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排废气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使空气积聚了大量的酸性氧化物,遇到空气中的水滴则生成、、、等等,这些水滴变大后就会降到地面,即形成酸雨,酸雨PH值较低,危害很大。
更多“简述酸雨的形成原因?”相关问题
  • 第1题:

    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污染物质中的硫化物,在大气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和亚硫酸,被雨附后形成酸雨
    • B、由于臭氧黑洞的作用,太阳紫外线和雨发生反应后生成酸雨
    • C、石化燃料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融进雨水后形成酸雨

    正确答案:A

  • 第2题:

    简述酸雨的形成过程。


    正确答案: 1、由源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经气相反应生成硫酸、硝酸或硫酸盐、硝酸盐气溶胶;
    2、云形成时,含硫酸根和硝酸根的气溶胶粒子以凝结核的形式进入降水;
    3、云滴吸收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气体,在水相氧化形成硫酸根、硝酸根;
    4、云滴成为雨滴,降落时清除了含有硫酸根、硝酸根的气溶胶;
    5、雨滴降落时吸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再在水相中转化成硫酸根、硝酸根。

  • 第3题:

    简述什么是酸雨,确定酸雨PH界限的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酸雨亦称为酸性降水,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冻雨、雪、雹、露、雾、霜等)。
    在未被污染的大气中,可溶于水且含量比较高的酸性气体是СΟ2,如果只把СΟ2作为影响天然降水PH的因素,根据СΟ2的全球大气体积分数330*10-6与纯水的平衡,求的降水的PH背景值。

  • 第4题:

    简述“酸雨”定义、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控制酸雨的主要途径。


    正确答案:(1)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成为酸雨。
    (2)形成的主要原因:SOx和NOx在大气中形成硫酸和硝酸,又以雨雪雾等形式返回地面,形成“酸沉降”。
    (3)危害:淡水湖泊、河流酸化,水生生物减少甚至绝迹;影响土壤特性,贫瘠化;破坏森林的生长;腐蚀建筑材料及金属结构;危害人体健康-角膜和呼吸道刺激
    (4)控制途径:针对酸沉降前体物质:洗煤;开发低硫燃料;改进燃烧技术;烟气脱硫;机动车净化

  • 第5题:

    简述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与对策。


    正确答案: (1)原因:主要是由于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所致。
    (2)危害: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
    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人体健康。
    (3)对策: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什么是酸雨,确定酸雨PH界限的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酸雨亦称为酸性降水,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冻雨、雪、雹、露、雾、霜等)。
    在未被污染的大气中,可溶于水且含量比较高的酸性气体是СΟ2,如果只把СΟ2作为影响天然降水PH的因素,根据СΟ2的全球大气体积分数330*10-6与纯水的平衡,求的降水的PH背景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

    正确答案: 1)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其转化条件;
    2)大气中的氨;
    3)颗粒物的酸度及其缓冲能力;
    4)天气形势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目前,全球已形成三大酸雨区:()、()和();在我国,酸雨一般属于硫酸型。 我国酸雨的分布集中在长江以南,已经形成华中、西南、华南和华东四大酸雨区。

    正确答案: 北欧酸雨区,北美酸雨,东南亚酸雨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论述酸雨形成的原因,分析其危害并提出相应对策。

    正确答案: 1. 酸雨的形成:大气中含有一定的致酸物质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硫化氢等。这些酸性气体在大气中经历扩散、转化和输运以及被雨水吸收、冲刷、清除等过程。气态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在大气中可以氧化成不易挥发的硝酸和硫酸,并溶于云滴或雨滴中,成为降水成分,最后降落到地面形成酸雨。二氧化硫的氧化主要是利用尘埃中的锰、铁等金属作为触媒剂,放热氧化为三氧化硫,再与水结合生成硫酸。二氧化硫也可通过光化学反应生成硫酸。硫的化合物最终生成硫酸盐沉降到地面。一氧化氮可以氧化成二氧化氮、亚硝酸和硝酸。二氧化氮可转化成硝酸和过氧硝酸。各种氮氧化物最终生成硝酸铵盐,随降水沉降。
    2.酸雨的危害:
    (1)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危害。酸雨会使湖泊变成酸性,水生生物死亡。酸雨危害水生生态系统一方面通过降低湖水PH值导致鱼类死亡,另一方面由于酸雨浸渍了土壤,侵蚀了矿物,使铝元素和重金属元素沿着基岩裂缝注入附近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生长或使其死亡。
    (2)对陆生态系统的影响。酸雨不仅对森林产生危害,并且对土壤也产生危害。酸雨可导致树林根系严重枯萎,致使树林死亡;可导致土壤PH值下降,土壤酸化,土壤贫瘠等。
    (3)对各种材料的影响。酸雨加速了许多用于建筑结构、桥梁、水坝、工业装备、供水管网、地下贮藏、水轮发电机、动力和通讯电缆等材料的腐蚀。
    (4)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酸雨对人体健康产生间接的影响。酸雨使地面水变成酸性,地下水中金属量也增高,饮用这种水或食用酸性河水中的鱼类,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3.防治酸雨的综合对策
    (1)一般性措施:使用低硫燃料和改进燃烧装置;烟道气脱硫脱氮;控制汽车尾气排放。
    (2)我国的对策:降低煤炭中的含硫量;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酸雨形成的原因与机制。

    正确答案: 酸雨中主要酸性成分的形成过程。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其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多数情况下,以硫酸为主(尤其我国)。
    ①SΟ2和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起始物,其形成过程为:
    SO2+[Ο]→SΟ3
    SO3+Η2Ο→Η24
    SO2+Η2Ο→Η23
    Η23+[Ο]→Η23
    ②NO+[Ο]→NO2
    2NO2+Η2Ο→ΗNO3+ΗNO2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酸雨的形成。

    正确答案: 是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现象,是由自然排放和人为活动等释放到大气中的SO2或NOx通过氧化反应(气相或液相反应),生成硫酸或硝酸和亚硝酸,附在凝结核上降落到地面上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酸雨的形成过程。

    正确答案: 1、由源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经气相反应生成硫酸、硝酸或硫酸盐、硝酸盐气溶胶;
    2、云形成时,含硫酸根和硝酸根的气溶胶粒子以凝结核的形式进入降水;
    3、云滴吸收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气体,在水相氧化形成硫酸根、硝酸根;
    4、云滴成为雨滴,降落时清除了含有硫酸根、硝酸根的气溶胶;
    5、雨滴降落时吸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再在水相中转化成硫酸根、硝酸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什么是酸雨,造成酸雨的原因是什么?危害如何?怎样避免?


