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适用条件:
(1)围岩和矿石均稳固,即围岩无大的断层破碎带,在放矿过程中,围岩不会自行崩落。
(2)矿体厚度以薄和极薄矿脉为宜。
(3)矿脉倾角以急倾斜为宜。
(4)矿石无结块和自燃性。优缺点:具有结构简单及生产工艺简单,管理方便,可利用矿石自重放矿,采准工程量小等优点。若用浅孔留矿法开采中厚以上矿体,矿柱矿量损失贫化大;工人在较大暴露面下作业,安全性差;平场工作繁重,难于实现机械化;积压大量矿石,影响资金周转。
更多“简述浅孔留矿法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垂直深孔落矿有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采用小补偿空间挤压爆破方案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正确答案: 优点:
    1)灵活性大,适应性强,一般不受矿体形态变化、范围的大小、矿岩稳固性等条件的限制。
    2)对相邻矿块的工程和炮孔等破坏较小。
    3)补偿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能按空间分布情况调整矿量,故落矿质量一般都比较好,而且比较可靠。
    缺点:
    1)采准切割工程量大,一般都在15—22m/kt。
    2)采场结构复杂,施工机械化程度低,施工条件差。
    3)落矿的边界不甚整齐。
    适用条件:
    1)各分段的第一个矿块或相邻部位无崩落矿岩。
    2)矿石较破碎或需降低对相邻矿块的破坏影响。
    3)为生产或衔接的需要,要求一次崩落较大范围。

  • 第2题:

    采用浅孔留矿法采矿,放矿人员和采场内的人员应密切联系,在放矿影响范围内不应上下同时作业。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浅孔留矿采矿法的回采工作包括:();();();();();()


    正确答案:凿岩、爆破、通风、局部放矿、撬顶平场、大量放矿

  • 第4题:

    简述留矿法的优缺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优点是:采准工作量小,回采成本低;矿块结构、生产工艺及主产设备简单,技术易于掌握管理方便;浅孔开采,适应矿体边界变化,损失贫化小;留矿可调节矿井的出矿量和出矿品位;方法变化多,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②缺点是:工人在暴露的顶板下作业,留矿堆上凿岩装药,安全性差;厚度增大时平场工作繁重,且难于机械作业;矿柱回采,损失贫化很大,出矿作业集中,资金积压严重。

  • 第5题:

    急倾斜薄矿体采用浅孔留矿法开采时,矿石借助自重由采场经放矿口直接放出,所采用的矿石运搬方法()

    • A、机械运搬;
    • B、无轨设备运搬;
    • C、重力运搬;
    • D、爆力运搬

    正确答案:C

  • 第6题:

    问答题
    留矿采矿法的特点和适应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特点:留矿采矿法具有结构及回采工艺简单,采准工作量小,通风条件好,可以利用矿石自重放矿,便于分采、分运等优点。但开采矿体厚度大时:
    ①回采矿柱的矿石损失与贫化大;
    ②工人在较大的暴露面下作业,安全性差;
    ③平场工作量大。而且采场长时间积压大量矿石(资金);选别留矿法矿块生产能力小、效率低和成本较高。
    (2)适用条件:此法主要适用于开采矿岩均稳固的急倾斜极薄和薄矿脉。要求矿石不具有氧化、结块和自燃的性能。(稳固:即允许不支护的暴露面积为200~800m2;急倾斜:倾角大于550;矿厚0.8~4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浅孔留矿法在采场中留的矿石主要是为了()。
    A

    维持采场的稳定

    B

    作为向上回采的工作台

    C

    存留矿石

    D

    一般工艺过程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露天矿公路运输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正确答案: (1)汽车转弯半径小,因而所需通过的曲线半径小,最小可达10~15m;爬坡能力大,局部最大可达10%~15%。因此,运距可大大缩短,减少基建工程量,加快建设速度。
    (2)机动灵活,有利于开采分散的和不规则的矿体,特别是多品种矿石的分采;能与挖掘机密切配合,使挖掘机效率提高,若用于掘沟可提高掘沟速度,加大矿床开采强度;简化排土工艺。
    (3)生产组织工作及公路修筑、维修简单。
    (4)线路工程和设备投资一般比铁路运输低。
    汽车运输的缺点:
    (1) 运愉成本较高。
    (2)合理的经济运距较小,且与车辆的载重关系甚大,随着运距的增大经营效果显著变化。
    (3)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在风雨、冰雪天行车困难。
    (4)道路和汽车的维修、保养工作量大,所需工人致多、费用高,汽车出勤率较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采用浅孔留矿法采矿,每一回采分层的放矿量,应控制在保证凿岩工作面安全操作所需高度,作业高度 不宜超过()m.
    A

