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松动圈理论确定锚杆长度,当松动圈在0.4~0.7m时,一般可选用()m的锚杆。
第1题:
第2题:
由于围岩松动后波速降低,所以可用测定围岩波速来确定围岩松动圈。
第3题:
围岩松动圈
第4题:
经过大量的现场松动圈测试及其与巷道支护难易程度相关关系的研究,结合锚喷支护机理,依据围岩松动圈的大小将围岩分成小松动圈()、中松动圈()、大松动圈()三大类。
第5题:
根据围岩松动圈的大小,围岩可划分为几类?这种分级法有何优点?
第6题:
下列对于松动圈的测量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振动圈
粉碎圈
压缩圈
松动圈
第11题:
一般认为声波速度低于原岩声速的区域就属于松动圈范围
松动圈范围越大则围岩稳定越困难
围岩的声速越低说明岩体的质量越差
松动圈就是围岩因巷道开挖引起应力集中造成的破碎范围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在爆破作用圈中,承受爆破作用力最大的是()。
第15题:
巷道()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支护巷道的安全、优质、快速和低耗、监测内容主要包括位移监测、围岩松动圈监测、顶板离层监测和锚杆受力监测。
第16题:
怎样合理的选择锚杆类型和参数,使围岩中有效的形成承载圈() ①根据地质、工程断面和使用条件等选的锚杆类型、直径、长度、数量、间距和布置形式 ②锚杆间距一般应能充分发挥喷层作用和施工方便 ③合理的锚杆数量是恰好使初期喷层刚好达到稳定状态 ④锚杆间距与锚杆长度有关 ⑤锚杆的纵向间距最好与掘进进尺相适应,还要结合施工方法综合考虑 ⑥锚杆的最小长度应超过松动圈厚度 ⑦锚杆应尽量穿过较多的层理和裂隙 ⑧锚杆的布置应当采取重布置点和局部布置相结合的形式 ⑨锚杆的方向应与岩体主结构面成较小的角度
第17题:
关于巷道松动圈测量结果的评价,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18题:
连杆在使用中杆身的损伤包括弯曲和()
第19题:
1.5~1.8
1.2~1.4
1.9~2.0
0.9~1.0
第20题:
振动圈
松动
抛掷圈
压缩圈
第21题:
松动圈通常指围岩中破裂比较严重的区域
松动圈越大则就是围岩的压力越大
圆形巷道的围岩松动圈也是圆形
测量围岩松动范围的唯一方法是电磁雷达测定
松动圈大小是选择锚杆支护参数的一项依据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