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价差如何计算?如何判断价差缩小和扩大?”相关问题
  • 第1题:

    铁路项目价差如何计取?


    正确答案: 价差调整是指基期至概(预)算编制期、概(预)算编制期至工程结(决)算期对价格所做的合理调整;
    1.基期至设计概(预)算编制期所发生的各项价差,由设计单位在编制概(预)算时,按本办法规定的价差调整方法计算,列入单项概(预)算。
    2.设计概(预)算编制期至工程结(决)算期所发生的各项价调整,由施工企业采购的材料,施工合同有风险包干费的,概算中材料价格变化幅度(以批准编制期概算为准)在正负5%以内部分由施工企业承担,超出部分纳入概算并由建设单位承担。施工合同没有风险包干费的,概算中材料价格变化幅度(以批准编制期概算价为准)在正负3%以内部分由施工企业承担,超出部分纳入概算并由建设单位承担。建设单位招标材料的价差,根据有关规定,按批准的变更设计计算。

  • 第2题:

    熊市套利能够获利的情况有()。

    • A、正向市场时,近月与远月合约价差扩大
    • B、正向市场时,近月与远月合约价差缩小
    • C、反向市场时,近月与远月合约价差扩大
    • D、反向市场时,近月与远月合约价差缩小

    正确答案:A,D

  • 第3题:

    下列关于价差交易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若套利者预期不同交割月的合约价差将缩小,则进行卖出套利
    • B、建仓时计算价差,用远期合约价格减去近期合约价格
    • C、某套利者进行买进套利,若价差扩大,则该套利者盈利
    • D、在价差交易中,交易者要同时在相关合约上进行交易方向相反的交易

    正确答案:A,C,D

  • 第4题:

    如何利用看跌期权构筑牛市价差策略和熊市策略?


    正确答案: 牛市:买入价地执行价格的看跌期权,卖出较高执行价格的看跌期权。
    熊市:买入执行价格较高的看跌期权,并出售执行价格较低的看涨期权。

  • 第5题:

    问答题
    铁路项目价差如何计取?

    正确答案: 价差调整是指基期至概(预)算编制期、概(预)算编制期至工程结(决)算期对价格所做的合理调整;
    1.基期至设计概(预)算编制期所发生的各项价差,由设计单位在编制概(预)算时,按本办法规定的价差调整方法计算,列入单项概(预)算。
    2.设计概(预)算编制期至工程结(决)算期所发生的各项价调整,由施工企业采购的材料,施工合同有风险包干费的,概算中材料价格变化幅度(以批准编制期概算为准)在正负5%以内部分由施工企业承担,超出部分纳入概算并由建设单位承担。施工合同没有风险包干费的,概算中材料价格变化幅度(以批准编制期概算价为准)在正负3%以内部分由施工企业承担,超出部分纳入概算并由建设单位承担。建设单位招标材料的价差,根据有关规定,按批准的变更设计计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价差如何计算?如何判断价差缩小和扩大?

    正确答案: 价差的计算
    (1)计算价差一般用建仓时价格较高的一“边”减去价格较低的一“边”。
    (2)在计算持仓阶段或平仓阶段时的价差时,为了保持可比性,也要沿用建仓时价差计算的方法,用建仓时价格较高的一“边”减去建仓时价格较低的一“边”,而无论两边价格高低关系是否已经发生了变化。
    判断价差缩小和扩大
    如果当前价差大于建仓时价差,则价差是扩大的;如果相反,则价差是缩小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

    正向市场的牛市套利价差扩大可能会亏损,但亏损幅度有限

    B

    反向市场的牛市套利价差扩大获利无限

    C

    正向市场的熊市套利价差扩大获利无限

    D

    反向市场的熊市套利价差缩小获利无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假设当前3月和6月的欧元兑美元外汇期货价格分别为1.3500和1.3510。10天后,3月和6月的合约价格分别变为1.3513和1.3528。如果1个点等于0.0001,那么价差发生的变化是()。
    A

    价差扩大了5个点

    B

    价差缩小了5个点

    C

    价差扩大了13个点

    D

    价差扩大了18个点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在反向市场上,交易者买入5月大豆期货合约同时卖出9月大豆期货合约,则该交易者预期()。
    A

