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更多“儿歌的评论应从读者对象的年龄出发,紧扣形式特点、围绕儿歌的()展”相关问题
  • 第1题:

    阅读下面的儿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明又明,亮又亮,
    一团火球挂天上,
    冬天待的时间短,
    夏天待的时间长。
    [问题1][简答题]
    从儿歌的统艺术形式来看,这属于哪种类型的儿歌?试说这种形式的儿歌的作用。


    答案:
    解析: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儿歌传统形式的相关知识。
    【名师详解】材料中的儿歌属于谜语歌。
    谜语歌,即用儿歌形式表达谜面的谜语。它是一种适应儿童好奇心,具有文学趣味的、有益的智力游戏,它可以对儿童进行知识教育。歌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和形象有趣的描述,有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谜语歌还有助于儿童综合分析、判断推理、想象思维等诸方面联想能力的提高。

  • 第2题:

    儿歌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内容浅近,单纯活泼;
    (2)篇幅短小,易记易送;
    (3)节奏明朗,音韵和谐。

  • 第3题:

    儿歌的评论不用考虑读者对象的年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儿歌有哪些主要的艺术形式?


    正确答案: 主要艺术形式
    1. 摇篮曲
    2. 数数歌
    3. 连锁调
    4. 问答歌
    5. 绕口令
    6. 颠倒歌
    7. 对花调
    8. 谜语歌
    9. 时序歌

  • 第5题:

    试论述幼儿歌唱的形式。


    正确答案: 歌唱形式是歌唱活动中参加者的人数,全体参加者的合作方式以及伴随的表演方式等的总和。如参加者可以是一个人,几个人或许多人;各个参加者可能同时唱相同的歌词和曲调,也可能同时唱不同的歌词或曲调,还可能是一种轮流,交替式的合作歌唱;歌唱时歌唱者可能仅做一点体态动作,或自己边歌边舞(或给自己伴奏);也可能由其他人伴奏或伴舞等。在学前阶段,幼儿可以掌握的歌唱形式(包括节奏朗诵形式)主要有:独唱,齐唱,对唱,领唱齐唱,轮唱,合唱和歌表演。结合学前幼儿音乐学习活动的特点,这些歌唱形式的实际含义可表述为:
    1,独唱:一个人独立的歌唱或独自歌唱。
    齐唱: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的人在一起整齐地唱同一首歌。其中包括分组轮流齐声唱歌曲中的某些部分,如一组唱一句等。
    对唱:包括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个人与集体之间用问答的方式各自唱歌曲中的问句或答句.。
    2,领唱齐唱:一个人或几个人唱歌曲中比较主要的部分,集体唱歌曲中配合的部分。
    轮唱:两声部先后按一定间隔开始唱同一歌曲。
    3,合唱:包括一个声部唱歌词,另一个声部用同一旋律唱衬词;一个声部用哼鸣的方式唱旋律,另一个声部按节奏朗诵歌词;一个声部唱歌词,另一个声部在休止或延长音处唱填充式的词曲;一个声部唱歌词,另一个声部唱固定音型或延长音等。
    4,歌唱表演:一边唱一边做动作表演。

  • 第6题:

    阅读下面的儿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明又明,亮又亮, 一团火球挂天上, 冬天待的时间短, 夏天待的时间长。 (1)从儿歌的统艺术形式来看,这属于哪种类型的儿歌?试说这种形式的儿歌的作用。(8分) (2)试对这首儿歌进行评析。(7分)


    正确答案: (1)材料中的儿歌属于谜语歌。
    谜语歌,即用儿歌形式表达谜面的谜语。它是一种适应儿童好奇心,具有文学趣味的、有益的智力游戏,它可以对儿童进行知识教育。歌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和形象有趣的描述,有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谜语歌还有助于儿童综合分析、判断推理、想象思维等诸方面联想能力的提高。
    (2)这首儿歌,从颜色、亮度、形状、时间等方面,生动地刻画了太阳的形象,让儿童在学唱儿歌、猜谜语的同时,能具体地感受到太阳的特点,掌握有关太阳的知识,加深对太阳的认识,从而更加深刻地记忆太阳的形象。

  • 第7题: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采用()形式描述事物的歌谣。


    正确答案:韵语

  • 第8题:

    填空题
    儿歌又称(),在()时候,儿歌开始突破五行迷信的束缚,从儿歌世代流传的实际情形来解释它的特点。

    正确答案: 童谣,明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儿歌的艺术形式?

    正确答案: (1)摇篮曲。
    (2)游戏歌。
    (3)数数歌。
    (4)谜语歌。
    (5)问答调。
    (6)连锁调。
    (7)拗口令。
    (8)颠倒歌。
    (9)字头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儿歌的特点?

