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隧道监控量测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现场施工该如何处理?()A、表明围岩及支护已呈现不稳定状态,此时应密切监视围岩,并加强支护B、继续往前掘进施工C、必要时暂停开挖D、修正支护参数

题目

某隧道监控量测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现场施工该如何处理?()

  • A、表明围岩及支护已呈现不稳定状态,此时应密切监视围岩,并加强支护
  • B、继续往前掘进施工
  • C、必要时暂停开挖
  • D、修正支护参数

相似考题
更多“某隧道监控量测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现场施工该如何处理?()A、表明围岩及支护已呈现不稳定状态,此时应密切监视围岩,并加强支护B、继续往前掘进施工C、必要时暂停开挖D、修正支护参数”相关问题
  • 第1题:

    隧道监控量测时,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则表明围岩( )。

    A.刚刚稳定
    B.已经稳定
    C.不稳定
    D.已经垮塌

    答案:C
    解析:
    2019版教材P165页
    当位移一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则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此时应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

  • 第2题:

    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则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 )。

    A.稳定状态
    B.平衡状态
    C.临界状态
    D.不稳定状态

    答案:D
    解析:
    当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应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以推算最终位移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当位移一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则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此时应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分析异常数据的原因,根据量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确定位移管理等级,据此以指导施工。

  • 第3题:

    隧道监控量测时,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则表明围岩()。

    A、 刚刚稳定
    B、 已经稳定
    C、 不稳定
    D、 已经垮塌

    答案:C
    解析:
    2018新教材P163 ,隧道监控量测时,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则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

  • 第4题:

    某隧道是IV~ V级围岩,其覆盖层厚度为80~ 250m。有关隧道量测内容和方法论述错误的是( )。

    A.该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围岩、初期支护的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量测
    B.该隧道初期支护完成后应进行喷层表面的观察和记录,并进行裂缝描述
    C.该隧道如果围岩差、断面大或地表沉降控制严格时,宜进行围岩体内位移量测
    D.该隧道全线应进行地表沉降量测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164
    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围岩、初期支护的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量测;安设铺杆后,应进行锚杆抗拔力试验。当围岩差、断面大或地表沉降控制严时宜进行围岩体内位移量测和其他量测。位于IV ~VI级围岩中且覆盖层厚度小于40m的隧道,应进行地表沉降量测。 @##

  • 第5题:

    隧道监控量测的选测项目是通过对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受力、内力、应变,围岩内部位移等进行监测,以把握围岩的稳定性和支护效果,是必测项目的扩展和补充。( )


    答案:对
    解析:
    监控量测的内容较多,通常分为必测量测项目和选测量测项目两类。选测量测项目是必测项目的拓展和补充。

  • 第6题:

    某双车道公路隧道采用全断面法开挖掘进,对该隧道进行施工监控量测,请回答以下问题。(5)对监控量测数据进行必要处理和回归分析后,可对隧道的围岩稳定性和支护效果进行判断。在分析判断时,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

    A.通常采用理论计算法进行信息反馈
    B.以位移量测结果作为主要判断依据
    C.当位移速率小于5mm/d时,可判断围岩已基本稳定
    D.当位移速率很快变小,位移时态曲线很快平缓,表明围岩稳定性好

    答案:B,D
    解析:
    (5)隧道监控量测结果广泛采用经验方法进行信息反馈;拱顶下沉、周边收敛等必测项目的测试断面多、结果可靠性较高,其量测结果作为围岩稳定性判断的主要依据。位移速率为5mm/d时,说明拱顶下沉变形很大,应停止掘进,及时采取有效加固措施。

  • 第7题:

    监控量测设计应根据( )等因素,综合考虑。

    A:围岩条件
    B:支护参数
    C:施工方法
    D:围岩环境
    E:监控量测目的

    答案:A,B,C,D,E
    解析:
    监控量测设计应根据围岩条件、支护参数、施工方法、周围环境及监控量测目的进行,其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监控量测项目,包括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根据隧道特点和监控量测要求确定;
    (2)测点的布置原则,根据地质条件确定,并初步选取监控量测断面及测试频率;
    (3)各监控量测项目的控制基准,根据隧道结构安全性和周边环境的要求以及其他相应规范、法规的要求选取。

  • 第8题:

    量测资料竣工文件应包括()

    • A、现场监控量测计划和实际测点布置图
    • B、围岩段支护的位移-时间曲线图、空间关系曲线图以及量测记录汇总表
    • C、经量测变更设计和改变施工方法地段的信息反馈记录
    • D、现场监控量测说明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监控量测应达到的目的。()。

    • A、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
    • B、达到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 C、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

    正确答案:A,C

  • 第10题:

    某隧道是Ⅳ~Ⅴ级围岩其覆盖层厚度为80~250m。有关隧道量测内容和方法论述错误的是()。

    • A、该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围岩、初期支护的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量测
    • B、该隧道初期支护完成后应进行喷层表面的观察和记录,并进行裂缝描述
    • C、该隧道如果围岩差、断面大或地表沉降控制严格时,宜进行围岩体内位移量测和其他量测
    • D、该隧道全线应进行地表沉降量测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多选题
    隧道施工现场监控量测应根据()选择量测项目。
    A

    工程规模

    B

    支护类型

    C

    围岩条件

    D

    施工方法

    E

    施工设备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某隧道监控量测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现场施工该如何处理()
    A

    表明围岩及支护已呈现不稳定状态,此时应密切监视围岩,并加强支护

    B

    继续往前掘进施工

    C

    必要时暂停开挖

    D

    修正支护参数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是指隧道施工过程中使用各种类型的仪表和工具,对围岩和支护衬砌变形、受力状态的检测。5)量测数据结果判定错误的有( )。

