是恰好使初期喷层刚好达到稳定状态 ④锚杆间距与锚杆长度有关 ⑤锚杆的纵向间距最好与掘进进尺相适应,还要结合施工方法综合考虑 ⑥锚杆的最小长度应超过松动圈厚度 ⑦锚杆应尽量穿过较多的层理和裂隙 ⑧锚杆的布置应当采取重布置点和局部布置相结合的形式 ⑨锚杆的方向应与岩体主结构面成较小的角度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 B、①②③④⑤⑥⑧⑨
    •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D、①③④⑤⑥⑦⑧⑨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关于巷道松动圈测量结果的评价,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般认为声波速度低于原岩声速的区域就属于松动圈范围
    • B、松动圈范围越大则围岩稳定越困难
    • C、围岩的声速越低说明岩体的质量越差
    • D、松动圈就是围岩因巷道开挖引起应力集中造成的破碎范围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连杆在使用中杆身的损伤包括弯曲和()

    • A、齿圈松动
    • B、轴颈磨损
    • C、轴弯曲
    • D、扭曲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单选题
    根据松动圈理论确定锚杆长度,当松动圈在0.4~0.7m时,一般可选用()m的锚杆。
    A

    1.5~1.8

    B

    1.2~1.4

    C

    1.9~2.0

    D

    0.9~1.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在爆破作用圈中,承受爆破作用力最大的是()。
    A

    振动圈

    B

    松动

    C

    抛掷圈

    D

    压缩圈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下列对于松动圈的测量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

    松动圈通常指围岩中破裂比较严重的区域

    B

    松动圈越大则就是围岩的压力越大

    C

    圆形巷道的围岩松动圈也是圆形

    D

    测量围岩松动范围的唯一方法是电磁雷达测定

    E

    松动圈大小是选择锚杆支护参数的一项依据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名词解释题
    塑性圈(松动圈)

    正确答案: 如重分布应力超过围岩强度极限或屈服极限,造成洞室周边的非弹性位移,这种现象从周边向岩体深处扩展到某一范围,在此范围内的岩体称为塑性圈(松动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根据围岩松动圈的大小,围岩可划分为几类?这种分级法有何优点?

    正确答案: 稳定围岩、较稳定围岩、一般围岩、一般不稳定围岩、不稳定围岩、极不稳定围岩。松动圈岩石分类方法本身与岩性不直接相关,但是对于具体井巷工程,当分类水平一定,即地应力一定时,就可以与岩性联系起来,建立该水平不同岩性的分类表。分类中,如果将采动与非采动、矩(梯)形与拱形巷道区分开来,在相似的同类巷道中类推,可以消除诸如断面形状、采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分类更为明确可靠。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