    2

    B

    2.5

    C

    3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关于露天矿浅孔与深孔台阶爆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浅孔台阶爆破飞石的危险性更高

    B

    深孔台阶的爆破抵抗线小

    C

    浅孔台阶爆破更适用于大型土方爆破

    D

    深孔台阶爆破适用于露天矿的二次破碎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盾构法适用条件和优缺点。

    正确答案: 盾构是一种集推进、挖土、衬砌等多种多业于一体的大型暗挖隧道施工机械,在盾壳保护下进行全断面隧道开挖和衬砌的方法。适用于软土、软岩(含水/不含水)地层,特别是闹市中软弱地层中修建地下工程。
    优点:
    (1)除竖井施工外,施工作业均在地下进行,既不影响地面交通,又可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噪音和振动影响;
    (2)盾构推进、出土、拼装衬砌等主要工序循环进行,施工易于管理,施工人员也较少,生产效率高;
    (3)穿越河道时不影响航运,施工不受风雨等气候条件影响;在土质差水位高的地方建设埋深较大的隧道,盾构法有较好的技术经济优越性;当隧道穿过河底或其他建筑物时,不影响施工;
    (4)只要设法使盾构的开挖面稳定,则隧道越深、地基越差、土中影响施工的埋设物等越多,与明挖法相比,经济上、施工、进度上越有利;
    (5)对地面影响小、无噪声、无振动、沉陷较小,机械化程度高,工人劳动强度低,施工进度快。
    缺点:当隧道曲线半径过小时,施工较为困难。在陆地或水下建造隧道时均要确保一定厚度的覆土。竖井中长期有噪声和振动,要有解决的措施。盾构施工中采用全气压方法以疏干和稳定地层时,对劳动保护要求较高,施工条件差。盾构法隧道上方一定范围内的地表沉陷尚难完全防止,目前还不能完全防止以盾构正上方为中心土层的地表沉降。在饱和含水地层中,盾构法施工所用的拼装衬砌,对达到整体结构防水性的技术要求较高。用气压施工时,在周围有发生缺氧和枯井的危险,必须采取相应的办法。造价较高,机械复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浅孔留矿采矿法的回采工作包括:();();();();();()

    正确答案: 凿岩、爆破、通风、局部放矿、撬顶平场、大量放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采用浅孔留矿采矿,每个漏斗应均匀放矿,发现悬空应停止其()作业,并经妥善处理,方准继续作业。


    正确答案:上部

  • 第14题:

    浅孔留矿法在采场中留的矿石主要是为了()。

    • A、维持采场的稳定
    • B、作为向上回采的工作台
    • C、存留矿石
    • D、一般工艺过程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简述电耙运搬矿石的主要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正确答案: 电耙运搬优点:电靶具有结构简单、设备费用少、移动力便、坚固耐用、修理费用低和适用范围广等优点。电耙运搬主要缺点是:运矿工作间断,钢绳磨损很大,电能消耗较多,矿石容易粉碎,耙运距离增加时生产率急剧下降。
    电耙运搬矿石的使用条件:
    (1)运搬距离一般为10~60m。当使用小型电耙绞车时,可减至5~10m。
    (2)耙矿工作一般在水平或为倾斜的平面上进行;在特殊需要时,也可沿2325°~30°倾角的底板向下或沿10°~15°倾角向上耙运。
    (3)电耙运行历经过的巷道或采场的高度不应小于1.5~1.8m。
    (4)在储量不大的缓倾斜矿体,其厚度,小于1.5~2m,且矿石稳固性差,地压大,巷道维护困难等条件下,电耙运搬矿石方法更为适合。

  • 第16题:

    下面采矿方法中属于二步骤回采的采矿方法是()