    正确答案: (1)显浅、单纯。
    (2)简短、易唱。
    (3)节奏明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幼儿文学中最古老的两种文体形式是()
    A

    神话、儿歌

    B

    神话、故事

    C

    儿歌、童话

    D

    儿歌、寓言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阅读下面的儿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明又明,亮又亮, 一团火球挂天上, 冬天待的时间短, 夏天待的时间长。 (1)从儿歌的统艺术形式来看,这属于哪种类型的儿歌?试说这种形式的儿歌的作用。(8分) (2)试对这首儿歌进行评析。(7分)

    正确答案: (1)材料中的儿歌属于谜语歌。
    谜语歌,即用儿歌形式表达谜面的谜语。它是一种适应儿童好奇心,具有文学趣味的、有益的智力游戏,它可以对儿童进行知识教育。歌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和形象有趣的描述,有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谜语歌还有助于儿童综合分析、判断推理、想象思维等诸方面联想能力的提高。
    (2)这首儿歌,从颜色、亮度、形状、时间等方面,生动地刻画了太阳的形象,让儿童在学唱儿歌、猜谜语的同时,能具体地感受到太阳的特点,掌握有关太阳的知识,加深对太阳的认识,从而更加深刻地记忆太阳的形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儿歌的特殊形式有哪些?
    摇篮曲、数数歌、问答歌、连锁歌、颠倒歌、绕口令、字头歌。

  • 第14题:

    简述儿歌的审美特点。


    正确答案: 1、天机活泼的稚趣。儿歌是生动活泼、稚趣盎然的。篇幅短小、内容浅显,但却极富感染力。它用白描的手法,浅显简洁的语言,真切地表现幼儿熟悉的生活,表现幼儿眼中的世界。
    2、节奏明朗、富于音乐美。儿歌音乐性的最突出特点是明快自然。富于节奏感的儿歌,朗读时清亮悦耳,音韵流畅、节奏明快。语音的强弱、长短和轻重有规律的交替,以及诗句的押韵和停顿都是构成儿歌音韵节奏的重要因素。
    3、歌戏互补,富于情趣美。儿歌最早是从游戏中发展起来的,在传统儿歌中,除了那些跳绳歌、踢毽歌、拍手歌等明确意义上的游戏歌,其他儿歌也都具有广义上的游戏与可操作性。儿歌是最适宜亲子两代嬉戏的文体。

  • 第15题:

    儿歌又称(),在()时候,儿歌开始突破五行迷信的束缚,从儿歌世代流传的实际情形来解释它的特点。


    正确答案:童谣;明代

  • 第16题:

    简述儿歌的特点?


    正确答案: (1)显浅、单纯。
    (2)简短、易唱。
    (3)节奏明朗。

  • 第17题:

    幼儿文学中最古老的两种文体形式是()

    • A、神话、儿歌
    • B、神话、故事
    • C、儿歌、童话
    • D、儿歌、寓言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简述儿歌特点。


    正确答案: 1、注重音乐性,强调音乐和节奏。
    2、短小单纯,易懂易记。
    3、歌戏互补,富于情趣。

  • 第19题:

    儿歌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1)天真活泼的稚趣美;2)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3)儿童与游戏的互补互融

  • 第20题:

    判断题
    儿歌的评论不用考虑读者对象的年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

    正确答案: ①摇篮歌:摇篮歌又称摇篮曲、催眠歌、抚儿歌,指哄孩子睡觉时由母亲或其他人吟唱的儿歌形式。
    ②问答歌:又称对歌、盘歌、猜谜调,是指以设问作答的方式,引导孩子认识事物或一定道理的传统儿歌形式。
    ③连锁调:又称连珠体、连环体、连句、衔尾式,是一种运用“顶针”的修辞手法结构诗文的传统儿歌形式。例如《猪八戒嘴巴长》
    ④颠倒歌:也称稀奇歌、滑稽歌、古怪歌、反唱歌,指使用夸张的手法,故意颠倒地描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某些事物和现象的情状,达到以表面的荒诞揭示事物本相和实质的目的的传统儿歌形式。
    ⑤数数歌,是指将数字和形象结合,通过数数吟唱,以帮助儿童认识数的儿歌。
    ⑥绕口令,也称急口令或拗口令,指有意用许多双声、叠韵词语和发音相近的字词来组成具有意义简单和浓郁韵味的传统儿歌形式。
    ⑦谜语(锻炼思维),又称儿歌谜,谜语儿歌。谜语歌同一般的谜语一样,由谜面、谜底、谜目三部分组成。谜面就是儿歌本身,谜底是被隐藏起来的事物,也就是答案,谜目是对答案范围的提示。
    ⑧游戏歌(培养集体意识),专指配合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儿歌。例如《斗虫虫》
    ⑨字头歌(字尾歌),这类儿歌多以“子”、“头”、“儿”字作为每句的结尾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采用()形式描述事物的歌谣。

    正确答案: 韵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儿歌的评论应从读者对象的年龄出发,紧扣形式特点、围绕儿歌的()展开论述。
    A

    教育性与娱乐性

    B

    认知性与宣泄性

    C

    针对问题

    D

    形象性与音乐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