    价差将缩小

    B

    价差将扩大

    C

    价差将不变

    D

    价差将不确定


    正确答案: D
    解析: 在反向市场上,近期合约价格大于远期,根据题干,即买进价格高的卖出价格低的,此为牛市套利,在价差扩大时才能够盈利。

  • 第10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价差交易的说法,正确的有()。
    A

    若套利者预期不同交割月的合约价差将缩小,则进行卖出套利

    B

    建仓时计算价差,用远期合约价格减去近期合约价格

    C

    某套利者进行买进套利,若价差扩大,则该套利者盈利

    D

    在价差交易中,交易者要同时在相关合约上进行交易方向相反的交易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计算价差应用建仓时,用价格较高的一“边”减去价格较低的一“边”。

  • 第11题:

    单选题
    在正向市场中,牛市套利者要想盈利,则在()时才能实现。
    A

    价差不变

    B

    价差扩大

    C

    价差缩小

    D

    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价差套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价差套利中,计算建仓时价差,用价格较高的一“边”减去价格较低的一“边”

    B

    价差套利能否在套利建仓之后“回归”正常,会直接影响到套利交易的盈亏和套利风险

    C

    平仓时价差大于建仓时价差,则价差是扩大的

    D

    平仓时价差小于建仓时价差,则价差是缩小的


    正确答案: C,D
    解析:

  • 第13题:

    价差调整额如何计算?


    正确答案: 在工程实践中,建设工程材料价差调整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按实调整法(即抽样调整法)此法是工程项目所在地材料的实际采购价(甲、乙双方核定后)按相应材料定额 预算价格和定额含量,抽料抽量进行调整计算价差的一种方法。按下列公式进行 :某种材料单价价差=该种材料实际价格(或加权平均价格)-定额中的该种材料价格,某种材料价差调整额=该种材料在工程中合计耗用量×材料单价价差。
    2.综合系数调差法:此法是直接采用当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测算的综合调差系数 调整工程材料价差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某种材料调差系数=Σ×K1(各种材料价差)K2,式中:K1——各种材料费占工程材料的比重,K2——各类工程材料占直接费的比重 ,单位工程材料价差调整金额=综合价差系数×预算定额直接费。
    3.按实调整与综合系数相结合, 据统计,在材料费中三材价值占68%左右,而数目众多的地方材料及其它材料仅占材料费32%。而事实上,对子目中分布面广的材料全面抽量,也无必要。在有些地 方,根据数理统计的A、B、C分类法原理,抓住主要矛盾,对A类材料重点控制, 对B、C类材料作次要处理,即对三材或主材(即A类材料)进行抽量调整,其他材 料(即B、C类材料)用辅材系数进行调整,从而克服了以上两种方法的缺点,有 效地提高工程造价准确性,将预算编制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4.价格指数调整法:它是按照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当期建筑材料价格或价差 指数逐一调整工程材料价差的方法。这种方法属于抽量补差,计算量大且复杂, 常需造价管理部门付出较多的人力和时间。具体做法是先测算当地各种建材的预 算价格和市场价格,然后进行综合整理定期公布各种建材的价格指数和价差指数 。计算公式为:某种材料的价格指数=该种材料当期预算价÷该种材料定额中的取定价某种材料的价差指数=该种材料的价格指数。

  • 第14题:

    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向市场的牛市套利价差扩大可能会亏损,但亏损幅度有限
    • B、反向市场的牛市套利价差扩大获利无限
    • C、正向市场的熊市套利价差扩大获利无限
    • D、反向市场的熊市套利价差缩小获利无限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如何计算牛市价差策略的成本、到期日损益、盈亏平衡点?


    正确答案: 构建成本:行权价较低认购期权的权利金–行权价较高认购期权的权利金
    到期日最大损失:构建成本
    到期日最大利润:较高行权价–较低行权价–构建成本
    盈亏平衡点:标的股价=较低行权价+构建成本

  • 第16题:

    假设当前3月和6月的欧元兑美元外汇期货价格分别为1.3500和1.3510。10天后,3月和6月的合约价格分别变为1.3513和1.3528。如果1个点等于0.0001,那么价差发生的变化是()。

    • A、价差扩大了5个点
    • B、价差缩小了5个点
    • C、价差扩大了13个点
    • D、价差扩大了18个点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问答题
    如何计算熊市价差策略的成本、到期日损益、盈亏平衡点?