    正确答案: 酸雨指Ph<5.6的酸性降水
    由于大气受到酸性气体如SO2、NO2等污染,它们被尘埃吸附,并受大气氧作用形成H2SO3、HNO3
    改善大气质量如燃煤、汽车排气的消除

  • 第14题:

    简述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


    正确答案: 1)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其转化条件;
    2)大气中的氨;
    3)颗粒物的酸度及其缓冲能力;
    4)天气形势的影响。

  • 第15题:

    简述酸雨的形成。


    正确答案:是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现象,是由自然排放和人为活动等释放到大气中的SO2或NOx通过氧化反应(气相或液相反应),生成硫酸或硝酸和亚硝酸,附在凝结核上降落到地面上的。

  • 第16题:

    简述酸雨的定义。


    正确答案: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降水中溶入其它酸性物质,从而使其pH值降到5.6以下的降水。

  • 第17题:

    问答题
    酸雨是如何形成的?分布状况?酸雨的危害?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酸雨的形成是指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值小于5.65的雨;pH值小于5.65的雪叫酸雪;在高空或高山(如峨眉山)上弥漫的雾,pH值小于5.65时叫酸雾。形成酸雨的俩大源头分别是:酸性物质的天然排放源:SOx的天然排放源:火山爆发、森林火灾、土壤中某些机体在细菌作用下可分解某些硫化物、海洋雾沫夹带一些硫酸到空中。NOx天然排放源:闪电、土壤分解.酸性物质SOx,NOx的人工排放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交通运输等.
    酸雨的分布(全球三大酸雨区)——北欧酸雨区、北美酸雨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酸雨区我国南方酸雨属于硫酸型的。
    成因:主要由煤烟型大气污染造成的;美国和德国降水是硝酸型的,主要由汽车尾气型大气污染造成的。
    酸雨的危害:(1)土地酸化,特别是针对南方酸性土壤的危害更加严重.(2)建筑物腐蚀,酸雨造成了居民住宅、历史性建筑物被腐蚀。(3)酸雨下渗造成了地下水的酸化污染。(4)破坏森林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
    防治酸雨的措施:(1)使用低硫煤,节约用煤(2)烟气脱硫(3)发展植物净化(4)发展替代能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填空题
    酸雨是指()。酸雨形成物质包括()与()。其中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正确答案: pH小于5.6的降雨,自然源,人为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以下学习目标,表述不规范的是()
    A

    通过探索治理酸雨的措施,理解酸雨的形成以及治理酸雨的基本原理

    B

    通过学习酸雨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C

    通过参与探究酸雨形成原因的活动,树立科学探究精神

    D

    能说出我国酸雨类型和酸雨区分布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pH=5.6理论值不能作为酸雨真实pH界限值的原因。

    正确答案: 可能存在以下几种原因:
    在实际中酸雨的酸性还受其它酸碱性物质影响;
    且引起酸雨的H2SO4、HNO3还有其天然来源,对酸雨PH有贡献;
    大气中碱性物质如NH3还会起中和作用,使PH值上升;
    由于地区自然条件不同,PH背景值不同,因此而PH相同的地区其污染程度不一定相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酸雨”定义、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控制酸雨的主要途径。

    正确答案: (1)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成为酸雨。
    (2)形成的主要原因:SOx和NOx在大气中形成硫酸和硝酸,又以雨雪雾等形式返回地面,形成“酸沉降”。
    (3)危害:淡水湖泊、河流酸化,水生生物减少甚至绝迹;影响土壤特性,贫瘠化;破坏森林的生长;腐蚀建筑材料及金属结构;危害人体健康-角膜和呼吸道刺激
    (4)控制途径:针对酸沉降前体物质:洗煤;开发低硫燃料;改进燃烧技术;烟气脱硫;机动车净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说明酸雨形成的原因及酸雨的危害。

    正确答案: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
    影响湖泊生态系统,致使湖泊酸化,导致水生生物死亡引起土壤酸度增加,促使植物死亡,森林受损、诱发呼吸道、心血管疾病,影响人群健康.腐蚀建筑物,使得具有纪念意义的传统建筑物和雕塑遭受严重损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什么是酸雨?简述酸雨的形成和危害。

    正确答案: 酸雨是指含有酸性物质的降水,pH值小于5.6。
    酸雨形成的主要来源是SO2和NOX,来自于矿石燃料的燃烧。大气中SO2和NOX在长距离输送过程中,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发生化学转化,转化成的H2SO4和HNO3气溶胶,为雨滴吸收而形成酸雨。
    酸雨的危害:
    酸雨危害涉及面积大,范围广,对水体、土壤、植物、材料和文化古迹的危害相当严重。①湖泊河流酸化,鱼类大量死亡②土壤酸化,肥力降低③酸雨淋蚀植物,伤害巨大④酸雨腐蚀。材料、古物,风化加速⑤酸化环境,人类健康受害
    解析: 暂无解析