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中说:“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公元前594年,()首先实行()制度,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的多少征税。其后各国仿效,土地赋税制登上了历史舞台,封建制的生产关系产生。
第4题: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依据此言论,可见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第5题:
据《吕氏春秋》记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段引文说明()
第6题:
《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自力救济
社会救济
自力救济与公力救济相结合
公力救济
社会救济与公力救济相结合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孔子这段描述反映了什么时期的社会福利状况()
第13题:
《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下列对引文中有关“公田”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其实质是一种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②“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有使用权,也有所有权 ③春秋时期,井田制最终崩溃 ④商鞅变法标志着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
第14题: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第15题:
原始社会早期
原始社会中期
原始社会较晚期
奴隶社会
第16题:
铁农具与牛耕的运用使生产力显著提高
奴隶主贵族大量占有私田
各国先后都承认了土地私有
封建剥削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第17题:
奴隶消极怠工
公田与私田的差别
集体劳动与个体劳动的差别
封建制比奴隶制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