    正确答案: 构建成本:行权价较高认沽期权的权利金 - 行权价较低认沽期权的权利金
    到期日最大损失:构建成本
    到期日最大收益:较高行权价–较低行权价 -构建成本
    盈亏平衡点:标的股价=较高行权价-构建成本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多选题
    牛市套利能够获利的情况有()。
    A

    正向市场时近月与远月合约价差扩大

    B

    正向市场时近月与远月合约价差缩小

    C

    反向市场时近月与远月合约价差扩大

    D

    反向市场时近月与远月合约价差缩小


    正确答案: C,B
    解析: 买入较近月份的合约同时卖出远期月份的合约进行套利盈利,我们称这种套利为牛市套利,在正向市场进行牛市套利,实质上是卖出套利,而卖出套利获利的条件是价差要缩小,同理,在反向市场进行牛市套利,买入套利获利的条件是价差要扩大,所以B、C选项正确。

  • 第19题:

    单选题
    在正向市场上,交易者卖出5月白糖期货合约同时买入9月白糖期货合约,则该交易者预期(  )。
    A

    未来价差不确定

    B

    未来价差不变

    C

    未来价差扩大

    D

    未来价差缩小


    正确答案: D
    解析: 该交易者从事的是正向市场熊市套利,价差扩大时盈利。

  • 第20题:

    问答题
    在计算工程造价过程中,人、材、机价差如何调整?

    正确答案: 根据市场实际价格调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在正向市场上,套利交易者买入5月大豆期货合约的同时卖出9月大豆期货合约,则该交易者预期(  )。
    A

    未来价差不确定

    B

    未来价差不变

    C

    未来价差扩大

    D

    未来价差缩小


    正确答案: A
    解析:
    买入较近月份的合约同时卖出远期月份的合约属于牛市套利。在正向市场进行牛市套利,实质上是卖出套利,而卖出套利获利的条件是价差要缩小。

  • 第22题:

    单选题
    期货价差套利()。
    A

    有助于所套利合约之间的价差趋于合理

    B

    有助于扩大所套利合约之间的价差

    C

    有助于缩小所套利合约之间的价差

    D

    对所套利合约之间的价差不产生影响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价差调整额如何计算?

    正确答案: 在工程实践中,建设工程材料价差调整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按实调整法(即抽样调整法)此法是工程项目所在地材料的实际采购价(甲、乙双方核定后)按相应材料定额 预算价格和定额含量,抽料抽量进行调整计算价差的一种方法。按下列公式进行 :某种材料单价价差=该种材料实际价格(或加权平均价格)-定额中的该种材料价格,某种材料价差调整额=该种材料在工程中合计耗用量×材料单价价差。
    2.综合系数调差法:此法是直接采用当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测算的综合调差系数 调整工程材料价差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某种材料调差系数=Σ×K1(各种材料价差)K2,式中:K1——各种材料费占工程材料的比重,K2——各类工程材料占直接费的比重 ,单位工程材料价差调整金额=综合价差系数×预算定额直接费。
    3.按实调整与综合系数相结合, 据统计,在材料费中三材价值占68%左右,而数目众多的地方材料及其它材料仅占材料费32%。而事实上,对子目中分布面广的材料全面抽量,也无必要。在有些地 方,根据数理统计的A、B、C分类法原理,抓住主要矛盾,对A类材料重点控制, 对B、C类材料作次要处理,即对三材或主材(即A类材料)进行抽量调整,其他材 料(即B、C类材料)用辅材系数进行调整,从而克服了以上两种方法的缺点,有 效地提高工程造价准确性,将预算编制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4.价格指数调整法:它是按照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当期建筑材料价格或价差 指数逐一调整工程材料价差的方法。这种方法属于抽量补差,计算量大且复杂, 常需造价管理部门付出较多的人力和时间。具体做法是先测算当地各种建材的预 算价格和市场价格,然后进行综合整理定期公布各种建材的价格指数和价差指数 。计算公式为:某种材料的价格指数=该种材料当期预算价÷该种材料定额中的取定价某种材料的价差指数=该种材料的价格指数。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