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四大家鱼亲鱼培育一般采用什么放养模式?放养密度是多少?放养时的雌雄比例是多少?”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亲鳖培育过程中,雌雄鳖的放养比例一般为()

    • A、1:1~2
    • B、1~2:1
    • C、1:4~5
    • D、4~5:1

    正确答案:C

  • 第2题:

    关于设计放养模式应遵循原则不正确的是()。

    • A、每一种混养模式均有1-2种鱼类为主养鱼
    • B、混养时为充分利用饵料,提高池塘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应多放养经济价值高的种类
    • C、鲢、鳙的净产量不会随“非滤食性鱼类”产量的增加而同步上升
    • D、混养时一般上层鱼、中层鱼和底层鱼之间的比例以40%-45%:30%-350./0:25%-30%为宜

    正确答案:B

  • 第3题:

    影响放养密度提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主要影响因素为饲料、水质和活动空间;其中:饲料是提高放养密度的物质基础;水质是限制放养密度的首要因子;而活动空间对放养密度的限制实际上源于水质的影响。

  • 第4题:

    合理的放养密度


    正确答案:在能养成商品规格的成鱼或能达到预期规格鱼种的前提下,可以达到最高鱼产量的放养密度,即为合理的放养密度。

  • 第5题:

    简述四大家鱼雌雄亲鱼性腺成熟度的判断方法。


    正确答案: 1.雌亲鱼的成熟度的判断方法:
    (1)外观判断
    (2)采用挖卵观察:卵粒大小整齐、饱满、光泽好、易分散,多数卵核已极化或偏位则表明雌亲鱼进入最佳催产期。
    如卵粒大小不整齐,粘连结块,表明性腺成熟不够。如卵粒扁塌或呈糊状,则表明亲鱼性腺已退化
    2.雄亲鱼成熟度判断方法:精液判断——从头向尾轻挤腹部挤出精液
    若精液乳白浓稠、入水很快散开-成熟良好。若精液量少,入水后不易散开-尚未成熟。若精液清淡,呈淡黄色-已过熟

  • 第6题:

    放养密度


    正确答案: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单位水体投放苗种的数量。

  • 第7题:

    选择亲鱼的标准是什么?怎样培育好亲鱼?


    正确答案:1、种质标准从种质角度选择,亲鱼应生长速度快、肉质好、抗逆性强;进行杂交育种时,要求亲本的种质纯度高。
    2、年龄和体重选择亲鱼时,应避免选择初次性成熟个体和已进入衰老期的个体。对于一般鱼类而言,可取最小性成熟年龄加1-10作为选择人工繁殖所需亲鱼的最佳年龄。在达到性成熟年龄的前提下,亲鱼体重越大越好。
    3、体质标准选择体质健壮、行动活泼、无病、无伤得个体作为亲鱼。

  • 第8题:

    问答题
    放养密度的确定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以水体中的饵料资源为基础,以产鱼潜力鱼种的放养规格和成活率作为依据,以鱼类生长状况为根本。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四大家鱼雌雄亲鱼性腺成熟度的判断方法。

    正确答案: 1.雌亲鱼的成熟度的判断方法:
    (1)外观判断
    (2)采用挖卵观察:卵粒大小整齐、饱满、光泽好、易分散,多数卵核已极化或偏位则表明雌亲鱼进入最佳催产期。
    如卵粒大小不整齐,粘连结块,表明性腺成熟不够。如卵粒扁塌或呈糊状,则表明亲鱼性腺已退化
    2.雄亲鱼成熟度判断方法:精液判断——从头向尾轻挤腹部挤出精液
    若精液乳白浓稠、入水很快散开-成熟良好。若精液量少,入水后不易散开-尚未成熟。若精液清淡,呈淡黄色-已过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鲤亲鱼培育时为什么要雌雄分池培养?

    正确答案: 鲤鱼对产卵要求低,春季水温上升至17℃以上时发育早的个体会自行产卵,繁殖行为难以控制,故需分池饲养,到大部分亲鱼都成熟时再合池产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如何确定各种鱼的合理放养密度?