    A:当位移速率大于2mm时,围岩处于急速变形阶段,应密切关注围岩动态
    B:当位移速率在小于1mm时,围岩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C:当位移速率d2u/d2t<0,围岩处于不稳定状态,应停止掘进
    D:当位移速率d2u/d2t>0,围岩处于稳定状态

    答案:A,B,C,D
    解析:
    1.根据位移量测结果判断(1)位移速率:①当位移速率大于1mm/d时,表明围岩处于急剧变形阶段,应密切关注围岩动态。②当位移速率在1~0.2mm/d之间时,表明围岩处于缓慢变形阶段。③当位移速率小于0.2mm/d时,表明围岩已达到基本稳定,可以进行二次衬砌作业。(2)位移时态曲线①当位移速率很快变小,时态曲线很快平缓,表明围岩稳定性好,可适当减弱支护。②当位移速率逐渐变小,即d2u/d2t<0,时态曲线趋于平缓,表明围岩变形趋于稳定,可正常施工。③当位移速率不变,即d2u/d2t=0,时态曲线直线上升,如图14-2lc)所示,表明围岩变形急、剧增长,无稳定趋势,应及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掘进。④当位移速率逐步增大,即d2u/d2t>0,时态曲线出现反弯点,如图14-21d)所示,表明围岩己处于不稳定状态,应停止掘进,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 第14题: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目的包括()。

    A、 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
    B、 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
    C、 分析各项量测信息,确认或修正设计参数
    D、 为初期支护施工提供现场依据与对比指标
    E、 为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积累经验资料

    答案:A,B,C,E
    解析:
    2018新教材P160 道施工监控量测的目的: 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分析各项量测信息,确认或修正设计参数。同时,为理论解析、数值分析提供计算依据与对比指标;为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积累经验资料。

  • 第15题:

    某隧道是IV~ V级围岩,其覆盖层厚度为80~ 250m。有关隧道量测内容和方法论述错误的是( )。

    A.该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围岩、初期支护的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量测
    B.该隧道初期支护完成后应进行喷层表面的观察和记录,并进行裂缝描述
    C.该隧道如果围岩差、断面大或地表沉降控制严格时,宜进行围岩体内位移量测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 164
    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围岩、初期支护的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量测;安设铺杆后,应进行锚杆抗拔力试验。当围岩差、断面大或地表沉降控制严时宜进行围岩体内位移量测和其他量测。位于IV ~VI级围岩中且覆盖层厚度小于40m的隧道,应进行地表沉降量测。

  • 第16题:

    下列复合式衬砌隧道施工监控量测项目中,属于必测的有().

    A、周边位移
    B、围岩俸内位移
    C、拱顶下沉
    D、钢支撑内力及外力
    E、围岩压力及两层支护间压力

    答案:A,C
    解析:
    2017版教材P230页.此题主要考察: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技术。
    表格:在复合式衬砌和喷锚衬砌隧道施工时必须进行必测项目的测量。必测项目包括:洞内、外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地表下沉、

  • 第17题:

    某隧道采用全断面开挖,初期支护施做之后,量测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现场施工该如何处理( )

    A.表明围岩及支护可能已呈现不稳定状态,此时应密切监测围岩,或加强支护
    B.继续往前掘进施工
    C.必要时暂停开挖
    D.必要时修正支护参数和开挖方法

    答案:A,C
    解析:

  • 第18题:

    某双车道公路隧道采用全断面法开挖掘进,对该隧道进行施工监控量测,请同答以下问题
    该隧道初期支护施做之后,量测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现场施工该如何处理( )

    A.表明围岩及支护可能已呈现不稳定状态,此时应密切监测围岩,或加强支护
    B.继续往前掘进施工
    C.必要时暂停开挖
    D.必要时修正支护参数和开挖方法

    答案:A,C
    解析:

  • 第19题:

    在开挖隧道的施工方法中,下列()说法体现了新奥法的技术原则。

    • A、尽量采用大断面开挖
    • B、及时进行喷锚初期支护,与围岩形成整体
    • C、对围岩和支护进行动态监控量测
    • D、二次衬砌紧跟初期支护施工,阻止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
    • E、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使支护结构断面及早闭合

    正确答案:A,B,C,E

  • 第20题:

    隧道施工现场监控量测应根据()选择量测项目。

    • A、工程规模
    • B、支护类型
    • C、围岩条件
    • D、施工方法
    • E、施工设备

    正确答案:A,B,C,D

  • 第21题:

    某隧道监控量测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现场施工该如何处理()

    • A、表明围岩及支护已呈现不稳定状态,此时应密切监视围岩,并加强支护
    • B、继续往前掘进施工
    • C、必要时暂停开挖
    • D、修正支护参数

    正确答案:A,C,D

  • 第22题: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项目中,()是作为选测项目的。

    • A、周边位移
    • B、拱顶下沉
    • C、围岩内部位移
    • D、地质、支护状况观察

    正确答案:C

  • 第23题:

    多选题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目的包括()。
    A

    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

    B

    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

    C

    分析各项量测信息,确认或修正设计参数

    D

    为初期支护施工提供现场依据与对比指标

    E

    为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积累经验资料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在开挖隧道的施工方法中,下列()说法体现了新奥法的技术原则。
    A

    尽量采用大断面开挖

    B

    及时进行喷锚初期支护,与围岩形成整体

    C

    对围岩和支护进行动态监控量测

    D

    二次衬砌紧跟初期支护施工,阻止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

    E

    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使支护结构断面及早闭合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