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尝遍百草,终成《百草纲目》的案例说明:()。
第1题:
在湖北省西部,有一处国内唯一的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相传上古时代神农氏在这里尝遍百草,这一行政区是哪?
第2题:
《神农本草经》曾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解之”说明茶()。
第3题: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
第4题:
《黄帝内经》中“谁尝百草而制九针”,是神农说的。
第5题:
当今新药的研究开发实质上也就是现代化的神农尝百草的过程。
第6题:
俗话说,“不打不相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下列选项和这两句俗语反映的道理相同的是()。 ①“汗滴禾下土”才知“粒粒皆辛苦” ②尝百草,才有“神医”李时珍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④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
第7题:
哪部不是医学著作()
第8题:
①②③
①③④
②③④
①②③④
第9题:
饮用
食用
药用
观赏用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第13题:
传说是农业和医药之神,曾经尝百草,创医学的任务是()。
第14题:
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第15题:
神农尝百草现在仍然是可取的方法。
第16题:
《淮南子》载,()“尝百草之滋味,识水泉之甘苦……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焉”。
第17题:
俗话说,“不打不相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下列选项和这两句俗语反映的道理相同的是()。 ①“汗滴禾下土”才知“粒粒皆辛苦” ②尝百草,才有“神医”李时珍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④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过程中产生
第18题:
李时珍尝遍百草,终成《百草纲目》的案例说明:()。
第19题:
多少年以前,就有“神农尝百草”之说。()
第20题:
①②③
①③④
②③④
①②③④
第21题:
北沙参
莲子
茶叶
金银花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认识是常识积累的结果
认识是曲折发展的过程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李时珍具备坚毅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