    正确答案: 确定各种鱼合理放养密度的因素很多,如鱼池的自然条件,饵料,鱼种的质量,饲养管理技术等。一般依据三个方面,即池塘要求的产量、鱼种的成活率和成鱼最终长成的规格。计算放养密度可参考下面的公式:亩放养量=计划达到的亩产量/养成鱼平均体重×估计成活率%,还可以采用放养的经验法计算,即根据前一年池塘的实际饲养效果,来调整和确定第二年的放养量。
    以传统品种为例,亩放养量参考数为:春花鱼种(12厘米以上)肥水塘亩放养量400─500尾,其中鲢鱼占50%,鳙鱼占25%,草鱼占15%,鲤鱼占10%,每亩增放雄性?罗非鱼400─500尾。瘦水塘亩放养量200─300尾,其中草鱼占50%,鲢鱼占30%,鳙鱼占10%,鲤鱼占1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亲鱼培育过程放养的密度越小越好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夏花放养密度的根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在生活环境和饲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放养密度取决于出塘规格,出塘规格又取决于成鱼池放养的需要。一般每667m3放养1万尾左右。具体放养密度根据下列几方面因素来决定。
    (1)池塘面积大、水较深、排灌水条件好,或有增氧机、水质肥沃、饲料充足,放养密度可以大些。
    (2)夏花分塘时间早(在7月初之前),放养密度可以大些。
    (3)要求鱼种出塘规格大,放养密度应稀些。
    (4)以青鱼和草鱼为主的塘,放养密度应稀些。以鲢、鳙鱼为主的塘,放养密度可适当密些。

  • 第14题:

    如何确定各种鱼的合理放养密度?


    正确答案: 确定各种鱼合理放养密度的因素很多,如鱼池的自然条件,饵料,鱼种的质量,饲养管理技术等。一般依据三个方面,即池塘要求的产量、鱼种的成活率和成鱼最终长成的规格。计算放养密度可参考下面的公式:亩放养量=计划达到的亩产量/养成鱼平均体重×估计成活率%,还可以采用放养的经验法计算,即根据前一年池塘的实际饲养效果,来调整和确定第二年的放养量。
    以传统品种为例,亩放养量参考数为:春花鱼种(12厘米以上)肥水塘亩放养量400─500尾,其中鲢鱼占50%,鳙鱼占25%,草鱼占15%,鲤鱼占10%,每亩增放雄性?罗非鱼400─500尾。瘦水塘亩放养量200─300尾,其中草鱼占50%,鲢鱼占30%,鳙鱼占10%,鲤鱼占10%。

  • 第15题:

    亲鱼培育过程放养的密度越小越好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鲤亲鱼培育时为什么要雌雄分池培养?


    正确答案: 鲤鱼对产卵要求低,春季水温上升至17℃以上时发育早的个体会自行产卵,繁殖行为难以控制,故需分池饲养,到大部分亲鱼都成熟时再合池产卵。

  • 第17题:

    放养密度与产量的关系是什么?


    正确答案: 放养密度既指尾数,也指重量;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生长及其产量。而鱼产量是收获时鱼的尾数和每尾鱼在饲养期内增重的乘积,<收获尾数取决于放养密度>;鱼产量=收获尾数×尾增重。
    从理论上讲,收获尾数和尾增重任一提升,均会使鱼产量增大。但密度与产量的正相关只在一定范围成立;一旦超出合理,密度与增重就会互为矛盾、相互制约。密度过大,饵料、空间、水质影响增重;鱼多个体小,产量不高,且品质及饲料报酬下降;密度过小,增重大,尾数少,群体产量不高且会造成水体及饵料浪费。

  • 第18题:

    家鱼亲鱼的放养密度依条件不同而定,一般不超过()公斤/亩。

    • A、500
    • B、400
    • C、100-200
    • D、200-300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放养密度的确定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以水体中的饵料资源为基础,以产鱼潜力鱼种的放养规格和成活率作为依据,以鱼类生长状况为根本。

  • 第20题:

    问答题
    放养密度确立的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池塘条件
    2、饵料供应
    3、鱼种种类及规格
    4、养殖技术与管理水平
    5、计划鱼产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四大家鱼亲鱼培育一般采用什么放养模式?放养密度是多少?放养时的雌雄比例是多少?

    正确答案: 1.放养模式:四大家鱼多采取混养(亲鱼和亲鱼、亲鱼和后备亲鱼;鱼种和食用鱼不混养)
    2.放养密度:密度不宜过大,150-200kg/亩
    3.雌雄比例:1:1.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在亲鳖培育过程中,雌雄鳖的放养比例一般为()
    A

    1:1~2

    B

    1~2:1

    C

    1:4~5

    D

    4~5:1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家鱼”亲鱼培育时,草鱼亲鱼的亩放养量一般在()。
    A

    5~8尾

    B

    8~10尾

    C

    15~20尾

    D

    20~30尾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