    • A、浅孔留矿法;
    • B、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
    • C、有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
    • D、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留矿采矿法的特点和适应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1)特点:留矿采矿法具有结构及回采工艺简单,采准工作量小,通风条件好,可以利用矿石自重放矿,便于分采、分运等优点。但开采矿体厚度大时:
    ①回采矿柱的矿石损失与贫化大;
    ②工人在较大的暴露面下作业,安全性差;
    ③平场工作量大。而且采场长时间积压大量矿石(资金);选别留矿法矿块生产能力小、效率低和成本较高。
    (2)适用条件:此法主要适用于开采矿岩均稳固的急倾斜极薄和薄矿脉。要求矿石不具有氧化、结块和自燃的性能。(稳固:即允许不支护的暴露面积为200~800m2;急倾斜:倾角大于550;矿厚0.8~4m)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垂直深孔落矿有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采用小补偿空间挤压爆破方案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正确答案: 优点:
    1)灵活性大,适应性强,一般不受矿体形态变化、范围的大小、矿岩稳固性等条件的限制。
    2)对相邻矿块的工程和炮孔等破坏较小。
    3)补偿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能按空间分布情况调整矿量,故落矿质量一般都比较好,而且比较可靠。
    缺点:
    1)采准切割工程量大,一般都在15—22m/kt。
    2)采场结构复杂,施工机械化程度低,施工条件差。
    3)落矿的边界不甚整齐。
    适用条件:
    1)各分段的第一个矿块或相邻部位无崩落矿岩。
    2)矿石较破碎或需降低对相邻矿块的破坏影响。
    3)为生产或衔接的需要,要求一次崩落较大范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下面对浅孔留矿法叙述正确的是()
    A

    适用于矿岩均稳固的缓倾斜、倾斜矿体;

    B

    属于一步骤回采的采矿方法;

    C

    采用电耙出矿时,电耙巷道需单独通风;

    D

    适用开采矿岩均稳固,矿体厚度在中厚以上的矿体。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浅孔留矿法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

    正确答案: 适用条件:
    (1)围岩和矿石均稳固,即围岩无大的断层破碎带,在放矿过程中,围岩不会自行崩落。
    (2)矿体厚度以薄和极薄矿脉为宜。
    (3)矿脉倾角以急倾斜为宜。
    (4)矿石无结块和自燃性。优缺点:具有结构简单及生产工艺简单,管理方便,可利用矿石自重放矿,采准工程量小等优点。若用浅孔留矿法开采中厚以上矿体,矿柱矿量损失贫化大;工人在较大暴露面下作业,安全性差;平场工作繁重,难于实现机械化;积压大量矿石,影响资金周转。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采用浅孔留矿法采矿,放矿人员和采场内的人员应密切联系,在放矿影响范围内不应上下同时作业。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盾构法适用条件、优缺点。

    正确答案: 适用条件:
    盾构是一种集推进、挖土、衬砌等多种多业于一体的大型暗挖隧道施工机械,在盾壳保护下进行全断面隧道开挖和衬砌的方法。适用于软土、软岩(含水/不含水)地层,特别是闹市中软弱地层中修建地下工程。
    优点:
    (1)除竖井施工外,施工作业均在地下进行,既不影响地面交通,又可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噪音和振动影响。(2)盾构推进、出土、拼装衬砌等主要工序循环进行,施工易于管理,施工人员也较少,生产效率高。(3)穿越河道时不影响航运。
    (4)施工不受风雨等气候条件影响。
    (5)在土质差水位高的地方建设埋深较大的隧道,盾构法有较好的技术经济优越性。
    (6)当隧道穿过河底或其他建筑物时,不影响施工。
    (7)只要设法使盾构的开挖面稳定,则隧道越深、地基越差、土中影响施工的埋设物等越多,与明挖法相比,经济上、施工、进度上越有利。
    (8)对地面影响小、无噪声、无振动、沉陷较小,机械化程度高,工人劳动强度低,施工进度快。
    缺点:
    (1)当隧道曲线半径过小时,施工较为困难。
    (2)在陆地或水下建造隧道时均要确保一定厚度的覆土。
    (3)竖井中长期有噪声和振动,要有解决的措施。
    (4)盾构施工中采用全气压方法以疏干和稳定地层时,对劳动保护要求较高,施工条件差。
    (5)盾构法隧道上方一定范围内的地表沉陷尚难完全防止,目前还不能完全防止以盾构正上方为中心土层的地表沉降。
    (6)在饱和含水地层中,盾构法施工所用的拼装衬砌,对达到整体结构防水性的技术要求较高。
    (7)用气压施工时,在周围有发生缺氧和枯井的危险,必须采取相应的办法。
    (8)造价较高,机械复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留矿法的优缺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优点是:采准工作量小,回采成本低;矿块结构、生产工艺及主产设备简单,技术易于掌握管理方便;浅孔开采,适应矿体边界变化,损失贫化小;留矿可调节矿井的出矿量和出矿品位;方法变化多,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②缺点是:工人在暴露的顶板下作业,留矿堆上凿岩装药,安全性差;厚度增大时平场工作繁重,且难于机械作业;矿柱回采,损失贫化很大,出矿作业集中,资金积压严重。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