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我国刑法将挪用救灾款物的行为规定为犯罪。”相关问题
  • 第1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挪用用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A、救灾、抢险

    B、防汛、优抚

    C、扶贫、移民

    D、救济


    答案:ABCD

  • 第2题:

    我国《刑法》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判刑,法律没有明文规 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是刑法的()。

    A.刑法定罪原则
    B.平等适用刑法原则
    C.普遍保护原则
    D.罪刑法定原则

    答案:D
    解析:
    罪刑法定原则是中国刑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 “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故本题答案选D。

  • 第3题:

    国家工作人员挪用救灾款物归个人使用的(  )。
    A.以挪用特定款物罪从重处罚
    B.以挪用特定款物罪加重处罚
    C.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
    D.以挪用公款罪加重处罚


    答案:C
    解析:
    解析:国家工作人员挪用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

  • 第4题:

    为了保障地震后灾区的社会稳定,有利于灾后重建,对于()犯罪应应该从重从快打击,以震慑潜在犯罪。

    • A、挪用侵吞救灾款物
    • B、为自救而盗窃
    • C、为自救而哄抢
    • D、为自救而强占救灾物质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国家工作人员挪用救灾款物归个人使用的()。

    • A、以挪用特定款物罪从重处罚
    • B、以挪用特定款物罪加重处罚
    • C、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
    • D、以挪用公款罪加重处罚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民政局局长将巨额救灾款借给一家公司用于盖办公楼,如何处理()

    • A、以挪用公款罪处罚
    • B、以挪用特定款物罪处罚
    • C、没有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不构成犯罪
    • D、以挪用公司资金罪处罚

    正确答案:C

  • 第7题:

    我国《刑法》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判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是刑法的()

    • A、刑法定罪原则
    • B、平等适用刑法原则
    • C、普遍保护原则
    • D、罪刑法定原则

    正确答案:D

  • 第8题: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我国2001年修订的《刑法》将哪几类犯罪定为洗钱罪的上游犯罪?


    正确答案: (1)毒品犯罪;(2)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3)恐怖活动犯罪;(4)走私犯罪。

  • 第10题:

    多选题
    甲用救灾款购买公务车的行为属于(  )。[2009年真题]
    A

    挪用公款罪

    B

    挪用特定款物罪

    C

    滥用职权罪

    D

    违反财经纪律行为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为特殊主体,它们分别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以及掌握特定款物的财会人员和批准挪用的有关负责人员。本题中,甲挪救灾款作其他公用,其行为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

  • 第11题:

    单选题
    我国刑法规定,国家用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用于救灾、抢险等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的,应以()从重处罚。
    A

    挪用公款罪

    B

    挪用特定款物罪

    C

    贪污罪

    D

    挪用资金罪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我国刑法将挪用救灾款物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如下说法中,哪些是不正确的?( )

    A.挪用特定款物罪的行为对象为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特定款物

    B.国家工作人员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构成犯罪的,应定挪用公款罪

    C.挪用特定款物罪的行为不论数额大小,一经挪用即构成该罪

    D.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体不同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挪用特定款物罪、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资金罪。三罪的主体不同,行为对象不同。挪用特定款物罪需要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答案为C。 

  • 第14题:

    下列各项情形中,对其行为认定罪名错误的是:()

    A:监管人员甲某虐待被监管人并致其残疾,应定为故意伤害罪
    B:国家工作人员乙某挪用用于救灾、抢险、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应定为挪用特定款物罪
    C:丙某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应定为贪污罪
    D:丁某携带凶器抢夺的,应定为抢劫罪

    答案:B
    解析:
    【考点】挪用特定款物罪。详解:《刑法》第248条规定:监狱、拘留所、看守所等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或者体罚虐待,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4条、第232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依此,A项正确。《刑法》第384条第2款规定: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应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依此,B项错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的规定,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依照《刑法》第382~38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依此,C项正确。根据《刑法》第267条第2款的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依此,D项正确。

  • 第15题:

    我国刑法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处刑


    正确答案:不得定罪

  • 第16题:

    如下说法中,哪些是不正确的?( )

    • A、挪用特定款物罪的行为对象为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特定款物
    • B、国家工作人员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构成犯罪的,应定挪用公款罪
    • C、挪用特定款物罪的行为不论数额大小,一经挪用即构成该罪
    • D、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体不同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村委会主任将政府拨付的5万元救灾款借给朋友做生意。朋友将5万元在两个月归还。村委会主任的行为构成()

    • A、挪用资金罪
    • B、挪用公款罪
    • C、挪用特定款物罪
    • D、无罪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村委会主任将政府拨付的3万元救灾款借给朋友用于修建房屋。朋友将3万元本息在两个月归还。村委会主任的行为构成()

    • A、挪用资金罪
    • B、挪用公款罪
    • C、挪用特定款物罪
    • D、无罪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犯罪对象是国家的()款物。

    • A、抢险
    • B、救灾
    • C、公共财物
    • D、救济

    正确答案:A,B,D

  • 第20题:

    关于挪用特定款物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挪用特定款物罪的对象是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七种特定款物
    • B、挪用特定款物的行为并非一经实施就构成犯罪,而是必须情节严重
    • C、挪用特定款物的行为的特征主要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改变特定款物的既定用途,未经合法批准或授权归个人使用
    • D、党政组织中多人参加决定挪用特定款物,每一个参与者都应认定为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

    正确答案:A,B,C,D

  • 第21题:

    单选题
    村委会主任将政府拨付的3万元救灾款借给朋友用于修建房屋。朋友将3万元本息在两个月归还。村委会主任的行为构成()
    A

    挪用资金罪

    B

    挪用公款罪

    C

    挪用特定款物罪

    D

    无罪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童某系某民政部门干部,挪用负责发放的5万元救灾款作为自己炒股票用.长达半年时间,童某的行为构成
    A

    挪用公款罪

    B

    挪用特定款物罪

    C

    贪污罪

    D

    违反财经纪律,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挪用用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A

    救灾、抢险

    B

    防汛、优抚

    C

    扶贫、移民

    D

    救济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